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曆到底重不重要,不知道什麼時候變成需要談論的話題,學曆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學曆是萬萬不能的,說學曆不重要隻是你沒有享受過,高學曆的特殊待遇。
南京市政府發布《南京市企業博士安居工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在南京企業工作的博士提供買房、租房等一系列優惠政策。購買人才住房的,首付款比例按現有規定的最低比例執行;租賃人才公寓、公共租賃住房,享受三年租金全免;自行租房的,給予每月2000元租賃補貼。
甯波就規定,對于自引進人才之日起三年内,在甯波首次購買家庭唯一住房的各類人才,給予購房總額20%,最高20萬-60萬元的購房補貼。
青島就業研究生住房補貼标準,碩士研究生800元/月。博士研究生 1200元/月,緊缺專業碩士研究生 1200元/月,緊缺專業博士研究生1500元/月。
濟南對企業新引進入戶的全日制博士按照每月1500元。研究生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準。連續發放三年租房補貼,對國家級,省級,市級領軍人才,可給予最高100萬元的購房補貼或最長免租5年的住房。
前幾天看一個視頻,上面說,博士請坐下,碩士請留下,本科等一下,專科你走吧,越來越多的一二線城市搶都在搶奪人才,對于二線城市:隻要你是全日制本科的,就可以成為我們城市的人。一線城市的:隻要你是本科的,你買一年社保,你就可以成為我們城市的人。都是針對于本科以上學曆的人。隻要你是本科,一二線城市就承認你是人才,你就可以成為這個城市的人,擁有這個城市的戶口,并享受到養老,醫療,教育,一系列的優惠,本科以下,隻覺得你是個打工的,為一二線城市服務的,覺得你沒資格享受到我們大城市所有的資源。這個社會正在面臨着殘酷的局面,本科以下的學生會越來越邊緣化。過着真正的生活,錢少,事多,責任大的工作,還不被人重視,面臨的崗位也都是最基層的。公平嗎?不公平,但是整個社會都是這樣的。
有個網友說:學曆不重要,是本世紀我聽過的最大的笑話。
很多人說沒有讀過書也掙了很多錢,有的人學曆不是很高,也成了有錢人。但是你卻不知道,這樣的比例究竟占了多少。隻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求職中,在同一個工作崗位上,學曆不夠立馬就被刷了。有時候因為學曆的門檻,你再有能力,也根本見不到面試官,所以更沒有機會展現自己的能力。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讀書無用論”開始流行,可能很多人覺得高等教育會花費很大量的成本,最後畢業也是一樣去打工,另外就是很多富豪是低學曆,有的甚至是辛辛苦苦大學畢業了,沒有自己初中學曆的同學收入高的段子傳播開,當目标跟現實産生差距時,有些很難改變現狀的學生群體,開始對自己的學曆質疑,後來演變成“讀書無用”。
學曆和财富是成正比的。比爾蓋茨大學退學,李嘉誠小學文化,黃光裕小學都沒讀用這些,隻不過是學曆不高的人心靈雞湯,李嘉誠學曆最初雖然低,但是依然堅持每天都在學習,一口非常流利的英語,兒孫也都是知名大學畢業的,不重要的話,何必讓他們去學習,已經有足夠的錢讓他們生活。比爾蓋茨讀的是哈佛大學,而且比爾蓋茨爸媽是大律師,是醫生,家境很富裕。黃光裕在創業的時候吃了多少沒讀書的虧,黃光裕和李嘉誠在創業後重新拿起課本學習經濟學,管理學,為什麼呢?
學曆并不能代表着個人能力,但是代表着一個人的自律性,是你給陌生人的第一張名片。從事過多年的人力資源工作,國企央企外企,事業單位,門楷從來沒有降低過,一年比一年要嚴格,從211,985到哈佛,牛津,清華北大。學曆不重要嗎?每年畢業季,都會有很多的校企合作,在複旦,清華,北大,南開這些學校,都是知名企業,阿裡巴巴,騰訊,百度,然而在普通的三本學校,甚至專科院校,都是不知名企業。在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而且優秀的人比比皆是。很多企業現在招聘業務,或者是客服,都需要本科學曆。随着教育的改革擴招,本科生越來越多,真正的好工作,也會越來越難找。
從2009年到2019年,考研報考人數增長了将近1.5倍,但是在錄取比例方面,2019年的報錄比也可能達到4:1的新紀錄。随着我們國家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學也是逐年在擴招,而這就造成了大學生的“泛濫”,每年都有有上千萬的大學生畢業,為了在應聘工作時,增加自己的競争力,很多人隻能通過提升學曆來作為籌碼。另外一部分,在職人員正是30歲左右的年齡,他們處在事業的上升期,面對職場壓力,大部分職場人會選擇讀書深造,完成事業上的突破。因此,職場人成為往屆報考考生的主力軍。
有人說,學校的理論知識根本學會不會用,在學校學習的這些東西,可能在社會上運用的并不是很大,重要的并是不是我們學到這些知識,而是在學習這些知識的過程中我們積累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經驗,在工作之後,可能知識會忘記,但是你之前在讀書期間培養起來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經驗,你會終身受用。而且這是個分界點,是代表你更優秀一些。這也是為什麼學曆越高的人,學習東西更快,學的更多,會很多種技能。以後無論學習什麼樣的知識,隻要有興趣或者想學,學得會比更多人快,比更多人學得好,學得更有質量。同理,在工作中,安排的工作會比别人更快,以後的機會會更多,久而久之,會越來越多的機遇,慢慢變成高層。
現在很多家長都在重視孩子的培養,上雙語學校,學習英文,各種輔導機構,就是想要孩子以後能有個好學曆。有很多父母在40多歲還要去深造學習考研,理由就是給孩子做榜樣。學曆和智商在一定程度是能得到繼承的,你孩子的未來可能就是父母綜合起來的未來,從概率上看,父母雙方都是高學曆的孩子的學曆都會比雙方父母都是低學曆的孩子學曆要高。更高學曆的父母因為父母智商高,學習能力更強,在小孩讀書的時候就能得到高質量的指導,他們還會以父母為目标,努力超越父母的學曆層次。
無論是專科,本科,碩士,博士,隻是讓你可以選擇的路更多,不會因為你想要的職位因為門檻限制,讓你連試一下的機會都得不到,不是說專科畢業了真的無路可走,隻是比較受限,選擇機會大大減少,尤其是專科門檻越來越低,高校持續擴招的今天,很多用人單位都會提高自己的招聘标準。你可以有權利資本去選擇自己想要的工作,而不是被别人去選擇。處于被動的局面。
重視學曆,其實是讓你重視學習能力,是不要停止學習,無論你現在是處于什麼樣的水平,不要忘了“物競天擇,适者生存。”這個道理。所有的生物都得遵循這個規律,人亦是如此。不學習,隻能等着被時代淘汰,也隻能等着被生活所迫,也隻能等着别人看心情給你一個機會,也隻能眼巴巴羨慕别人的生活,也隻能做着底層的工作。不要說停止學習,就是慢一點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時代發展太快了,快到可能我們恍然大悟的時候,早已看不到最開始是什麼樣。知識改變命運,學曆和财富是成正比的!好好學習,好好工作,人生真的容不得湊活,你怎麼對它,它就會怎麼對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