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已過,天氣會慢慢變得越來越冷,天氣的變化也會使得人的抵抗力下降,從而導緻感冒。今天咱們就來跟大家聊聊在冬季裡如何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那麼大家知不知道冬天要怎麼樣才能夠有效預防感冒嗎?不知道也沒有關系,咱們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冬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雖然我們不能完全抵制它,但是我們可以有效地預防它。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些有效預防感冒的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來試試。
冬季預防感冒的十個竅門
1、早睡
原因:唐代着名醫學家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有句俗語:春困秋乏夏打盹兒,睡不醒的冬仨月。中醫講究春發夏長秋收冬藏,冬天應該是一個養精蓄銳的季節。
方法:冬季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益于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2、出汗
原因:,調節新陳代謝機能,增強大腦皮層興奮和體溫調節功能。冬季養生要适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煉身體的時候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沒有必要一定要大汗淋漓,隻需要微微出汗就可以了。汗多洩氣,有悖于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方法:鍛煉也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區别。例如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杜絕做打球、登山等劇烈運動;
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患者,運動應選擇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時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誘發急病。老年人更應注意保暖,要避免過早起床鍛煉,以防腦供血不足誘發中風。
3、防病
原因: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複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而為了保暖,開窗換氣的時間又比較少,空氣流通不夠,如此就為各種細菌的滋生提供了條件。、
其次,不管是在室内還是在室外,冬季由于空氣不夠濕潤,鼻腔幹燥也會給細菌留下很多的可趁之機。再者就是,冬季室内室外的溫差比較大,人體需要更多的熱量來适應溫度的變化,因為也是更加容易被細菌侵擾導緻感冒。
方法: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4、調神
原因:冬天是一個沒有生機的季節,而人們也是非常的懶惰,萬物都沒有生機,而且冬天更易陷入抑郁。為什麼進入冬天後常常覺得沒精神、煩躁不安,還會感到壓力大。
這是冬季抑郁的症狀,俗稱“冬季心理流感”,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每個人都可能在生活中某一時期處于這種心理狀态,而冬天更容易出現這個症狀。
方法:最好方法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5、喝水
原因:冬天氣候幹燥,人體極易缺水,常喝白開水,不但能保證機體的需要,還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廢物之功效。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
方法: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于2000-3000毫升。
6、進補
原因:冬天屬于“閉藏”的季節,在中醫來說腎主封藏,也就是說冬天是養腎的時節。冬天通過進補,養腎,可以使腎“精”更為充盈,可以使明年身體更好,更少得病,這就是中醫治未病的思想。
方法:冬季養生要科學進補。陽氣偏虛的人,選羊肉、狗肉、雞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不宜食生冷燥熱的人,選用枸杞子、紅棗、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
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冬令進補時,為使胃腸有個适應過程,最好先選用紅棗炖牛肉、花生仁加紅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棗牛肉湯,以調整脾胃功能。
7、護腳
原因:民間有一說法,“寒從腳底生”。因為足為人體最遠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醫認為足底穴位與内髒關系密切,如果足部受涼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經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冬季健腳即健身。
方法: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循環。
8、飲茶
原因:冬天喝茶的好處喝茶可以提神醒腦,使人精神振奮,增強記憶力。興奮中樞神經,增加運動能力。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增進食欲,消除口臭。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
茶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維他命和微量元素,尤其是綠茶還能防癌抗癌,對人體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長期從事租車電腦工作的人更應常飲茶。
方法:冬天喝茶以紅茶為上品。紅茶甘溫,可養人體陽氣;紅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生熱暧腹,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還可助消化,去油膩。
9、喝粥
原因:冬季養生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天冷時,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熱粥,可以幫助保暖、增加身體禦寒能力,能預防受寒感冒。對于喉嚨不适、發炎疼痛的人,溫熱的粥汁能滋潤喉嚨,有效緩解不适感。
方法:糯米紅棗粥、八寶粥、小米粥等最适宜。還可常食安神養心的桂圓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胃理腸的鲫魚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潤肺生津的銀耳粥和消食化痰的蘿蔔粥等。
10、通風
原因:冬天家裡一般都會門窗緊閉,導緻室内空氣不流通,人們總是在這個空間裡呼吸會導緻産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缺少氧氣,人體會出現頭暈,胸悶的問題,所以要多通風。
方法:應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各開窗通風20分鐘,保持室内空氣新鮮。實驗表明,每換氣一次,可除去室内空氣中60%的有害氣體。此外,一定要保持合适的室内溫度,避免室内外溫差過大,一般室内應控制在16-22℃為好。
冬季如何防感冒,4中藥茶飲巧幫忙
涼風飕飕的冬季,是感冒最“猖狂”的時刻,而體質虛弱的人最易被感冒偷襲,那麼在寒冷冬季該如何預防感冒的侵襲呢?喝茶可防感冒,但茶的種類要選好。為此這裡小編給大家推薦四道茶飲,幫大家補氣養血,預防風寒入侵或緩解症狀,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以下茶飲做法皆相同,先将全部材料份為3份,每次取1份加沸水250c.c。沖泡,焖約5份鐘,飯後飲用,1天可喝1-3份。經常排軟便或易腹瀉者再加葛根3錢,容易便秘者則再加決明子3錢。
一、太子參涼茶
适合對象:燥熱體質,感冒後易産生咽喉腫痛、咳嗽痰黃、流黃濁涕、發燒、便秘者。
材料:太子參3錢、百合5錢、玉竹5錢、淡竹葉3錢及決明子2錢
功效:太子參補氣生津;百合潤肺清心止咳;玉竹養陰潤燥生津;淡竹葉可解熱、鎮痛;決明子潤腸通便、清肝益腎。
二、黨參葛根茶
适合對象:脾胃氣虛,感冒後常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脹、腸鳴腹痛者。
材料:黨參3錢、紫蘇1.5錢、葛根3錢、去籽紅棗5錢、桂花1.5錢
功效:黨參生津養氣血;紫蘇有散寒止瀉之效;葛根清涼潤肺,有止瀉之效;紅棗益氣養血;桂花健胃。
三、黃耆防風茶
适合對象:氣血虛弱,感冒後常出現怕冷、頭痛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全身酸痛者。
材料:黃耆3錢、防風2錢、桂圓1兩、沙參5錢、菊花1.5錢
功效:黃耆補虛、增抵抗力;防風抗菌鎮痛;桂圓補血,增免疫力;沙參清肺養肝、除虛熱;菊花去風寒。
四、人參薄荷茶
适合對象:肺氣虛,感冒後常出現咳嗽或久咳不愈者。
材料:東洋參1.5錢、麥冬5錢、薄荷2錢、山藥5錢、杏仁2錢
功效:東洋參補氣益肺,提振精神;麥冬清涼潤肺;薄荷可散熱、疏肝解郁、解毒;山藥能益脾腎、增免疫力;杏仁可潤喉化痰。
冬季強身四部曲預防感冒
天氣越來越冷,不少人凍得瑟瑟發抖,一出門就流鼻涕,容易引發感冒。中醫認為,寒主收引凝滞,可以導緻外周血管收縮,從而局部抵抗力降低而發病。要想抵禦嚴寒、預防感冒,不妨從生活細節着手。
擦蔥白
蔥和姜是辛溫的好“藥材”,可通陽解表、驅散寒氣,消除因寒冷帶來的不适。如有受寒不适,可取連須蔥白、生姜、紅糖适量,水煎服;或蔥白5根與淡豆豉10克水煎服。将适量蔥白、生姜搗爛後用紗布包好,擦擦前胸、後背、手心、腋窩、肘窩、腳心,效果也不錯。
強鼻腔
中醫認為,風寒之邪常通過皮毛和鼻咽部侵犯肺衛。因此,“強鼻”是重要的防寒功課。可以每天按摩鼻子1~2次:先用食指或拇指按揉鼻翼兩側的迎香穴20~30次,後用摩擦發熱的手掌,輕輕按摩鼻尖、鼻翼,正反方向各10次。還可堅持每天清早或傍晚,用涼水沖洗面部和鼻腔,既有助于清除藏匿的污垢和病菌,也能增強鼻孔及整個上呼吸道對外界寒冷空氣的适應性。
熏食醋
《本草綱目》認為,醋有“消癰腫,散水氣,殺邪毒”功效,并有熏醋防感冒的記載。在幹燥寒冷的情況下,鼻黏膜幹燥萎縮,防禦功能下降。每日早、晚用醋在室内熏蒸1次,每次20分鐘,能增加室内濕度,輕度刺激呼吸道黏膜,改善呼吸道防禦功能。當然,對醋等異味敏感的哮喘及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應慎用此法。
補熱量
冬季陰氣盛而陽氣衰,這個時間适當進補,可以保護人體的陽氣。因此,飲食上可适度增加熱量,提高機體的防寒抗病能力。牛肉、羊肉等性溫而不燥,有溫中暖下、補氣活血的功效,适合天冷時食用;西紅柿、紅薯、大白菜、土豆、蘿蔔、山楂、蘋果等果蔬,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以及抗氧化成分,還有清内熱、去瘟毒等作用。若已經感冒,則應以清淡為主,多飲溫水,少吃滋補食物,以免“閉門留寇”,導緻感冒纏綿。
結語:上述内容就是關于冬季預防感冒的一些小竅門的相關介紹,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對于在寒冷的冬季如何有效預防感冒應該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吧?冬季天氣冷,大家一定要做好保暖禦寒工作,平時也可以适當運動一下,喝一些暖手的預防感冒的茶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