很快就要立春了,立春節氣該如何養生,立春該吃些什麼呢?關于春天的飲食民間有很多流傳,中醫也有很多講究,俗稱吃“春”。立春後多吃下面這些食物,對我們的身體大有裨益。
1.紅棗等養脾甜食
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适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适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2.蜂蜜
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寒還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3.春芽
春日食春芽。孔子說“不時,不食”,意思是,不是這個季節的(東西)就不吃。中醫經典着作《黃帝内經》也說要“食歲谷”,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裡所有的植物都生發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等。
4.韭菜
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有天然“偉哥”之稱。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蒸包、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幹時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5.春筍
被譽為“素食第一品”的春筍作為美味佳肴,自古以來備受人們喜愛。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對它贊歎不已,有“嘗鮮無不道春筍”之說。春筍筍體肥厚,美 味爽口,營養豐富,可葷可素。做法不同,風味也各異,炒、炖、煮、煨皆成佳肴。地方名菜春筍均占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筍”,南京的“春筍白拌雞”, 浙江的“南肉春筍”。不過,北方很難吃到新鮮的春筍,如果是弗爾瑪林裡泡過的就算了吧。
6.櫻桃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譽,目前在我國各地都有栽培。櫻桃果實肉厚,味美多汁,色澤鮮豔,營養豐富,其鐵的含量尤為突出,超過柑橘、梨和蘋果 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櫻桃性溫,味甘微酸,具有補中益氣,調中益顔,健脾開胃的功效。春食櫻桃可發汗、益氣、祛風及透疹。需注意的是,櫻桃屬火,不可 多食,身體陰虛火旺應忌食或少食。吃不了櫻桃,草莓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7.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為佳,而不是趙本山和宋丹丹說的“秋菠”。“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 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8.蔥、姜、蒜
不僅是調味佳品,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可增進食欲、助春陽,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蔥和蒜在一年中營養最豐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時候,此時食之可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北方人春天愛吃的小蔥炒雞蛋或小蔥蘸醬,都是很有營養和順應節氣的最佳吃法。
此外,春季對于需要滋補調養的人,可以用西洋參、龍眼肉、黨參、黃芪等炖雞或瘦肉等,但愛過敏的人在春季一定要忌服“發物”,如蝦、蟹、鹹菜等食物。
總的說來,春天的飲食要多吃大自然在春天貢獻給我們的食物,那味道和春天一樣——清淡而甘甜。
春季養生要注意“三不準”
一不“酸”
在春天,飲食應注意 “省酸增甘”。春天本來肝陽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導緻肝氣過于旺盛,而肝旺容易損傷脾胃。
不宜食用羊肉、狗肉、鹌鹑、海魚、蝦、螃蟹等酸性食物。宜食用甘溫補脾之品,可多吃山藥、春筍、菠菜、大棗、韭菜等。也可用山藥和薏米各30克、小米75克、蓮子25克、大棗10枚共煮成粥,加少許白糖當主食長期食用。
二不“靜”
春天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人體應重點養陽,多“動”,切忌“靜”。
春季空氣中負氧離子較多,老年人應該積極到室外鍛煉,這樣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動脈硬化。但老人春練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氣溫低、霧氣重而患傷風感冒或哮喘病、慢性支氣管炎,應在太陽升起後外出鍛煉。 老年人晨起後肌肉松弛,關節韌帶僵硬,鍛煉前應先輕柔地活動軀體關節,防止因驟然鍛煉而誘發意外。
三不“怒”
春季是肝陽亢盛之時,情緒易急躁,因此,要注意做到心胸開闊,身心和諧。
人們應保持心情舒暢,這樣有助于養肝。因為心情抑郁會導緻肝氣郁滞,影響肝的疏洩功能,也使神經内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等。
結語:很快就要立春了,立春後人體内陽氣開始升發,如能利用春季陽氣上升、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采用科學養生方法,對全年健身防病都十分有利。同時吃些立春适宜吃的食物,那麼效果更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