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緻癌物質有哪些 女人為除臭味做這事易緻癌

緻癌物質有哪些 女人為除臭味做這事易緻癌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4 06:01:42

  今年夏季已過,但是外出旅遊以及戶外活動的人,仍免不了出汗。一些人腋下出汗,常常習慣于用“神器”摸一摸,除掉難聞的汗味。不過,小編提醒,再用止汗劑或是除臭劑需警惕了,小心緻癌。那麼,緻癌物質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瑞士日内瓦大學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經常使用含有鋁鹽的止汗劑,罹患乳腺癌的風險更大。

  研究稱,止汗産品中含鋁化合物,能夠暫時阻塞住汗腺。但是同時也會導緻乳腺增生,産生類似于雌激素一樣的作用。

  盡管也有一些止汗劑或除臭劑隻是為了掩蓋異味,并不含有鋁鹽等化合物,但是大部分止汗劑都含有這一物質。

  鋁鹽是一類鹽的總稱,一般來說呈白色或無色晶體,易溶于水。鋁鹽代表包括三氯化鋁、硫酸鋁以及明礬。

  其實,早前研究否認了止汗劑與患癌兩者之間的聯系,制造商也堅稱這類産品是完全安全的。

  不過,此次研究學者指出,長期接觸氯化鋁或三氯化鋁能夠導緻乳腺癌,而這一腫瘤還可能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這一研究的聯合作者André-pascal Sappino通過觀察單獨的人類乳腺細胞,随後将該細胞複制到小白鼠身上做研究發現,長期接觸鋁鹽會導緻腫瘤的産生,甚至會轉移或是擴散(到身體其它部位)。

  “把鋁鹽注射到小白鼠身上,結果導緻小白鼠患有‘嚴重惡性腫瘤’。”他表示,(這一結果)讓人們想起了早前人們對潛在緻癌物石棉的擔憂。

  “石棉非常便宜,有着非常吸引人的工業潛力。而且花費了50年時間才最終禁止它。我希望我們不用花費這麼長的時間來禁止鋁鹽的使用。”他說道。

  止汗劑是用來保持幹爽的一種個人護理産品,一般用于人體腋下等易出汗的部分。止汗劑有兩重功能:減少流到皮膚表面的汗量,并抑制引起體味的細菌繁殖。

  止汗劑的止汗功能源自其抑汗活性成分 -這種活性成分多為鋁鹽,或锆鹽。鋁鹽類成分在接觸皮膚表面後,會溶解于皮膚表面汗液或水分,或類似于鋁鹽吸收了水分,從而變成啫喱狀。這個過程大大減少了分泌到皮膚表面,以水的形式存在的汗液流量。

  現在市面上的止汗劑通常有噴霧、走珠和凝膏等三種類型。

  腫瘤學家薩皮諾教授指出,雖然目前沒有明确的結論表明,兩者之間存在正式的聯系(含鋁鹽止汗劑或除臭劑能引發腫瘤),但是他建議女性,甚至男性都要盡量避免使用含有鋁鹽的止汗劑或除臭劑。

  對此,來自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的莎莉·諾頓博士早前曾告訴《每日郵報》稱,該項研究迄今為止尚未定論。她說:“如果風險是非常高的,我們現在早應該知道這一問題,所以我們不應該過于恐慌。”

  她指出,我們本身、居家以及更廣泛的生活環境中使用的化學物質不斷增加,對人們肯定造成了一些不良影響,應該嘗試着盡可能減少化學物質的使用。

  提醒 汗臭應少吃味重的食物

  人體出汗很正常,出汗多少與遺傳、體質和性别等個體差異有關。一些人陽氣旺盛,汗量多,而胳肢窩又是隐蔽、毛發較多的地方,細菌容易滋生導緻皮脂分解從而産生異味。

  對于汗味重的人,應該少吃味道重的食物,如蔥、蒜、韭菜、羊肉等,會令血液溫度高升,體味也更大,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身邊的緻癌物還有哪些

  1、自來水

  有研究人員發現,自來水加入的殺菌劑——漂白粉,會釋放出活性氯。如果長期飲用帶活性氯的自來水,就有可能誘發膀胱癌和直腸癌,緻癌因素并不是漂白粉本身,而是它與水中的污染物起化學作用而産生的一些氯的副産品。三鹵甲烷是淨水場中用于消毒滅菌的氯,與食物的渣滓和浮遊生物等有機物相互反應的産物。随着水質的惡化,自來水中氯的投放量也與日俱增,是它扮演了制造緻癌物的主要角色。

  另外,在你身旁飲水機正是另外一個緻癌源。研究已經證實,反複燒開的水中會産生緻癌物亞硝酸鹽。而公用的飲水機很少會有人專門将加熱開關關掉。每天都喝這種狀态的水,給身體造成了隐患。應該養成随身關飲水機的習慣。

  漂亮豔麗的陶瓷水杯往往是在燒造當中加入了很多重金屬,而這些潛伏在口杯中的重金屬就成為了離我們最近的緻癌物。專家建議,最好選擇搪瓷杯作為日常水杯,以免帶來“杯具”。同時注意,某些質量不高的一次性紙杯中上的油墨等物質也有緻癌作用。

  2、衣服

  我們的衣櫃裡總是少不了彈力緊身衣、尼龍褲、尼龍襪,尼龍聚酯類合成纖維織物,然而這些物質經人體加溫後,可釋放出微量的“塑料單體”。在加工時加入的松軟劑、氣溶膠及抗靜電劑都對人體有潛在的危害。衣服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就是自來水都用到它來消毒,所以是安全無毒的。

  但是無毒不等于可以經常用,這個對皮膚有刺激作用,主要是脫脂,導緻皮膚粗糙。而且這個成分對很多面料比如羊毛、蠶絲、兔毛、尼龍等都有嚴重損傷作用。幹洗店洗衣服确實省事又幹淨,而且能保護衣服。不過服裝幹洗劑、除漬劑含有過氧乙烯,對人的肝髒和骨髓的造血功能均有損害。

  3、指甲油

  近年來,街頭的美甲店越來越多,對美麗的熱衷讓很多人忽視了指甲油散發出的刺鼻氣味。實際上,這種氣味的元兇就是我們常挂在嘴邊、避之唯恐不及的甲醛。

  接觸時間長了,會造成眼睛、鼻子、咽喉發炎,咳嗽、哮喘發作,呼吸急促、惡心、嘔吐、皮疹、鼻出血、頭痛和頭暈等。長期高頻率使用含甲醛的物質,會有潛在緻癌危險。

  4、馬桶

  坐式馬桶替代了蹲坑,不過有專家提醒,坐馬桶時,身體和有毒物質之間形成了一個封閉空間,時間長了,這些毒氣會進入人體内,嚴重的會引發痔瘡、肛門炎、慢性陰道炎,甚至宮頸癌等婦科腫瘤。下水道反味、馬桶反味等各種臭味聚集在衛生間中,有潔癖的家庭主婦會忍不住時常噴點空氣清新劑或香水,掩蓋難聞的氣味,殊不知,這些氣味可能成為緻癌的一個危險因素。

  5、濕巾中

  不管是普通濕紙巾還是嬰兒濕巾中,都含有一種常見原料丙二醇,它是一種容易滲透到皮膚中的石油化工溶劑,對身體的危害不容忽視。

  它會堆積于心髒、肝髒和腎髒中,導緻它們畸變和損傷,還會削弱免疫系統。此外,它還會損傷細胞膜,造成皮疹、皮膚幹燥、接觸性皮炎和皮膚表面損傷。

  6、洗滌用品

  洗滌劑中的化學成分對頭發及人體的其他器官也有不同程度的侵害。殘留在碗、盤子上的洗滌劑對家人的健康更是個威脅。另外,也許你還習慣把各種不同的清潔劑混在一起用,以加強去污效果。可是,家用清洗劑有的呈酸性,有的呈堿性,混合時可能會發生化學反應,如用潔廁劑除垢時可能産生刺激性的氨氣或氨水,當氨水與具有漂白功效的清潔劑混合時容易産生有毒的氯氨氣體,過量吸入後将導緻肺部嚴重發炎及肺積水。

  7、地輻射

  放射性緻癌物中其一是地輻射,這是處于高壓狀态下的地下水發射出的一種能量,尤其是在地下水的交叉處,地輻射的強度會得到疊加而猛增,形成很強的輻射能,引起人體細胞的突變而緻癌;其二是建築物中的放射性物質,如氡氣等,一般家庭建築材料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質,特别是新建住房,放射性的危險更大,這些放射性物質容易引起癌症。

  由此,誰都不想招惹癌症疾病,如果你想活的更健康,就要提早防範生活中的緻癌物,避免疾病侵害。

  8、漱口水

  漱口水能幫助清潔牙齒和口腔,帶來清新口氣。但其中一種必不可少的原料——酒精,卻可能使身體更容易受到緻癌物質的傷害。澳大利亞國家癌症研究所2009年公布的研究報告表明,漱口水的酒精含量為25%或者更高,它與口腔、舌頭和咽喉的癌變相關。

  9、面包

  面包松軟可口,在很多人看來是頓健康早餐。但你知道嗎,面包除了含小麥、牛奶和糖以外,還有一種名叫丙酸鈣(E282)的防腐劑。

  這種防腐劑在20多年前被悄悄引入面包中,它是種無色、無味的白色粉末,人們無法通過外觀、氣味和味道分辨出來。它對人體的危害是一點點慢慢積累起來的,研究證明,它與上腸道失調和偏頭痛有關,還會導緻孩子學習困難和持續性疲勞。

  10、牙膏

  市面上的牙膏或多或少都含有氟化物,它能起到預防蛀牙的功效。但氟化物也是一種潛在的“毒藥”,即使隻攝入極小的量,也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引起中毒,且毒性可以日漸累積。

  一定要正确使用含氟牙膏,成人每天别超過3、4毫克,7歲到15歲兒童别超過1.9毫克到2.1毫克,3歲以下的孩子刷牙時容易誤吞牙膏,建議暫時不要使用含氟牙膏。

  男人壞習慣易招來癌症

  1.過度吸煙

  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患癌危險要高7—11倍。肺癌、喉癌、食管癌等超過三成以上的癌症發生與吸煙密切相關。

  2.鍛煉過少

  專家組認為,久坐的生活方式會增加患某些癌症的危險性。研究表明,進行有規律的、持續的身體活動,能預防某些部位的癌症,如結腸癌等。

  3.過量飲酒

  無論是含有酒精的飲料,還是啤酒、葡萄酒和烈酒,随着攝入量的增加,患口腔癌、咽癌和喉癌的危險顯着升高。如果一定要喝,男性每天應不超2份。

  4.攝糖過量

  含糖飲料提供了能量,卻極易讓人不知不覺就喝多了,導緻肥胖。

  5.少吃蔬果

  水果和蔬菜可能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生幾率。每日應至少吃5份(至少400克)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最好包括紅、綠、黃、紫等不同顔色。

  6.嗜吃紅肉

  紅肉含量過高的膳食可能導緻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發。每周攝入量應少于500克,同時盡可能少吃加工的肉類制品。

  7.超量實鹽

  食鹽和鹽腌食物将增加胃癌的發生率。每日鹽的攝入總量應低于6克。

  結語:上述内容就是對潛伏在我們身邊但是有可能緻癌的一些物品的詳細介紹了,大家看完之後是不是覺得很詫異呢?有很多的東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到,不可能完全杜絕它帶給我們的一些安全隐患,但是我們可以想辦法将這些風險降到最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