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常見創傷的現場急救

常見創傷的現場急救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30 00:20:27

  創傷是最常見的急症,據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疾病譜分析,因交通事故、高空墜落傷、運動過度造成的互相沖 撞、遭遇暴力和日常生活中的不慎碰撞和跌倒等引起的各類創傷,其呼救數始終占全年救護量的首位,大約占全年院前急救人數的30%~40%。由于這類傷員發生突然,傷情極其兇險,若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現這種意外事件,應當及時、高效地進行現場急救。

  首先,應立即打“120”急救電話,向急救中心呼救。電話中簡單叙述傷員的數量、傷情、出事地點等,以便救護人員準備急救設備和及時到達事故現場。

  現場急救,對不同的症狀及時進行現場對症處理:

  出血皮膚少量出血,可用消毒紗布(如無消毒紗布,則應就地取材,選用毛巾、布帶等柔韌的類紗布物)壓迫止血後包紮;噴射狀出血,說明動脈破裂,應用鉗夾血管止血,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可在出血傷口上端即近心端找到搏動的動脈血管,用手指或手掌将血管壓迫在所在部位的骨頭上止血;對四肢出血,一般可用止血帶或毛巾、手絹等紮在近心端,紮一小時放松2分鐘。如出血過多或已休克者,應先在現場輸血和補液後轉送病人。

  顱腦傷急救者應清除傷員口腔内的嘔吐物和血塊,頭偏向一側,牽拉出舌頭,以防舌頭後墜和嘔吐物返流到氣管,造成窒息。如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切勿用棉球、紗布或其它物品堵塞,以免造成血液返流,引起顱内壓升高,細菌也趁機逆行至顱内引起腦膜炎。此時,急救者應用消毒棉花或紗布輕擦流出的血液,保持局部清潔,并将病人送往具備開顱手術的醫院。途中密切注意病人的神志,呼吸和脈搏。

  頸髓損傷 頸後銳痛、活動時疼痛加劇等症,提示傷員頸髓受傷。對這類傷員應倍加小心。急救關鍵是立即用頸托(圖1),一時無頸托,可臨時用敷料、硬闆紙或塑料闆做成頸圈固定其頸部,勿讓頭頸左右前後擺動。

  脊椎骨折身體被撞擊、擠壓時,由于脊椎過度屈曲或直接受外力作用而脫臼或骨折,若搬運不當可立即造成脊椎管内的骨髓損傷,使受損部位以下肢體癱瘓。正确搬運是由3~4人平托傷員至木闆上,再用繃帶固定身體。目前國内有些地方的救護車上已配備了新穎的鏟式擔架,這種擔架可分成二翼,急救者可用二翼插入傷員背部,原地擡起傷員(圖2)。如現場隻有一個急救者,應跑到傷員的後面,兩手穿過傷員腋下,扶住傷員上半身,并将傷員的頭枕部靠在急救者的肩上或前胸,或用一布條繞胸穿過兩腋下,然後慢慢地将傷員向後拖拽(圖3),并将其仰卧在木闆上固定。

  胸部傷胸部受到擠壓、碰撞時易發生肋骨骨折。此時不要過多挪動胸部和用手觸摸。如肋骨骨折者,應用無菌敷料包住傷口,并用繃帶裹緊胸部,限制肋骨活動;若肋骨骨折而形成開放性氣胸,可在胸部損傷處聞及随呼吸發出的吮吸聲,此時應立即進行胸部損傷處密閉包紮,以防空氣進入胸腔造成肺髒壓縮。

  銳器插入體内切勿拔出因銳器如刀插入體内後,肯定刺破了局部血管、神經和肌肉。而這時,銳器正好嵌在創口内,起到了臨時“止血”作用。如将銳器拔掉,則創口立即暴露,可引起出血,如止血不止,很可能導緻出血性休克;同時,細菌也會趁機進入創口而會引起感染。正确的處理是先将兩塊棉墊安置于銳器兩側,盡量使銳器不能搖動(圖4)。然後可用繃帶繞肢體将棉墊包紮固定。這樣在運輸病人時,不會使銳器脫落出傷口。

  嚴重擠壓傷傷員被重物擠壓引起肢體腫脹或青紫時,切勿在患處按摩、熱敷、結紮,以免局部産生的肌紅蛋白和毒素吸收到血液,而引起腎功能衰竭。正确的做法是在患處用冷毛巾或冰塊濕敷降溫,盡量減少其吸收。

  對昏迷的傷員應注意開放氣道,頭略向一側傾斜,以利于口鼻腔内的分泌物、血液、黏液和其他異物排出體外。取出傷員身上的尖刀、金屬币、鑰匙等物,以免壓傷。嚴禁用嗎啡,以免抑制呼吸和掩蓋傷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