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如何預防産後出血?産後出血的原因及預防

如何預防産後出血?産後出血的原因及預防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5-02 03:16:41

  ??胎兒娩出後24小時内出血量超過500ml者稱為産後出血,80%發生在産後2小時内。晚期産後出血是指分娩24小時以後,在産褥期内發生的子宮大量出血,多見于産後1-2周。産後出血是分娩期嚴重的并發症,是導緻孕産婦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國産後出血近年來一直是引起孕産婦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邊遠落後地區這一情況更加突出。産後出血的發病率占分娩總數的2%-3%,由于測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觀因素較大,實際發病率更高。

  ??産後出血的早期症狀表現

  ??1、軟産道裂傷,出血特點是出血發生在胎兒娩出後,此點與子宮乏力所緻産後出血有所不同。軟産道裂傷流出的血液能自凝,若裂傷損及小動脈,血色較鮮紅。宮縮乏力多在分娩過程中已有宮縮乏力,延續至胎兒娩出後,但也有例外。出血特點是胎盤剝離延緩,在未剝離前陰道不流血或僅有少許流血,胎盤剝離後因子宮收縮乏力使子宮出血不止。

  ??2、流出的血液能凝固。未能及時減少出血者,産婦可出血失血性休克表現;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頭暈、脈細弱及血壓下降。檢查腹部時往往感到子宮輪廊不清,摸不到宮底,系因子宮松軟無收縮緣故。有時胎盤已剝離,但子宮無力将其排出,血液積聚于宮腔内,按摩推壓宮底部,可将胎盤及積血壓出。

  ??3、産後出血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陰道流血過多,産後24小時内流血量超過500ml,繼發出血性休克及易于發生感染。随病因的不同,其臨床表現亦有差異。

  ??4、凝血功能障礙表現為血不凝,不易止血。

  ??産後出血發生的原因

  ??子宮收縮無力是産後出血最常見的原因,約占産後出血總數的70%—75%。在正常情況下,胎兒娩出後,胎盤就與子宮分離,使血窦開放而出血,這時要依靠子宮肌肉的強烈收縮,使子宮壁上的血窦因受壓而關閉,并使血流逐漸緩慢,而形成血栓,使出血停止。如果由于某種原因使産程延長,或因難産,産婦體力衰竭,麻醉過深,羊水過多或雙胎,子宮膨脹過大,或因分娩次數過多、過密,使子宮的結締組織增多,肌纖維減少,以及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壁有肌瘤等。上述這些情況,都可使子宮肌肉收縮機能不良,而發生産後出血。

  ??由于胎盤問題而引起的出血。在第三産程,如果胎盤剝離不完全,一部分與子宮壁分離,其他部分尚未剝離,或大部分排出,還有一小部分未排出而滞留在子宮腔内,都可影響子宮收縮而出血不止。有時部分胎盤和子宮壁粘連,或植入子宮壁内,不能自然分離,而從其他已剝離部分出血,這種出血量往往很大。

  ??分娩過程中産道撕裂,也可發生大量出血。常見于胎兒過大、急産或手術産時,均可使産道發生不同程度的撕裂,裂傷重時可發生大出血。如果施行會陰切開後,不注意止血,也可造成出血過多

  ??産婦本人的凝血功能障礙。如果産婦患有全身出血傾向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闆減少性紫癜等,均可引起産後出血。重症病毒性肝炎,也可引起産後出血,雖不多見,但後果非常嚴重。

  ??産科的彌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亦常引起産後大出血。DIC常發生于胎盤早剝、妊高征、子宮内死胎滞留、羊水栓塞等疾病中。遇有上述疾病,就應想到有發生産後出血的可能,應預先作好補液和輸血的準備。

  ??産後出血的預防

  ??首先要做好計劃生育,避免生育過多,或多次人流、刮宮;妊娠期要定期作産前檢查;分娩時不要過分緊張;有高危因素者應當提前住院待産,分娩前,作好産後流血的預防及分娩時的搶救工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