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普普通通的曆史遊戲愛好者,翻看遊戲裡的各種鑒賞内容向來是我的一大愛好。
看看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曆史人物,他們的生平事迹、遊戲形象,圖文結合,也算是種另類的讀書體驗了。
而在前些天的一個晚上,在與北條家和武田家一番焦頭爛額的鬥智鬥勇之後,我又一次點開了《信野16》的鑒賞菜單。然後相當偶然地,在武将名鑒的“曆代”中,看到了這麼一幅相當有趣的畫面:
這從大衆臉的中年大叔到偶像派“戰國牛郎”的轉變之巨大,我想要不是在“曆代”裡看到,我應該是絕不可能把堀秀政前後的形象聯系到一起的。
不過,這樣不僅僅是“換頭”,而是直接“換人”式的整容,在《信野》裡倒也不是沒有先例——比如“戰國牛郎”團的代表人物陶尼瑪,哦不,是陶晴賢,整容幅度比起堀秀政來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畢竟堀秀政再怎麼說,也從《天道》就開始走小白臉路線了,而如果追溯年輕化,更是可以前推到系列的11代《天下創世》。
但我們的陶尼瑪呢?直到《創造》之前,都還是一副胡子拉碴的糙漢樣,甚至比起古早時期的立繪還更顯老了點。但到了《創造》裡,就立馬搖身一變成了高冷花美男。戲路轉變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可謂令人咋舌。
至于為什麼叫陶尼瑪,看這張圖就懂了(漢化組好活)
其實,随着時代的發展,遊戲立繪自然也會有所演變。但對于多數角色來說,立繪的變遷更像是換種方式去呈現自身固有的特質,而不是直接改換特質本身。
不過有一說一,陶尼瑪的整容還是相當有理有據的
也正因如此,有不少玩家其實對這種“整容”頗有不滿,甚至有一種聲音在說:光榮是想在《信野》這個經典IP裡搞愛豆飯圈化那一套。
不過要我說,造成這種“愛豆化”觀感的原因,更多的可能是負責新立繪的的原畫師正好就是這種風格,而絕非什麼深思熟慮的陰謀。
畢竟,真要搞偶像化,也就不會把真正意義上“降伏”了甲斐之虎,讓信玄公寫下那封聲名顯赫并且時至如今還收藏在東京大學史料編篡館裡的“情書”的男人——高坂昌信臉上那充滿哲♂學氣息的面罩脫了又穿了。
至于那封“情書”的内容嘛,各位還是自行百度吧(滑稽)
至于為什麼要戴面罩,主流的說法是為了遮住自己的那張帥臉。而這個原因也讓我有充分的理由懷疑他了解過唐朝那會兒就已經傳入日本的《蘭陵王入陣曲》背後的故事。
同門師弟《三國志》系列最新作14裡的蘭陵王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有點疑惑我為什麼要把他們三個拉到一起來聊。而理由其實就是——他們都是小姓出身。
所謂小姓,說白了其實就是貼身侍童。真的要貼身的那種。
通常來說,戰國時代的大名們都會有一個或是幾個從家臣們的子孫中挑選出來,自小就開始帶在身邊的美少年。
那麼,想也知道,能走這個路子的肯定不可能是什麼看上去平平無奇,甚至有些粗犷的普通漢子。
實際上,在日本戰國那麼一個搞基盛行的時代裡(當時的術語叫做“衆道”),大名和小姓之間的基情幾乎可以說是風靡一時的。原因也不難理解,在當時兵荒馬亂、勢力割據的大背景下,不僅女性普遍地位底下,大部分的婚姻還都是政治聯姻。
這麼一來,大名們能和自己的妻室建立起深厚感情的概率無疑是相當低下的,更不用提常年征伐,總不可能帶着老婆們到處打仗,一年到頭,恐怕反倒是和小姓共度的時間更多些。
至于為什麼可以帶着小姓,看看上面提到的這三位的四維圖你就懂了。
沒錯,雖然靠色相上位,但日本戰國時期的小姓們大多都并非什麼“花瓶”。相反,因為從小就跟在大名身邊接受軍政禮樂的全方位培養教育,反而具備了遠超多數人的綜合素質。
了解了這些,你應該就會和我一樣,對《信野》的這類整容抱以肯定的态度了。
畢竟,就小姓這個群體的準入條件,顔值不夠高的人是斷無可能跻身其中的。而看看陶晴賢和堀秀政整容之前的立繪,我們不禁開始疑惑:他們的大名是怎麼下得了口的?
因此在我看來,光榮的這波操作相較于搞偶像美型化,更多的還是在尋求更加趨實合理地還原曆史。
至于真正“帶着任務”的整容,還是得看下面這位:傳說中的“東海道第一弓取”,帶着45000大軍卻被區區兩千兵力在桶狹間之戰奇襲讨死,信長公上位的墊腳石——今川義元。
這裡先給義元兄找點面子,其實在桶狹間之戰裡,信長帶兵奇襲的是今川義元的本隊。各位應該也知道,打仗的時候,總帥不可能把全部的兵力都帶在身邊,更多的情況下,兵力還是會分布在整個戰線的各處。因此在遇襲時,今川義元身邊的兵力大概也就是5000人左右,再加上剛剛遭遇了一場大暴雨,此時遇襲,幹不過兩千好整以暇的精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隻不過從直觀兵力的對比上,兩千對四萬聽起來确實很有沖擊力。
成王敗寇的曆史洪流之中,桶狹間之戰成為了信長崛起的勳章,也成了義元覆滅的墓志
或許也正因如此,直到《天道》之前,義元在遊戲中的定位都是徹頭徹尾的醜角。平庸的能力值配合上相當還原史料的立繪——粉面蟬眉(其實還有黑齒,不過立繪裡看不出來)、身材臃腫,愛穿公家裝束,相信你隻要看到他,就會立刻聯想到那些會被主角毫無懸念幹掉的耽于享樂的反派們。
然而實際上,義元公雖然确實相當沉迷享樂,甚至還是個在現代人眼中該死的戀童癖。但他也确實依靠着高超的外交手腕與甲斐武田家和相模北條家結成了著名的“甲相駿三國同盟”,并在内政方面推行了戰國家法中最為完備的《今川假名目錄及追加》。内外兼修,把今川家推上了領地逾百萬石的、空前絕後的鼎盛時期。而在桶狹間敗亡之前,他也是名副其實的“東國第一武将”。
由于三家的結盟地點是在善德寺,“甲相駿三國同盟”在曆史上又稱“善德寺會盟”
這麼看起來,在《信野》這個系列裡,今川義元确實在一定程度上被醜化了。
而從《天道》開始,光榮也許終于意識到,把信長的成名對手搞得弱雞又小醜,對系列主角的形象提升着實沒什麼正面效果。試想一下,如果大衛擊殺的巨人歌利亞不是擁有無窮力量的非利士首席戰士,而是個隻是長得高,但連行動都不怎麼方便的晚期巨人症患者,那麼他還會被當作英雄歌頌嗎?
于是,今川義元不但減肥成功,成功卸掉了粉面蟬眉的妝容,甚至還由先前一看就是“戰五渣”的樣子,開始向“東海道第一弓取”這個相當武家化的稱号逐步靠近,甚至在這一帶裡,義元在立繪裡都直接拿弓了。
不過這種搞法,在我看來多少是有點問題的。
不要誤會,我并不是對給義元公正名這件事有什麼意見,相反,我是極力支持《信野》這樣的曆史模拟遊戲盡量全面而準确地為玩家們呈現曆史内容的。
但問題是,正名的思路沒錯,路子卻有那麼一些偏差。
至于為什麼這麼說,就要談到他頭上挂着的那兩個稱号到底是什麼意思了。
從字面上看,“東海道第一弓取”和“東國第一武将”雖然看起來不太一樣,但這個不一樣的“弓取”和“武将”,其實都是武士的變稱。也就是說其實這兩個稱号都是指“東海道及其以東的第一武士”的意思。
對于武士們來說,弓的地位絲毫不遜于武士刀
還要多嘴一句,我這裡說的武士,實際上是指身為整個戰國時期核心的武士群體。
是的,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兩個稱号裡的哪一個,本質上都是在稱頌義元把今川家推向盛極一時地位的能力與手段。而與“弓”或是傳統認知裡的“武将”并沒有什麼關系。
其實想也知道,像義元這樣有“公家嗜好”,喜歡模仿當時的王公貴胄們衣食住行的人,怎麼看也不像是什麼武藝高強的樣子,更别提到了三十多歲那會兒已經明顯發福的他客觀條件上也跟不上了。
這點從義元受認可度比較高的畫像裡也可見一斑
甚至,在一些誇張的民間傳說裡,那個時候的義元已經胖到了沒法騎馬,隻能坐轎子的程度。
而實際上,就現存的史料看,今川義元确實沒有留下任何勇名,善射就更是八字都沒有一撇的事了。
這些東西,我都知道,做曆史遊戲起家的光榮當然不可能不知道。而在知道的前提下,還要把遊戲裡的今川義元往“弓道高手”的方向去整容,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順應民意,更加貼合玩家們聽到或是看到“東海道第一弓取”這個稱号時直觀産生的第一印象。畢竟在沒有了解的情況下,看到這個直譯過來就是“東海道第一的持弓人”的稱号,實在是很難不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個神箭手的形象。既然如此,不如順水推舟,把義元的形象盡量往這一側靠攏。
二則是方便設計。有了“第一弓”這個概念原型,設計遊戲裡今川義元的戰法和特性就擁有了自然而然的思路,比如在《新生》中,義元的戰法“海道第一”和特性中的“射手”,就是這一思路的完美體現。
兩相配合之下,雖然未必貼合史實,又有點目的性太強,但至少站在遊戲的角度,這樣的整容是十分符合設計思路的。對某些要素的放大,無論是在人物形象設計,還是在遊戲中相關内容的設計上,都是能夠做出特點的常用方式。
總而言之,《信野》在近年為遊戲中角色進行的“整容手術”,大多數都還是有的放矢的。無論是出于更加準确趨實地呈現曆史,還是配合遊戲的内容涉設計的訴求,這些“整容”都絕非是什麼要走“偶像化路線”的征兆。
反而,在我看來,這似乎正是在如今這個内卷嚴重的快節奏時代裡,光榮也依然能夠在某些時刻,找回當初制作曆史遊戲時匠人精神的證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