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許多緻癌物,有的人認為吃了這些緻癌物就一定會得癌症,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癌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下面小編告訴你答案,一起去下文看看到底是不是吃了緻癌物一定會得癌,再看看身體有哪些不适症狀是癌症要來“光顧”你了!
許多環境緻癌因素與食物有關,因此受到普遍關注。問題是,若是“想當然”地解讀,将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一個重要的科學原則是:“毒物即劑量”,了解一下緻癌物的真相,可以緩解一下我們對食品安全的焦慮,把緊張的神經放松一下,既可以讓我們理性地避開緻癌因素,又可以讓我們對食物少一些無謂的擔心。
關于緻癌物,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句式:“××不能吃,吃多了容易緻癌。”能列入這個句式中的“緻癌物”很多。如,隔夜菜不能多吃,因為裡面有亞硝酸鹽,亞硝酸鹽緻癌;再如,發黴的糧食不能吃,因為裡面有黃曲黴素,黃曲黴素緻癌;燒烤不能多吃,因裡面含有苯并芘,苯并芘是緻癌物。
此類科學知識,不能算錯,但不完整。把一個簡單的結論告訴公衆,而不解釋其中的原理,很容易讓公衆産生無謂的恐慌。最終的結果是,公衆發出無奈的感喟:“還有什麼東西能吃?”
緻癌物,嚴格地說隻是可能緻癌的外部因素,它能否真的緻癌還需要内因與之配合,緻癌這個問題太過複雜,僅考慮飲食因素,也是緻癌物、緻癌促進成分和緻癌抑制成分綜合作用的結果。
科學家确定一種物質是否具有緻癌作用,一定要做動物實驗,有時也會做人群流行病學調查。緻癌物可分為三種:化學性緻癌物、物理性緻癌物、生物性緻癌物。這些亦可統稱為環境因素。
劑量決定有害物質的毒性
環境中緻癌因素很多,現在已經知道,對人緻癌的環境因素諸如化學物、電離輻射、病毒、礦物纖維等共有96種。但是其緻癌作用都是可以預防的。許多環境緻癌因素與食物有關,因此受到普遍關注。問題是,若是“想當然”地解讀,将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一個重要的科學原則是:“毒物即劑量”,了解一下緻癌物的真相,可以緩解一下我們對食品安全的焦慮,把緊張的神經放松一下,既可以讓我們理性地避開緻癌因素,又可以讓我們對食物少一些無謂的擔心。
上世紀50年代以前,科學家對政府部門提出的有害物質的健康問題,隻要回答“有”或“無”,“是”或“否”即可。而現在,對此類問題則要求回答“對健康危害有多大,嚴重到什麼程度?”由此,提出了一個新問題,即對有害物質如何定量化的問題。将不良健康效應定量化,才可以對人群的健康影響進行比較與選擇,提高決策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劑量決定有害物質的毒性”,因此,将有害物質濃度控制于零,是一種不現實的想法,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多種多樣的外來物質,一個絕對安全的沒有危險或風險的物質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有害物質是不可避免的,隻要把它控制在人體可以接受的範圍内,即可以認為是安全的。
癌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癌症不可怕,隻要發現得早。生活中要警惕身體的微妙信号,定期做身體檢查,遠離癌症威脅!
1.腹脹
很多女性認為腹脹極為常見,不必大驚小怪。但是,這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狀。天津市腫瘤醫院腫瘤預防醫學中心主任劉俊田介紹,腹部持續腫脹、有壓迫感及疼痛、腸胃不适,出現進食困難或極易有飽腹感,持續數周,都可能是卵巢癌的征兆。
2.不規律出血
美國腫瘤學家戴利博士表示,月經周期之間的陰道異常出血及大小便出血很容易被女性忽視。它們很可能是婦科常見癌症———子宮内膜癌的一大征兆,有至少3/4的女性有此征兆後,被檢查出患上子宮内膜癌。而大便出血則可能是結腸癌的征兆。
3.乳房硬塊
女性如果發現乳房皮膚發紅、有腫塊,就要分外當心。“尤其是乳房出現皮疹,并且持續數周不退,必須去檢查。”腫瘤學家漢娜·林登博士說。此外,她指出,非哺乳期的女性,乳頭凹陷,并且常常流出液體,也是不好的信号。
4.疼痛
美國癌症協會表示,随着年齡增加,身體疼痛會增多。但是身體某部位莫名出現疼痛并持續一周以上時,應盡快查明原因,因為無緣無故的疼痛可能是癌症征兆。比如,長期腹痛是大腸癌的症狀,胸部疼痛可能是肺癌引起的,骨頭酸痛則可能是癌症轉移的症狀。劉俊田指出,胰腺癌會表現在上腹區,如臍周或右上腹出現頑固性鈍痛或絞痛,可陣發,也可呈持續性,通常會逐漸加重,向腰背部放射。
5.發燒
發燒一般由流感、肺炎或其他炎症所導緻,然而,不明原因的發燒就可能是危險征兆了。美國癌症協會表示,癌症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時,通常會導緻發燒。淋巴瘤、白血病等血癌也有發燒症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主任徐志堅補充,淋巴瘤在早中期會表現為持續低熱,體溫在38攝氏度左右,當合并感染時則可能高燒。必要檢查包括:X光胸透、CT掃描、核磁共振檢查等。
6.淋巴結變化
林登博士表示,不管身體哪個部位,尤其是腋窩或頸脖出現淋巴結腫大,切不可掉以輕心。如果淋巴結持續增大,超過1個月,則很可能是乳癌或腦癌的症狀。
7.體重莫名降低
不用費勁就能減肥的确令人高興,但是如果一個月内既沒增加運動量,又沒減少飲食,體重卻莫名其妙下降10%,那就應該及時就醫。體重急劇下降、厭食、反複腹瀉和便秘是最常見的肺癌、胃癌、腎癌及大腸癌症狀,對女性而言也可能是甲亢。
總結:看完上文的這些介紹,大家應該了解了,不是吃了緻癌物就一定要會得癌症的,得看看你吃的緻癌物的量的多少。日常如果你不想得癌症,那麼要密切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出現上文那些不舒服的症狀,要及時就醫,及早預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