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受涼吐奶怎麼辦
1、豎抱寶寶:可以豎起寶寶,輕輕的用手從脖子向下直到胃部按摩一番,能減輕寶寶吐奶症狀。
2、熱敷肚子:寶寶受涼吐奶多半是肚子受涼,可以用毛巾包個剛煮熟的雞蛋,隔着内衣放到寶寶肚子上,熱敷肚子可以緩解寶寶肚子受涼吐奶的症狀。
3、多喝溫開水:溫開水能讓寶寶的胃液分泌正常,多喝溫開水能壓住嘔吐感,緩解寶寶吐奶問題。
4、進食溫熱食物:比如炖爛炖透的白菜、熬黏稠的小米飯等等,這類食物寶寶吃了能暖胃,緩解肚子不适症狀。
5、送醫就診:如果用過上述方法寶寶吐奶症狀仍不減輕,而且吐奶頻繁,吐出黃綠色、咖啡色液體,或伴有發燒、腹瀉等症狀,就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
寶寶受涼吐奶治療小偏方
可用38℃左右的溫水裝入熱水袋給寶寶焐焐肚子,如果害怕掌握不好尺度燙到寶寶,也可以手掌搓熱給寶寶焐肚子。或切一片姜,用微波爐稍稍加熱,以不燙手為适宜,用醫用膠布固定在寶寶的肚臍上,晚上睡覺前貼,次日早晨取下來。
預防寶寶吐奶的方法
1、墊高頭部:兩個月以内的寶寶,一般不用枕頭,但最好床墊是傾斜15度的,頭高腳低。若寶寶的床無法傾斜,可在頭下墊一塊折疊的毛巾,放下時頭偏向一側,以免溢奶時奶水嗆到肺裡。
2、給寶寶拍嗝:在每次喂奶後把寶寶豎起來放在肩上輕輕拍後背,直到寶寶打嗝以後才能躺下,可以減少溢乳。
3、保持衛生:如果嘔吐僅是偶爾發生,嘔吐後精神依然很好,不哭鬧,沒有痛苦的表情,一般沒有大問題。在手邊為寶寶準備一些小毛巾或濕巾,一旦寶寶溢奶,及時為寶寶擦淨。
4、動作輕柔:喂完奶後,抱起和放下寶寶時動作要輕,不可用力搖晃。
媽媽喂奶的原則和注意事項
1、喂奶的過程不要太急,寶寶吸一會奶之後要呼吸一下,休息片刻再繼續喂奶。太小的寶寶還不能很好的控制吃奶的頻率,媽媽們要注意把握寶寶的喂奶速度,防止寶寶吃的太急嗆奶。
2、媽媽在喂奶時,應采取卧位的喂奶方式,将寶寶的身體傾斜45°左右抱在臂彎中,讓他的嘴巴與乳頭(或奶嘴)充分的接觸,防止空氣被吸入。
3、吃完奶之後,最好讓寶寶保20~30分鐘的站立姿勢,這樣的姿勢有助于奶水的消化,如果寶寶想躺下來,也最好采取側卧的姿勢,而不是仰卧,更不要随意翻身。
4、有的媽媽覺得搖晃寶寶會讓他們有安全感,會在給寶寶喂完奶之後就立馬把寶寶抱起來搖晃,其實這是不對的。吃完奶再去搖晃寶寶反而會使他們的情緒變得不穩定,奶水在胃裡橫沖直撞,寶寶很容易吐奶。
5、喂奶前後,不要讓寶寶做什麼劇烈的運動,也不要讓寶寶太興奮,小寶寶的情緒不穩定,喝奶的時候很容易調皮不安分,這樣反而會有吐奶的危險。
6、也許不少媽媽曾注意到,現在市面上有賣“低溢型”奶粉,可能有的媽媽有心給吐奶的寶寶嘗試這種奶粉。這裡提醒各位媽媽,低溢奶粉較為粘稠,确實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寶寶的溢奶症狀,但是随便給寶寶換奶粉也是有風險的,媽媽們一定要仔細确認寶寶的身體狀況,最好在得到醫生許可後再給寶寶換奶。
一個月的寶寶吐奶怎麼辦
一個月的寶寶吐奶應該改正喂奶姿勢,喂奶後給寶寶拍嗝。同時注意喂奶量,以及好好呵護寶寶的肚子。
1、喂奶後給寶寶拍嗝
媽媽們給寶寶喂完奶後,建議把寶寶豎起來,然後輕輕拍拍後背,具體方法是從脊椎中部往上拍,盡量讓寶寶打嗝,這樣寶寶就不會吐奶了。
2、改正喂奶姿勢
媽媽們在給寶寶喂奶的時候,盡量不要讓寶寶躺着吸奶,因為這樣奶水容易反流從而引發吐奶。建議媽媽将寶寶攬在懷裡,頭部要比身體高一些,這樣寶寶吃奶就不容易吐奶了。
3、呵護好寶寶的肚子
有時候寶寶吐奶是由于肚子受涼了。因此盡量不要讓寶寶的肚子受涼,否則腸胃出現痙攣會導緻吐奶。平常要注意保護寶寶的肚子,睡覺時一定要蓋好被子。
4、注意喂奶的多少
其實,寶寶即使滿月了,胃容量也是很小的,因此不要一次給寶寶吃太多的奶水,否則寶寶胃盛不了,就容易吐奶。每次給寶寶喂奶的時候,建議量要少,多喂幾次。
5、媽媽要學會掐奶
有時候媽媽的奶水很充足,甚至會自己往外淌,這時候寶寶吸奶容易嗆到,或者會吐奶。這時媽媽要學會掐奶,即輕輕按壓乳房附近,避免奶水過多,這樣能緩解寶寶吐奶症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