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拉撒别看成低俗,可和健康關系最密切。通常喝完一大杯水後,在15分鐘内上廁所的男性為7、08%,女性為5、51%;30分鐘内男性為22、49%,女性為11、76%;1小時内男性為19、74%,女性為8、64%。
香港泌尿外科協會公布了“前列腺與排尿認識”的調查。該調查成功訪問了465名35歲以上的男性職業司機。近三成人并不知道,男性正常排尿應該在1分鐘内完成;有近五成人認為,排尿時間比一般人長也沒有問題;七成人拒絕因為排尿時間長而求醫,其理由多為不知道這是疾病。然而,進一步健康體檢顯示,73%的男性有前列腺增生的症狀。對此,泌尿科專家醫生建議,40歲以上男性可通過自行計算小便時間,如1分鐘内是否能排清,來判斷自己是否出現前列腺問題。
喝水後應該多久上廁所才正常?社會上流行的尿多就是腎虛、多喝多尿才能排毒等傳言,到底有沒有道理?以下是專家給出的一個健康小便的“金标準”。
1、一天小便幾次最正常?
A、6次;B、7次;C、8次;D、9次
正确答案:C
專家解析:健康的小便标準是:一天8次,每次300毫升左右,總量不超過3000毫升。如果不是飲水原因造成的超過8次,就叫做尿頻。很多人以為老想尿,肯定是腎虛。其實,大多數尿頻都和腎無關。
小便次數多,但尿量少,有可能是膀胱和尿道的問題;不僅次數多,而且尿量也不少,則有可能是内科代謝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或多尿症。隻有尿頻而且尿常規檢查發現尿蛋白也高的,才有可能是腎有問題。
有些人小便次數多,是因為老覺得有尿意。這時可以自查一下:尿意很急,可能是膀胱過度活動症;尿意隐隐的,不太急,可能是感覺神經過敏,或泌尿系統感染引起的膀胱慢性炎症。
2、晚上最好起夜幾次?
A、0次;B、1次;C、2次;D、3次
正确答案:B
專家解析:一天8次小便,白天7次,晚上1次,是最佳比例。
起夜太多,一種情況是因為睡前喝水多造成的。這是正常情況,沒有必要為了不起夜刻意減少晚上的飲水量,除非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壓患者,他們需要控制全天飲水量。不用擔心晚上喝水多,早晨起來眼睛和臉會浮腫,隻有腎有問題的人才會這樣,健康的腎會正常代謝,不會造成浮腫。
很多老人為了減少起夜,晚上一點水也不敢喝,時間長了,反而會讓尿很濃,導緻膀胱結石等疾病。
還有一種情況是,晚上沒喝多少水,也老是起夜,那就和白天尿頻的情況一樣,每次尿量多,說明有内科代謝性疾病;每次尿量少,說明膀胱和尿道有了問題。
3、排尿間隔時間最好為多久?
A、10—30分鐘;B、30—45分鐘;C、45分鐘—2個小時;D、2個小時以上
正确答案:B
專家解析:一般來說,水在體内正常代謝需要30—45分鐘,相當于學校裡一堂課的時間。不過,這道題裡即使選其他選項,也不一定代表你的身體,尤其是腎髒出了問題。水在體内停留時間長短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吃的是鹹還是淡。吃得過鹹時,排尿的時間就會長一點,因為鹽會造成水在體内潴留。
二是你吃得多還是少。宴會前什麼也沒吃就猛灌啤酒,很快就想上廁所;而吃了東西,尤其是主食後再喝酒,就不太容易有尿意。原因很簡單,食物像海綿一樣吸附了水,延長了它排出的時間。
此外,身體是否缺水和天氣的冷熱也會影響排尿時間。運動完出一身汗,身體高度缺水,喝的水全部被吸收,就不易排出;天氣太冷,水分很難通過汗液揮發,隻能變成尿液,就讓人老想上廁所。
4、正常的尿液是什麼顔色?
A、淡茶色;B、無色;C、發亮的黃色;D、鮮紅色;E、醬油色;F、白色。
正确答案:A
專家解析:健康的尿液應該是淡黃透亮的,就像你沏的第一遍茶水。喝水多的時候,尿液也可能像白開水一樣,是無色的;喝水少的時候,則像一種啤酒的黃色。這幾種情況都是正常的。
不正常的尿液包括以下幾種:發亮的鮮黃色,說明尿液中含有黃疸,或者補充維生素B2,也就是核黃素過多;像洗肉水一樣的鮮紅色,說明尿中有紅細胞,可能是腎髒外科疾病或腎炎,或者利福平等受抗結核藥影響;醬油色,尿中有破了的紅細胞,也可能是腎炎;白色,很少見,說明尿中有乳糜,源自絲蟲病或腎、淋巴管堵塞。
5、一天的尿量是多少?
A、100毫升;B、400毫升;C、1000毫升;D、1500毫升;E、3000毫升
正确答案:D
專家解析:我們每天排出的尿量大約是1500毫升左右。這是正常尿量,其實,隻要每天尿量多于400毫升、少于3000毫升都沒有太大問題。
少于400毫升叫做少尿,正常人幾乎不可能出現,一旦發生,大多為急性腎衰竭;多于3000毫升叫做多尿,多為糖尿病或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是精神性煩渴症。此外,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也可能出現多尿,尤其是夜間尿量增多。
認為多喝水多排尿就能排毒,完全是個誤區。隻要排尿量在正常範圍内,就足以把體内毒素排出去,沒必要刻意地多喝水。
6、健康的尿液什麼樣?
A、渾濁;B、澄澈;C、氣味濃;D、氣味淡;E、泡沫多;F、泡沫少
正确答案:B、F
專家解析:淡黃澄澈透亮無疑是健康小便的重要标準。但尿液渾濁也不必過于擔心。尤其天氣涼時,尿液放置一會兒後容易變得渾濁,甚至放久後,尿盆底部還會出現白色沉渣,這往往是尿液析出了鹽類結晶,它與腎髒病無關。
尿液中泡沫多則應該及時到醫院去做尿化驗,如果出現蛋白尿,可能是腎髒病造成的;但是如果尿化驗并無蛋白,這種泡沫多就并非異常。
臨床上很少用尿的氣味來辨别健康與否,所以尿味濃淡不用太放在心上,除非你的尿呈一種奇怪的爛蘋果味道,那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
巧排殘餘尿:
尿液若排不盡,易誘發尿路感染,成為患病的一大禍根。如何才能将殘餘尿排盡呢,專家介紹幾點技巧:
解完小便後,用手指在陰囊與肛門之間的會陰部位擠壓一下。這樣不僅能排出殘餘尿,而且對患有前列腺炎的人頗有好處。
勤做提肛動作,以增強會陰部肌肉和尿道肌肉的收縮力,可以促使殘餘尿盡快排出。
男人最佳排尿方式:蹲位排尿有講究
對于男人來說,若能像女性那樣改為下蹲式排尿,将使你少受癌症之害。原來蹲位排尿可引起一系列肌肉運動及其相關反射,加速腸内廢物清除,縮短糞便在腸道内的停留時間,硫化氫、吲哚、糞臭素等緻癌物的重吸收減少,從而保護腸黏膜少受緻癌物的毒害。有關調查資料表明,下蹲排尿男性的患癌率較站立排尿者降低40%,這也是習慣取蹲位的印度男子腸癌發病率低的奧秘之一。
男性尿分叉說明了什麼
不少男性很關心尿分叉的問題,尿分叉的現象究竟說明了怎樣一種身體狀況呢?尿分叉有可能是哪些疾病産生的呢?
尿分叉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偶發性的尿分叉,這屬于生理性尿分叉;另一種是長期性的尿分叉,這屬于病理性尿分叉。
偶發或一時性的,這大多與疾病無關,主要是由于尿道或尿道開口處臨時有阻塞,比如一整夜尿積存于膀胱内,膀胱内壓力大,尿排出時力量大,使尿道口形态暫時改變導緻尿分叉。此外,男性射精後因部分精液還殘存在尿道中,海綿體充血尚未完全消失,導緻尿流不暢。這些情況均屬暫時的排尿變化,不是病态,也不必疑慮。
病理性尿分叉是經常的或長期的排尿分叉,很可能與一些疾病相關。長期排尿分叉大多由于後尿道或尿道口處狹窄,或因慢性炎症後形成瘢痕,導緻尿液不能通暢排出。急性尿道炎、前列腺炎期間,由于尿道充血、腫脹、分泌物增多,可影響尿液的通暢而出現分叉現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