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春分養生 春分6個秘訣健康養生

春分養生 春分6個秘訣健康養生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2-26 19:35:12

  陽曆的3月21号即是春分,而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預示春天的正真到來。而養生又是人們現在常常會做的事情,那麼在春分時節我們要如何養生呢?有什麼養生的秘訣嗎?在飲食方面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吧!

  目錄

  1、春分節氣的由來 2、春分養生六大秘訣

  3、五行體質春分養生中醫調養秘籍 4、春分養生五個金規玉律

  5、春分節氣養生要九養 6、春分養生飲食四大原則

  7、春分養生預防三類疾病最當先 8、春分前後養生可以健康一整年

  9、春分節氣多運動可解春困 10、春分出遊十項注意

  春分節氣的由來

  3月20日為春分節氣,此時春暖花開,草長莺飛,農民也進入了農忙的時刻,在古代就已制定出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都反應了季節的變化,并且指導着農事活動,影響人人們的衣食住行,每個節氣都有每個節氣的曆史由來,那麼春分節氣的由來是怎樣的。

  每年公曆3月21日,太陽到達黃經0度(春分點)時開始。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征,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莺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曆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古代黃河流域與之相應的物候現象為“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見《農桑通訣》)。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地區農諺:“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幹金。”春分亦是傳統節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禮記》:“祭日于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此俗曆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後,宮中詞廟皆有大臣緻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緻祭宗祠。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載:“春分日,民并種戒火草于屋上。有鳥如烏,先雞而鳴,民候此鳥則入田,以為候。”明代山東淄川于是日栽植樹木,作春酒,釀酷。《文水縣志》載:“春分日,釀酒拌酷,移花接木。”

  春分節氣有哪些習俗

  豎雞蛋:在每年的春分這天,世界各地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中國民俗豎雞蛋”。玩法: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祭日: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古代帝王的祭日場所大多設在京郊,元朝時建有日壇,此後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在日壇祭祀大明神(太陽)。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餘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犒勞耕牛:江南地區則流行犒勞耕牛、祭祀百鳥的習俗。春分已至,耕牛即開始一年的勞作,以糯米團喂耕牛表示犒賞;祭祀百鳥,一則感謝它們提醒農時,二是希望鳥類不要啄食五谷,祈禱豐年之意。

  送春牛:春分随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

  粘雀子嘴: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元,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扡着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春分養生六大秘訣

  一、調養精神

  春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精神調攝應做到疏洩條達,心胸開闊,情緒樂觀,戒郁怒以養性,假日去踏青問柳,遊山戲水,陶冶性情,會使氣血調暢,精神旺盛。

  二、禦寒

  春天宜晚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動,舒展形體,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春天要特别注意禦寒,養陽斂陰。根據初春天氣乍寒乍暖一日三變的特點,衣服不可頓減,過早脫去冬衣,極易受寒傷肺,引發呼吸系統疾患。根據“春捂秋凍”的原則,一定要随氣溫的變化增減衣服,以适應春季氣候多變的規律。

  三、調節飲食

  春天新陳代謝旺盛,飲食宜甘而溫,富含營養,以健脾扶陽為食養原則,忌過于酸澀,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尤不宜多進大辛大熱之品,如參、茸、附子、烈酒等,以免助熱生火。春天宜多吃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特别是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特别是各種黃綠色蔬菜,如瘦肉、豆制品、蛋類、胡蘿蔔、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芹菜、菠菜、韭菜等,此外,還應注意不可過早貪吃冷飲等食品,以免傷胃損陽。

  四、運動鍛煉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體質投資最佳季節。春天空氣清新,這種環境最有利于吐故納新,充養髒腑。春天多鍛煉,會增強兔疫力與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種疾病,且令人思維敏捷,不易疲勞,人們可根據自己年齡與體質狀況選擇戶外活動,如太極拳,慢跑、放風筝、春遊踏青等。

  五、預防春困

  春天風和日麗,多人卻感到困倦。疲乏頭昏欲睡,早晨也不醒,這種現象就是大家季說的“春困”。春天犯困不是需要更多的睡眠,而是因體内循環季節性差異,春天氣候轉暖,皮膚血管舒張,循環系統功能增強,皮膚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液分泌增加,各器官負荷加重,供應大腦的血液就相對減少,大腦的氧氣就會感到不足,因而會感到困倦乏力。

  那麼怎樣減輕與預防春困呢?一要保證睡眠,早卧早起,克服消極懶惰思想情緒;二要積極參加鍛煉和戶外活動,改善血液循環;三要适當增加營養。研究證明,缺乏B族維生素與飲食過量是引發春困的重要原因,故宜多吃含維生素B族豐富的食品,吃飯不宜大飽;第四要保持室内空氣流通,少吸煙,如不太冷,适當減些衣服,或用冷水洗臉,都會使困意盡快消除。

  六、保健防病

  春天溫暖多風,最适于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傳播,易發生流感、肺炎、支氣管炎、流腦、猩紅熱、腮腺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一定要講衛生,勤洗曬衣被,除蟲害,開窗通風,提高防禦能力,流行時少去公共場所,避免傳染;春天又是氣候交替的過度季節,着不重視保健,或過食辛熱助火之品,再被時令之邪引發,一些舊病宿疾即易複發,如偏頭痛、慢性咽炎、過敏性哮喘、高血壓、心肌梗塞、精神病等,應特别注意從衣食住行各方面調攝預防。

  五行體質春分養生中醫調養秘籍

  春分節氣,每年的3月21日,春分意為晝夜平分,春分時期,萬物進入生長階段,農民也開始忙碌,但是此時因為天氣還不穩定,因此會給一些疾病入侵的機會,因此養生保健要以防病為主,可是不同體質的人需要進行不同的滋補,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無形體質人的中醫調養秘籍吧。

  以五行理念将人的體質分成木形、火形、土形、金形、水形人,是中醫的傳統理論。中醫專家指出,各種體質的人對季節的耐受性不同,因此調養前應找準自己屬于哪種體質。絕對典型的五行人比較少,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原理,大多數人可能兼具兩個臨近的五行體質特點。

  金形人:易哮喘咳嗽,要做好"春捂"

  體質特點:體形比較瘦小,但肩背較寬,方形臉,鼻直口闊,四肢清瘦,動作敏捷,膚色較白。

  飲食:宜多進食具有健脾益肺,益腎養肝的食物或藥食兩用之品,如百合、淮山、沙參、白果等。

  藥膳可選擇健脾八寶糕:粘米粉250克,鮮山藥250克,百合50克,玉竹15克,芡實30克,白扁豆20克,茯苓30克,烏梅4枚,白糖适量。烏梅切絲備用。鮮山藥洗淨切片,玉竹、百合、芡實、白扁豆洗淨與鮮山藥一同放入鍋内,加入适量水煮熟。茯苓磨粉,與粘米粉混勻,加入白糖及适量水攪拌成漿,将煮熟的鮮山藥、百合、芡實、白扁豆放入粉漿中拌勻,放入盤中蒸熟,撒入烏梅即成。有健脾補腎,潤肺生津的功效。

  精神調養:春分節氣,天氣變化仍然較大,此時金形人容易感受外邪出現哮喘、過敏、咳嗽等肺系疾病。宜保持甯靜的心态,安養神氣,避免憂愁抑郁,以利肝氣調和,氣血和暢。

  運動:注意保暖,做好"春捂",最好能有微汗出可加大運動量,可選擇動态運動,如慢跑、羽毛球、足球等。

  木形人:疏肝健脾,和調陰陽

  體質特點:膚色蒼色,頭小,面長,兩肩廣闊,背部挺直,身體小弱,手足靈活。

  飲食:可多服健脾養肝、補益肝腎之品,使脾胃健運,肝氣順達,以防肝旺克脾。飲食上可多吃姜、蔥、荞、竹筍、淮山、土豆、豬肉、魚肉、蛋等。

  藥膳可選擇陳皮鲫魚湯:鲫魚一尾(約250克),豬瘦肉100克,生姜10克,陳皮10克,胡椒3克,鹽、紹酒适量。鲫魚除去内髒及鱗鰓,洗淨;豬瘦肉洗淨,切塊;生姜洗淨切片,陳皮切絲,将生姜、陳皮絲、胡椒一并填入鲫魚肚内,與豬瘦肉一同放入砂鍋,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燒開,再以文火煨煮1小時,調入鹽、紹酒即可食用。有健脾理氣祛濕的功效。

  精神:應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切忌抑郁惱怒,多參與戶外活動。

  運動:在運動上,木形人可多參與太極拳等以煉氣為主的運動,有助于身體的陰陽平衡。

  火形人:平心定志,益腎養肝

  體質特點:皮膚赤色,脊背肌肉寬厚,臉形瘦尖,頭小,肩背髀腹勻稱,手足小,步履穩重,性情急。

  飲食:可多吃健脾益肺、益腎養肝的食物或藥食兩用之品,如竹筍、蘑菇、薏仁、淮山、花生、土豆、杜仲、牛膝等。

  藥膳可選擇芍藥粥:白芍15克,茯苓10克,粳米100克,大棗10枚,牛膝15克,麥芽糖适量。先以白芍、茯苓、大棗、牛膝加水适量,小火煎汁,取出藥渣,加水,并放入粳米,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熬成稀粥。食用時加入麥芽糖适量,有健脾益腎,滋陰柔肝的功效。

  精神:此時易出現心情煩躁,容易引發高血壓、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火形人宜平心定志,保持樂觀随和的心态,切忌急躁,以益腎養肝。

  運動:不宜"春捂",建議多做春遊、踏青等戶外活動,太極拳、八段錦,并可用下棋、釣魚等調節情緒。

  水形人:易口苦,進補宜健脾益腎

  體質特點:體型比較胖,偏矮,頭較大,腮部較寬,腹部較大,膚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發密而黑,怕寒喜暖。

  飲食:宜多進食具有健脾益腎,溫中祛濕功效的食物或藥食兩用之品,如砂仁、法夏、白術、茯苓等。

  藥膳可選擇豬肚白術湯:豬肚1具,白術60克,煨姜45克,胡椒15克,精鹽适量。将豬肚洗淨,去油脂,放入沸水中焯後去水,晾幹水後備用。将白術、煨姜、胡椒放入豬肚内,縫合豬肚,豬肚外以針刺小孔,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2小時,放入精鹽調味。撈出豬肚,切塊,喝湯吃豬肚。有溫中散寒,補脾益氣的功效,尤其适用于素體脾胃虛寒的人食用。

  精神調養:降水也較多,水形人此時容易出現濕困中焦的表現,如惡心、口苦、胃脘脹悶等症狀。宜安定心神,順應春季節氣陰陽平和的自然規律。

  運動:注意保暖,做好"春捂",避免外邪侵襲。可加大運動量,可選擇動靜結合的運動,如太極拳、太極劍,或選擇慢跑、球類動态運動等。

  土形人:腸胃易不适,喝點黑豆鲫魚湯

  體質特點:皮膚黃色,面圓,頭大、肩背豐厚,腹大,大腿到跳胫部都生得壯實,手足不大,肌肉豐滿,全身上下都很勻稱,步履穩重。

  飲食:多進食疏肝健脾,益腎祛濕功效的食物或藥食兩用之品,如玫瑰花、淮山、砂仁、麥芽、芡實、益智仁等。

  藥膳可選擇砂仁黑豆鲫魚湯:鮮鲫魚150克,砂仁3克,黑豆30克,陳皮6克,生姜、蔥、精鹽各适量。将鮮鲫魚刮去鱗、鰓,剖腹去内髒,洗淨,将砂仁放入魚腹中,然後與陳皮、黑豆共同放入砂鍋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燒開,放入生姜、蔥、精鹽,煮至湯濃味香即可。有醒脾開胃利濕的功效。

  精神調養:土形人容易因髒腑内裡陽氣不足而外感濕邪,出現腹脹、惡心、腹瀉等不适症狀。宜心平氣和,保持樂觀暢達的情緒,避免肝郁克脾。

  運動:多進行戶外運動,可選擇慢跑、球類如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以不疲倦為度。

  春分養生五個金規玉律

  春分,是24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也稱“日中”、“日夜分”,有晝夜平分之意。

  據古籍記載:“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鬥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意思是說,春分平分了白天黑夜,也平分了整個春季。

  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天氣、物候方面都有其獨特的特點。所以,王浩骅提醒大家,為了大家的健康,一定要重視以下幾點:

  一、衣物增減有度,切勿愛美穿的太少

  春分時節,天氣漸暖,尤其是白天的溫度上升很快。北方的街頭也常見中午時人們隻穿一件衣服,愛美的姑娘們更是不願意穿得臃腫,有的甚至以及穿上了初夏的服裝。

  寒從腳下起,乍暖還寒時,還是捂着點好。愛美的年輕人如果一定要穿的少,最起碼也要保證褲子、鞋襪厚一些,上身衣物适當輕薄一些就可以了。

  王浩骅溫馨提示:“春捂秋凍”是老祖宗智慧、經驗的總結,為了身體健康,春天減衣物還是要慢一些,少一些,以順應季節變化。

  二、調治老毛病,預防新疾病

  春分時節,陽氣已經比較強壯,萬物複蘇,生物們也都活躍起來,各種細菌、病毒在這一時節的繁殖很快,大家一定要注意預防感冒、肺炎、麻疹等高發疾病。

  這一時期,正是木旺之時,相應而言,金、土的力量難免削弱,所以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方面老毛病發作的概率就比較大。一定要注意保養。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此時節陽氣越來越盛,在故疾複發的時候,注意調養,“因勢利導”,借此機會正好調治那些老毛病。

  三、應對春困有妙招

  春分時節,“春困”的症狀越來越明顯,尤其是每天午後,表現更為明顯。如果這種症狀的不到緩解,會嚴重影響工作、學習的正常進行。

  1、午飯後稍微休息一會

  在最困的時候,哪怕隻是小睡十來分鐘,也可大大緩解疲憊。有條件的朋友可以午睡半小時,上班族和學生,坐在椅子上打個盹也可。

  2、晚上做一些有助睡眠的“功課”

  晚飯後稍微活動一下身體,有利于身體的舒展和放松;睡前半小時摒棄雜念,心情平靜,有利于入睡。

  3、睡前洗臉、洗腳、搓腳心

  搓腳心有助于推動血氣運行,溫補髒腑,安神甯心,消除一天疲勞,利于入睡。

  四、飲食均衡,陰陽互補

  春分時節的飲食,宜清補不宜濁補,大量氣血外行,重補不易運化,清補則有利于輕清之氣的通暢。

  1、飲食清淡,多吃新鮮蔬菜

  多吃新鮮蔬菜,有助于人體應時知節,與自然相融合。

  春筍、菠菜、芹菜、韭菜、莴苣、蔥、豆苗、蒜苗、木耳菜、油菜、等當季蔬菜,都是不錯的選擇。以及雞、蛋、牛奶、山藥、蓮子、銀耳等營養豐富的溫補食物,都适合這一季節進食。

  2、食物的搭配、烹調上注意陰陽互補

  食物分寒、熱、溫、涼、平五種屬性。在搭配、烹調時候,要充分考慮。

  比如說,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添加蔥、姜、酒、蒜、醋等發熱的調料,可緩解寒性食材的寒涼;在食用牛羊肉等發熱食材後,就要配上一些滋陰食材,達到陰陽互補之功效。

  3、多喝水,多喝粥、湯

  春天木旺,耗費的水分相對大,多飲用水、粥、湯,可清除肝熱補充體内水分的流失。

  五、起居方面多留意

  1、保證室内空氣清新潔淨,減少呼吸系統疾病。

  2、經常消毒,殺死病毒。保持室内外衛生,角落和陰暗死角的污垢都要清掃幹淨,并經常消毒,殺死病毒,減少傳染病的擴散。

  3、運動不宜太過激烈。從冬季的寒冷中舒緩過來不久,外出運動鍛煉需要循序漸進,不可太過激烈,以免身體不适應。

  春分節氣養生要九養

  一、養肝

  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而人體的五髒之中肝也是屬木性,因而春氣通肝。中醫認為,春天是肝旺之時。趁勢養肝可避免暑期的陰虛,而過于補肝又怕肝火過旺,如果肝氣升發太過或是肝氣郁結,都易損傷肝髒。春季養肝應該多吃涼性食品,像粥類、茶類、水果等都很不錯。

  二、養腎

  春天氣候舒爽,是腎功能不佳患者養腎與調理的好時機,此時服用強腎配方與固腎藥膳,對腎功能損害初期的療效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調理,飲食以清淡甘味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苡仁、黃瓜及香瓜等。

  三、養脾

  祖國醫學還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這是因為春季為肝氣旺之時,肝氣旺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現脾胃虛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會使肝陽偏亢,故春季飲食調養宜選辛、甘溫之品,忌酸澀,應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四、養胃

  飲食上應避免攝取含肌酸、嘌吟堿等物質豐富的豬肉湯、雞湯、魚湯、牛肉湯及菠菜、豆類、動物内髒和刺激性調味品,因上述食物有較強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也易形成氣體導緻腹脹,增加胃腸負擔。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采用上述蜂蜜療法。

  五、養陽

  春夏季節是大自然氣溫上升、陽氣逐漸旺盛之時,此時養生宜側重于養陽才能順應季節變化。根據春天裡人體陽氣生發的特點,可選擇平補和清補飲食,如選用溫性食物進補。平補的飲食适合于正常人和體弱的人,如荞麥、薏苡仁、豆漿、綠豆及蘋果、芝麻、核桃等。清補的飲食是指用食性偏涼的食物熬煮的飲食,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六、養陰

  陰虛者及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宜在春天發作,飲食上可采用蜂蜜療法,将蜂蜜隔水蒸熟于飯前空腹服用,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用;或用牛奶250毫升,煮開後調入蜂蜜50克,白芨6克,調勻後飲用。這些均有養陰益胃之功效。陰虛内熱體質者,可選大米粥、赤豆粥、蓮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大甜大膩、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七、養氣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春季陽氣升發,人體之陽氣亦随之而升發,為扶助陽氣,在飲食上應該注意,可常食用蔥、荽、豉、棗、芪等,還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蓮子、百合、大棗、核桃、蜂蜜等,有助于減輕症狀。

  八、養腦

  春天,肝陽上亢的人易頭痛、眩暈,這就是祖國醫學所說“春氣者諸病在頭”的原因。其飲食防治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頻頻飲之。另外,還可用用芹菜250克,紅棗10枚,水煎代茶飲。

  九、養“熱”

  早春時節氣候仍很冷,寒冷刺激甲狀腺,可引起功能亢進,消耗熱量使人體耐力和抵抗力減弱。另一方面,人體為了禦寒也需要消耗熱量來穩定基礎體溫。所以早春期間的飲食構成應以高熱量為主。除谷類制品外,還可選用糯米制品及黃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以及時補充能量。

  春分養生飲食四大原則

  3月21日為春分節氣,春分前後是草木生長的萌芽期,而此時人體的血液也處于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于高峰時期,因此容易誘發一些疾病的出現,所以此時要注意養生保健,首先從飲食做出調整,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膳食,從而預防疾病發生。

  古言雲:“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中醫認為在春分時節正是調理體内陰陽平衡,協調機體功能的重要時機,因此我們要注意餐飲,把握好養生的好時機。不過,當人體新陳代謝不協調時,體内會出現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狀态,緻使早衰和疾病的發生。

  原則一、食物的陰陽互補

  食物分寒、熱、溫、涼、平五種屬性。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需要添加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涼;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配上蛋類等滋陰食材,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

  原則二、多吃時令菜

  每個季節都有符合其氣候條件而生長的時令菜,得天地之精氣,營養價值高。吃有養陽功效的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豆芽、豆苗、莴苣等食材,有助于活化身體生長機能;而食用桑椹、櫻桃、草莓等營養豐富的晚春水果,則能潤肺生津,滋補養肝。

  當然,除了注意膳食外,養生的關鍵還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在思想上要保持輕松愉快,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态。在起居方面要堅持适當鍛煉,保持正常睡眠時間。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促進血液系統循環幫助維持機體平衡,達到養生的最佳效果。

  春分天氣狀态不穩定,早晚氣溫偏低,對于長期處于高強度工作狀态和高壓力狀态下的“亞健康人群”,要注意防範未來可能出現的“未病”。如盡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場所,可利用居住環境進行簡單的健身運動。

  原則三、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據悉,關于春天的飲食民間有很多流傳,中醫也有很多講究,俗稱吃“春”。專家建議,在這個季節,可以多吃一些紅棗等養脾的甜食,還有蜂蜜、韭菜、菠菜等,少食酸和辛辣食品。此外,每周應至少補充3次堅果類食品,如核桃、花生、杏仁、桃仁等,有助于提神去燥,除瘙癢等。而在每日的午餐,也适宜補充炖湯食品,如胡蘿蔔排骨湯、白果烏雞湯等,既可補充人體在季節過渡中需要的水分,又可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有助于增強人體抵抗力。

  原則四、注意養肝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春應于肝、夏應于心、長夏應于脾、秋應于肺、冬應于腎。春季是肝病的高發季節,需要注意養肝,協調肝的陰陽平衡。甘味食物能補肝益腎,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棗、桂圓等。而酒會傷肝,春季更不宜飲酒。泡點菊花茶、薄荷水能起到清除肝熱的作用,或是飲用電解質豐富的飲料,如寶礦力水特,也是春季的佳飲。

  春分的六大養生食物

  養脾佳品大紅棗

  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适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适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補中益氣有蜂蜜

  蜂蜜也是“吃春”的首選,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暖還寒,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嘗鮮無不道春筍

  說到春食,不能不提到春筍,被譽為“素食第一品”的春筍作為美味佳肴,自古以來備受人們喜愛。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對它贊歎不已,有“嘗鮮無不道春筍”之說。春筍筍體肥厚,美味爽口,營養豐富,可葷可素。做法不同,風味也各異,炒、炖、煮、煨皆成佳肴。在地方名菜中春筍均占有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筍”,南京的“春筍白拌雞”,浙江的“南肉春筍”。安徽黃梅戲中有個傳統折子戲名叫《打豬草》,其中就有碰斷了的春筍的情節,說明食用春筍古已有之。

  菠菜解毒防春燥

  春天裡吃食的菜蔬還有菠菜,菠菜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為佳,“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蔥蒜殺菌助春陽

  蔥、姜、蒜不僅是調味佳品,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可增進食欲、助春陽,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蔥和蒜在一年中營養最豐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時候,此時食之可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北方人春天愛吃的小蔥炒雞蛋或小蔥蘸醬,都是很有營養和順應節氣的最佳吃法。

  時令食物春之芽

  春日食春芽是大自然的賜予,中醫經典着作《黃帝内經》說要“食歲谷”,意思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裡所有的植物都生發出新鮮的嫩芽,其中,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等。

  總的說來,春天的飲食要多吃大自然在春天賜予我們的食物,那味道和春天一樣——清淡而甘甜。按照中醫五行理論,春天是生長發育的季節,枯木逢春,肝膽之氣生發,我們應該吃一些具有升發之性,味道偏于辛辣的食物,鼓舞肝膽之氣,有助于冬天儲藏的精氣發散到體表,為人的體力和腦力活動提供充沛的能量。

  春分養生進補的禁忌

  冬蟲夏草:四季能服

  冬蟲夏草的主要功能是增強人體免疫力,補肺補腎,益精氣,性偏溫,一般情況下四季都可服用,不過随着天氣轉暖,健康的人服用量可以稍微減少。

  冬蟲夏草煮水營養利用率很高,可以在水中放入3~6根冬蟲夏草後,用文火煮,煮沸後就能喝了。等到蟲草水變淡甚至呈現白色的時候就不要喝了,可以把蟲草吃掉。

  冬蟲夏草關鍵是要防蛀。保存時,最好将其分開來用塑料袋封好,放冰箱冷藏或冷凍室中。隻要年限别放太久,一般不會變質。

  阿膠:開春不宜服

  像阿膠一類的膩性滋補品,就不提倡在春天服用了。因為春季進補的原則是以平補為主,忌大熱的滋補品。春季人體脾氣較弱,也就是說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這個時候應當吃些比較清淡的食物。滋補品中,除了蟲草、燕窩等比較清淡外,其他的口味都有些偏重,盲目亂補可能會引起胃脹等消化道問題。

  不過現在很多阿膠都是做成阿膠片的,中間加入了芝麻和核桃,中和了阿膠本身的膩性。剛開春可服,陰曆二月後,就别再吃了。

  人參:春季因人而服

  人參性熱,有口腔潰瘍、經常感到口幹舌燥、手心腳心發熱等症狀的人都不适宜服用。至于人參開春後能不能服用,要因人而異。體質虛寒的人可以吃,但也要酌量減少,每天吃參的量最好不要超過6克。

  人參的服用方法有很多,直接口服、咀嚼效果最佳,其次為炖湯服食,還有泡茶泡酒等。這些服法,開春後依然适用,但無論吃哪種參,怎麼吃,都不能過量,即使是氣虛的人,吃多了同樣會上火。另外,服用參時,如要配以其他藥材或補品,建議先咨詢醫生的意見,切勿胡亂搭配,否則容易引起不良反應。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一旦感冒等傳染性疾病發作時,是不适合進補人參等滋補品的。同樣,要是正處于慢性疾病的發病期,也不能盲目進補滋補品。

  吃不完的人參保存時用包裝袋裝好,放進0℃~2℃的冷藏室中,到了下一個冬天,可以繼續服用。

  膏方:可以加點西洋參

  傳統觀念認為,膏方作用在于滋補。但是現代進補的觀念應該向調補轉換,尤其是膏方,講究一人一方,因人而異、因時不同,即使夏天,也可以服用适合夏天的膏方。

  開春了,冬天滋補型的膏方就可以暫停了。春天要吃膏方也可以,不妨加進西洋參等清涼的藥味。膏方要冷藏保存,如果存放時間較久,膏滋藥的表層出現小黴點,可以将有小黴點的部分除去,剩下來的部分重新入鍋煎熬,同時準備好幹淨的容器,裝入熬透的膏液,冷卻後加蓋保存。

  此外,鹿茸、鹿鞭等,屬溫腎壯陽的藥物,含激素較多,不是腎陽虧虛較嚴重者不宜食用。

  春分養生預防三類疾病最當先

  第一、五更晨瀉

  1,春分本來應是陰陽平衡的時期,但陽虛之體,陽弱不能與陰平衡,于是陽虛的本質更易顯露出來,所以常發生五更瀉又叫雞鳴瀉,特點是餐洩,就是完谷不化的腹洩。

  2,舌苔白,脈沉而弱,怕冷,腰以下發涼者可吃附子理中丸或金匮腎氣丸,以溫中扶陽。平時可常用幹姜炖湯或吃幹姜炖雞湯。

  第二、腹痛腹瀉

  1,因春天風大,中醫認為風木克脾土,平素脾虛舌苔白好拉肚子的,更易出現腹痛腹瀉,其特點是腹痛明顯。

  2,養生的辦法是大風天,少到戶外受風,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理中丸。

  3,春分前後,要防止受涼。

  4,做菜多用幹姜,因為幹姜能溫中。

  第三、感冒、流涕

  春分時期風多、風大,易感冒流涕,養生要多到戶外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

  春分預防疾病應該怎麼做

  防病從細節做起

  在中醫中,春分天氣狀态不穩定,早晚氣溫偏低,不但容易誘發年老體弱者和易犯病人群的病症,對于長期處于高強度工作狀态和高壓力狀态下的“亞健康人群”,要注意防範未來可能出現的“未病”,建議市民這段時間裡注意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如盡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場所,可利用居住環境進行簡單的健身運動,如爬樓梯、跳繩等,運動時間不易太早。早起洗漱時可使用淡鹽水漱口,每天房間開窗通風的時間也不易太早,9時後較為适宜。

  穿衣适宜下厚上薄

  雖然進入春分以後,天氣逐漸暖和起來,但是晝夜溫差還是較大,而且不時仍有寒流侵襲,天氣變化較大,雨水較多,甚至陰雨連綿。此時,要注意添減衣被。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腳部保暖,最好能夠微微出汗,以散去冬天潛伏的寒邪。老人及小孩普遍抵抗力比較差,容易患感冒或風疹等傳染病,在這個時候就更應注意适時添減衣被,适量多穿一些衣服,不要一時減衣減得太快。

  春分前後養生可以健康一整年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陰陽平衡、晝夜均等、寒溫各半的時期,所謂"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我國自古就有"春分風不小,要防痛深擾"的說法。今年的3月21日,就是春季的第四個節氣——春分。晝夜幾乎等長。華北地區民謠有: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所以春分前後是養生的最好時節!

  由于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态。斯大林有言:“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我們為了求得這種“暫時平衡狀态”的“生命的根本條件”,對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就成為養生的一條重要法則,這一法則無論在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調攝上,還是在自我保健和藥物的使用上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養生中如何運用陰陽平衡規律,協調機體功能,達到機體内外的平衡狀态,使人體這一有機的整體始終保持一種相對平靜、平衡的狀态是養生保健的根

  《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是說人體應該根據不同時期的陰陽狀況,使“内在運動”也就是髒腑、氣血、精氣的生理運動,與“外在運動”即腦力、體力和體育運動和諧一緻,保持“供銷”關系的平衡。避免不适當運動的出現而破壞人體内外環境的平衡,加速人體某些器官的損傷和生理功能的失調,進而引起疾病的發生,縮短人的生命。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人的生命在活動過程中,由于新陳代謝的不協調,可導緻體内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狀态的出現,即有些元素的積累超量,有些元素的含量不足緻使早衰和疾病的發生。而一些非感染性疾病都與人體元素平衡失調有關。如當前在世界上危害人類健康最大的心血管病和癌症的産生,都與體内物質交換平衡失調密切相關,究其原因,無一不是陰陽失調之故。平衡保健理論研究認為,在人生不同的年齡段裡,根據不同的生理特點,調整相應的飲食結構,補充必要的微量元素,維持體内各種元素的平衡,将會有益于我們人類健康。

  《素問·骨空論》:“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傳統飲食養生與中醫治療均可概括為補虛、瀉實兩方面。如益氣、養血、滋陰、助陽、填精、生津為補虛;解表、清熱、利水、瀉下、祛寒、去風、燥濕等方面則可視為瀉實。中醫養生實踐證明,無論補或瀉,都應堅持調整陰陽,以平為期的原則,科學地進行飲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從立春節氣到清明節氣前後是草木生長萌芽期,人體血液也正處于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于相對高峰期,此時易發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在此節氣的飲食調養,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時常配以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在思想上要保持輕松愉快,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态。在起居方面要堅持适當鍛煉、定時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進行調養,方可達到養生的最佳效果。

  春分節氣多運動可解春困

  春分節氣前後,天氣轉暖,人們時常會感到困倦,這就是春困。春困是不可避免,但影響工作效率,尤其是司機朋友更要注意行車安全,提防春困。

  緩解春困不能靠睡

  天氣暖洋洋,人也變得懶洋洋。春困就像傳染病,讓大家忍不住哈欠連天。其實春困不是病,它是人體生理機能随自然季節變化而發生相應調節的一種生理現象。冬天,人體為了防止熱量散發,皮膚和微細血管處于緊張收縮狀态,維持機體的生理恒溫和中樞神經系統興奮信息增多,人的大腦比較清醒。而春天,氣溫适中,皮膚和微細血管處于舒張的狀态,體表血液供應量增加,流入大腦的血液就相應減少,于是出現昏昏欲睡的春困現象。

  緩解春困僅靠多睡是不行的,鍛煉可以大大加快腦處理信息的反應速度,有效地防止春困。春天最好多在陽光充足、綠化好的地方活動,多做些深呼吸,給大腦提供新鮮充足的氧氣,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消除困倦。

  有氧運動别太激烈

  消除春困最好是采用有氧運動,如慢跑、普拉提、瑜伽、太極拳等鍛煉形式。這些運動能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增加機體和腦部供氧。例如普拉提能鍛煉普通有氧運動難以鍛煉到的身體部位。久坐造成的肩痛、腰酸或是肌肉不适等問題,都可以通過普拉提來改善。

  春天乍暖還寒,進行有氧運動時強度不宜太大。可以選擇每周3次進行快步走,每次30分鐘,步頻控制在每分鐘60~80步。此外,再結合瑜伽、普拉提、太極拳,起到活動關節、放松肌肉、緩解身心疲勞的作用。

  辦公室裡多做頭部按摩

  辦公室裡空氣不流通,工作久了很容易犯困。辦公室運動的秘訣,在于選擇簡單、輕松、短時間可以達到很好放松效果的運動。可以做做全身伸展,以提升專注力,每天半小時。

  此外,适當的頭部按摩也能起到很好的醒腦作用。将手指合攏,指尖輕輕按在太陽穴上,以順時針方向轉6次,再以逆時針方向轉6次。

  将雙手并放在額頭上,以排列整齊的手指指腹,從眉心中線開始按壓,到額頭中線、頭頂中線、頭頂中央和枕後發際凹陷處(風池穴),重複做6次。

  将雙手并放在額頭上,以排列整齊的手指指腹,從眉心中線開始輕輕向兩側按壓,一直到達太陽穴,重複做6次。

  以雙手四指指腹,從後腦枕骨開始,用輕而深的向上螺旋動作按摩頭皮,逐漸往上走,一直按摩完整個頭皮。感覺頭皮已經放松,消除緊張感即可。

  将兩手蓋住兩耳,手指放在腦後,左右兩手的手指要盡量靠攏,接着用四指像彈鋼琴一樣彈打後腦勺,心裡默數36下。

  最後,做“梳發”動作。方法是将雙手十指微屈,由前額發際将頭發梳往腦後,一面梳理頭發一面摩擦頭皮,重複此動作至少10次。

  春分養生應注意保持陰陽平衡

  3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這時太陽黃經為0度,太陽的位置在赤道上方。農曆書中記載“鬥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南北半球晝夜相等。從這一天起,太陽直射位置漸向北移,南北半球晝夜長短也随之而變,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與之相反。春分一到,雨水明顯增多,我國平均地溫已穩定通過10度,這是氣候學上所定義的春季溫度。而春分節氣後,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此時也是早稻的播種期。各地農諺對春分有不同的說法:山東有諺語“春分日植樹木,是日晴,則萬物不成”;湖北有“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廣東有諺語“春分在前,鬥米鬥錢”。

  歐陽修對春分也曾有過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無論南方北方,春分節氣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時節,我國的台灣省更是蘭花盛開的時候。

  由于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态。斯大林有言:“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我們為了求得這種“暫時平衡狀态”的“生命的根本條件”,對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就成為養生的一條重要法則,這一法則無論在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調攝上,還是在自我保健和藥物的使用上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養生中如何運用陰陽平衡規律,協調機體功能,達到機體内外的平衡狀态,使人體這一有機的整體始終保持一種相對平靜、平衡的狀态是養生保健的根本。

  《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是說人體應該根據不同時期的陰陽狀況,使“内在運動”也就是髒腑、氣血、精氣的生理運動,與“外在運動”即腦力、體力和體育運動和諧一緻,保持“供銷”關系的平衡。避免不适當運動的出現而破壞人體内外環境的平衡,加速人體某些器官的損傷和生理功能的失調,進而引起疾病的發生,縮短人的生命。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人的生命在活動過程中,由于新陳代謝的不協調,可導緻體内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狀态的出現,即有些元素的積累超量,有些元素的含量不足緻使早衰和疾病的發生。而一些非感染性疾病都與人體元素平衡失調有關。如當前在世界上危害人類健康最大的心血管病和癌症的産生,都與體内物質交換平衡失調密切相關,究其原因,無一不是陰陽失調之故。平衡保健理論研究認為,在人生不同的年齡段裡,根據不同的生理特點,調整相應的飲食結構,補充必要的微量元素,維持體内各種元素的平衡,将會有益于我們人類健康。

  《素問?骨空論》:“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傳統飲食養生與中醫治療均可概括為補虛、瀉實兩方面。如益氣、養血、滋陰、助陽、填精、生津為補虛;解表、清熱、利水、瀉下、祛寒、去風、燥濕等方面則可視為瀉實。中醫養生實踐證明,無論補或瀉,都應堅持調整陰陽,以平為期的原則,科學地進行飲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從立春節氣到清明節氣前後是草木生長萌芽期,人體血液也正處于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于相對高峰期,此時易發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在此節氣的飲食調養,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其原則必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時常配以蛋類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在思想上要保持輕松愉快,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态。在起居方面要堅持适當鍛煉、定時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進行調養,方可達到養生的最佳效果。

  春分出遊十項注意

  春天天氣回暖,正是旅遊的好時機。春天是陽光明媚的季節,也是病症的敏感季節,所以外出旅遊需要注意很多事情。下面,就一起了解春天旅遊需要注意的事情吧。

  1、春遊都會遇上低溫陰雨、濃霧、強對流天氣以及雷電的氣候狀況,所以要注意穿着适當,不必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來說,一定要提前取得旅遊目的地當地的氣候資料,記得随身帶件保暖的外套。

  2、雨具是春遊必須随身攜帶之物,最好帶一把小小折疊傘或一次性方便雨衣。

  3、鞋一定要舒适,女士出遊不要穿高跟鞋。如果走到腳部紅腫了,就在臨睡前用熱水泡泡腳,疏通一下經脈。

  4、春季是一個潮濕的季節,蚊蟲和細菌特别容易滋生,因此應盡量避免飲用生水和吃不衛生的食物。

  5、若有暈車、暈船、暈機的病史,出遊前不應吃得太飽,應預先服用暈浪片等藥物或不停咀嚼口香糖和含葡萄糖的食物,挑選一些通風透氣的位置坐,如有不适應馬上進行處理。

  6、春光明媚,風和日麗,正是戶外攝影的好時機。在出外旅遊之前,最好先檢查一下相機的性能,電池要充滿,千萬不要讓相機受潮。

  7、登山下坡,切勿迎風而立,避免受涼。

  8、春遊時,如在外野炊野餐燒烤,要注意風向,不要随便丢棄火種,餘火熄滅,以免引起火災。

  9、不要坐在陰涼潮濕的地方,以免受潮緻病。

  10、有過敏病史的人,更要注意所選擇的春遊地點,應盡量回避有花之處,也可事先口服撲爾敏或安其敏等抗過敏藥物,預防花粉過敏。

  結語:春分是外國二十四個節氣之一,而在春分時節養生也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事情,不管是在飲食、衣着或是出行上都有許多養生的秘訣或是注意事項。而本文就為大家介紹了衆多的紛紛時節的養生的秘訣、方法等,希望可以進一步的幫助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