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探究式學習的課題研究

探究式學習的課題研究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09 15:42:05

2019年2月,州教育體育局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及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通知》,提出“以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在全州中小學組織了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活動。一年多來,全州各中小學校認真貫徹《通知》要求,組織教師指導學生在科學領域、人文領域、設計制作等方面開展課題研究,累計有5000多名師生參加活動,縣(市)級有530個課題,報州級評審課題87個。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針對社會發展的熱點、自然資源的利用和環境保護等問題,開展了有聲有色的實踐和創新活動。

探究式學習的課題研究(研究性學習課題活動)1

在觀察實踐中獲得真知

《守望濕地 關注白鹭——硯山聽湖白鹭群生活狀況調查研究》是硯山縣第三小學朱欣雲等同學開展的研究課題。課題組8名學生通過一年的守候,記載了硯山縣聽湖水庫從春天到冬天清晨、傍晚白鹭各有多少隻、飛向何處、飛行的線路、如何鳴叫、怎麼覓食等情況。

課題組的同學們通過觀察,發現聽湖水庫常年都有白鹭活動,秋、冬、春季白鹭較多,聽湖水庫小海灣白鹭大概有100隻左右、中心島夜間估計有幾千隻。白鹭在聽湖水庫中心島過冬,3月末和4月初開始繁殖,7月末和8月初遷走一部分。通過對白鹭群捕食、休息等日常觀察,引發了學生們對白鹭的濃厚興趣,他們借助網絡和書本,知道了白鹭共有大白鹭、中白鹭、黃嘴白鹭等13種,初步判斷硯山聽湖水庫的白鹭為中白鹭,對中白鹭的形态特征、栖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等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研究分析,同學們得出結論:由于硯山縣近年來開展河長制行動、濕地保護工程,聽湖水庫的白鹭水質得到改善,魚類越來越多,水草豐盛,消失20多年的菱角又開始出現了,白鹭又增加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深植入同學們的心田,大家建議加強濕地保護修複,在硯山縣建設一批省級濕地,充分發揮“高原水塔”作用。

在職業體驗中得到升華

丘北縣第二中學王建達等同學根據“新高考”的精神,聚焦當下高中教育熱點問題——“生涯規劃”,開展《高中生生涯規劃探究》課題研究。在老師的指導下,課題組充分認識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從态度、知識、技能三個層面對職業興趣确認、職業類别、職業體驗、成功案例進行探究。

學生們通過霍蘭德職業量表、職業人格類型分類,對照《人格類型與職業環境的匹配》和《測量結果與職業匹配對照表》得出人格類型所匹配的職業。學生們穿上保安服或護士服、背上地質包……走進小區、醫院、田野等,體驗各種職業的工作情況。站在小區門口當保安,“車來了,我慌了神,按下了紅色按鈕,電門不動,後面的喇叭接連響了起來……”、“保安不好當啊,看着每一個努力奮鬥在自己工作崗位的人,我由衷感歎,工作真的不分貴賤,不論将來我做何種職業,我都将全力以赴。”走進丘北縣筆架山,待開發的水資源、适宜多種植物生長的土地、作為省級重點林業發展縣的林業資源、多達119科333屬470種的野生植物資源和19種礦産資源以及豐富的動物、野生菌等資源,讓同學們歎為觀止,對家鄉充滿了自豪,增強了學習科學建設家鄉的責任感。

一些學校還組織學生開展“當家一天、當老師上1節課、當一天服務員、砌一天磚、幹一天農活”活動,充分體驗各種角色、職業。通過職業體驗,同學們了解到部分職業的特點、辛勞,知道了感恩師長,理解他人,學習科學知識的動力不斷增強。

在實驗探究中學會科學方法

廣南縣一中陸鏡羽等12位同學根據本地盛産菊花、玫瑰等植物的情況,開展《廣南扶貧産業金邊玫瑰等經濟作物制備酸堿指示劑可行性實驗研究》。

課題組的12位同學分工協作,采取當地菊花、紫包菜、紫玫瑰、金邊玫瑰、鴨子草,通過洗淨、晾幹、搗碎、酒精浸提、加熱,得到了黃色、紫色、土黃色等五種天然色素。“計算從枯燥變得有趣而且有意義。”同學們通過計算,用鹽酸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配制了PH值為1、2、3等14種溶液,分别選取制備的五種色素作為指示劑,進行單一、混合滴定顔色顯示試驗。通過一番科學操作、觀察,結論出來了:金邊玫瑰當PH值在1-3之間時,随PH值增大淺粉色逐漸加深。

同學們通過科學嚴謹的探究,終于選出了指示劑。單一色素可選用紫包菜提取液作為替代品,此色素做指示劑有着變色層次鮮明區分度高的特點;混合色素可采用紫包菜+紫玫瑰組合,混合後的指示劑顔色鮮明變化多樣,區分度高;金邊指示劑提取色素作為指示劑,色域寬,變色明顯但相近PH值的溶液顔色區分度略低。這個出自中學生的研究,已經顯示出了嚴謹的科學态度。

在調查研究中懂得愛護環境

麻栗坡民族中學的周陵陽等同學以縣城周邊環境污染情況為主題,就噪音、固體廢棄物、水污染的三個問題開展調查研究。

開展《噪音污染的調查報告》研究過程中,課題組學生結合日常的體驗,查閱相關資料,初步認識到噪音的危害,梳理了噪聲的主要來源,系統地整理了噪音對聽力的損傷、噪音所能誘發的各種疾病、對人們正常生活、工作的幹擾、對動物的影響,以及目前防止噪音污染的工藝措施、勞動保護措施等。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同學們到縣城的城北、城南的河流邊,測量河流的河寬、水深、流量、流速、水質等情況,提取水樣測量河水酸堿度,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和菌類。開展《固體廢棄物污染調查報告》課題研究,學生們着眼于校内固體廢棄物進行調查。通過調查,統計得出1個班每天所産生的固體垃圾約重2000克,全校每天要産生4000個左右的食品包裝袋等,對學校固體廢棄物的産生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學生們創造性地提出:在校内每個班建立一個小型垃圾點,按照紙類、塑料、金屬、電池、其他共五類進行分類處理,學校設立幾個大型垃圾箱統一回收各班的分類垃圾。建議學校建立垃圾分類評分制度,垃圾分類好後及時賣出有回收價值的廢品,獲得的收益用于鼓勵品學兼優的學生。課題組還拟定了《保護環境倡議書》,倡議學生們力所能及地保護身邊的環境。

西疇縣一中的張振瑞同學在開展《家鄉生态環境調查研究》課題研究後,提出建議:限制化工肥料使用,鼓勵有機肥料、稭稈還田,盡量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通過開展課題研究,張振瑞感觸頗深:我們每個西疇人都應該為建設綠色家園做出自己的積極努力,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共創美麗家園。廣南縣第五中學何金盼等10位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八大河水污染情況調查》。同學們到沿河村寨走訪村民,了解20年前的八大河,利用數碼相機收集整理資料,實地查看了八大河橋頭、冷水溝、土鍋寨3個河段。取水樣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測量河水PH值為6.1,加KSCN、AgN0、NaOH進行檢測,初步判斷八大河部分河段水質不佳,含有少量重金屬,部分呈酸性,河中有大小不一的漂浮物,原因主要是由于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所緻。烈日下沿河調查,到污水邊取樣品,在調查走訪中碰到不配合的情況,然而,“在困難面前我們學會了堅持與忍耐,無論做什麼,都會感覺到我們是一個集體”、“通過這樣的活動,同學們變得懂事了,有責任心了。”......這一份份真實的感悟,展示了同學們滿滿的收獲。

在實踐中為家鄉發展出謀劃策

身處農村的富甯縣裡達中學鄧武熊等同學将視野對準農村土地流轉,從優化配置土地資源提高土地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角度選課,開展了《富甯縣裡達鎮土地流轉現狀調查》課題研究。

在老師的指導下,課題組以土地資源學、區域經濟學等為理論基礎,實地走訪了7個村小組農戶、部分流轉土地的企業,對裡達鎮土地流轉的現狀進行了解,對各流轉主體的意願、收益等進行了調查分析研究。在研究報告裡,同學們寫到:近幾年,裡達鎮土地流轉數量呈現整體上升趨勢,流轉土地地塊分布不均勻,規模較小,大多數農戶選擇保留承包地自己耕種。土地流轉形式有轉包、互換、出租、轉讓、入股經營等,主要形式為轉包,基本都選擇了“在本村村民之間進行土地轉包”。目前,存在土地流轉程序不夠規範、流轉的市場機制尚未形成、缺乏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民生存過度依賴土地等問題。課題組建議:建立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引進農業龍頭企業、鄉鎮和農民經濟合作組織對土地進行整合優化,規範政府對農村土地流轉的行為,建立完善流轉市場價格形成和監管機制,保護農民切身利益。

由文山市第一中學鄧民航等同學開展的課題《蘆柴沖村生态環境考察及生态旅遊設計》為家鄉旅遊開發獻出良策。按照行動研究法的思路和步驟,同學們到硯山縣蘆柴沖村,以田地資源優勢、溶洞、溫泉等獨有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為主要内容進行考察研究。提出“蘆柴沖龜背岩兼具較高的科學性、稀有性,達到國家級地質遺迹标準”,并對蘆柴沖村發展旅遊業提出了規劃設想。

在中小學生中開展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活動,主要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特别是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落實新時期教育方針的最佳切入點和有效手段。我州教體系統将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認真落實教育部《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加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力度,努力開展好中小學生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活動。

來源:文山新聞網

原标題:“研究性學習課題活動” 全州5000多名中小學師生受益良多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湯維

審核:字丹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商品房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