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黑眶蟾蜍特征及生活習性

黑眶蟾蜍特征及生活習性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1-08 13:20:59

  黑眶蟾蜍,為無尾目,蟾蜍科,蟾蜍屬 。分布于中國境内的甯夏、四川、雲南、貴州、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其他分布在南亞、中南半島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以昆蟲為食。白天多隐蔽在土洞或牆縫中,晚上爬向河灘及水塘邊。 以昆蟲為食。

  體形特征 形體特點

  個體較大,雄蟾體長平均63毫米,雌蟾為96毫米。頭部吻至上眼堿内緣有黑色骨質脊棱。皮膚權粗糙,除頭頂部無疣,其它部位滿布大小不等的疣粒。耳後腺較大,長橢圓形。腹面密布小疣柱。所有疣上有黑棕色角刺。體色一般為黃棕色,有不規則的棕紅色花斑。腹面胸腹部的乳黃色上有深灰色花斑。

  外觀描述

  黑眶蟾蜍最大的外觀特征就是自吻部開始有黑色骨質脊棱,一直沿眼鼻腺延伸至上眼睑并直達鼓膜上方,形成一個黑色的眼眶,故命名。體型中等至大型,顯現明顯的兩性異形 , 雄性平均體長50至60 mm 、 雌性則可達90 mm或以上。有多樣不同的體色,背部多為黃棕色或灰黑色等,上面布滿黑褐色的雜色花斑,腹部則為乳、黃色, 皮膚粗糙。吻端鈍圓,頭略寬,上下颔附近均有黑色線,單咽下内藏聲囊 。眼後有香腸狀的耳後腺 ,鼓膜顯著,除頭部外全身均布滿大小不一的疣粒或小瘤,疣粒及小瘤均有黑色角質刺。在受驚吓時除耳後腺會分泌出白色毒液外,全身疣粒亦會分泌出毒液以自衛。前肢較細長,後肢則較粗短,均呈圓形,僅有半蹼,指尖亦呈黑色。

  生态習性習性

  黑眶蟾蜍的适應性強,能在不同環境下生存。主要栖身于闊葉林 、河邊草叢及農林等地,亦會出沒在人類活動的地區,如庭院及溝渠等 。全球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此外在香港 、 台灣及東南亞等地均有發現。 夜行性 ,日間主要躲藏在土洞及牆縫中休息,至晚間才外出尋找昆蟲為食,偶爾也吃蚯蚓等。少跳躍,多以爬行形式活動。在香港除了紅脖遊蛇及眼鏡蛇因不受其毒液影響外,其它蛇類一般不選擇捕食黑眶蟾蜍。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相當長,但多是以春夏兩季為主(2-6月)。每到繁殖季節便成群聚集在較開闊的河邊交配 ,雄性發出高昂的「咯咯咯咯……」聲以吸引異性 。常發生群交現象,一群雄性圍抱着少數雌性,并進行體外受精 。 雌蟾多于流水或靜水中産卵 ,每次可達數千顆,成串念珠狀,黑色卵子則在透明膠質長串中,一般可達8 米以上。卵子在水中發育成黃棕色蝌蚪,蝌蚪亦有毒性,體色漸深并慢慢長出四肢及脊棱。

  産卵季節随地區不同而異,在爪哇終年産卵,廣州于2-3月間産卵,雲南西雙版納在4-5月産卵,在海南島11-12月産卵于深水坑内。卵帶内有卵兩行、受精後三日孵出。皮膚腺和耳後腺上的分泌物能制成蟾酥、藥用。其能消滅田間害蟲及防治蟻害,應禁止亂捕。蟾蜍的耳後腺及疣粒均藏毒液,把這些白色乳液加工可制成名貴中藥蟾酥,可用于解毒消腫等 。另外蟾蜍自然蛻下的角質衣膜制成的蟾衣亦有藥用效果。此外把黑眶蟾蜍除去内髒後加工制成的幹蟾亦是中藥材的一種 。

  特點

  皮膚腺和耳後腺上的分泌物能制成蟾酥、藥用。能消滅 田間害蟲及防治蟻害,應禁止亂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