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是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竈君的節日。在台灣地區,小年的時間是在除夕的前一天,在小年這一天,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習俗。
小年的由來
祭竈的風俗,由來甚久。竈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甯媚與竈”的話。先秦時期,祭竈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竈、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竈、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竈、中雷)。祭竈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置笾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祭竈的日期
古人祭竈的日期,曆來說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國封建社會裡,諸教并存,神靈之數高達萬千之多,民間習慣一概敬之。可能是為了簡化統一,易記易行的緣故,把竈君每月上天禀報一次的說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時間固定在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這一天,也就成了傳統的祭竈節日。
山西境内,絕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三日祭竈。隻有榆社、文水、黎城、陽城等少數地方是臘月二十四日祭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