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主題歸納。
2.下面的詩句描寫了滄海的景象,有動有靜,試作分析。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
A.這首詩是詩人北征烏桓,經過碣石山時所作,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湧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B.詩人把登高望海所見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壯闊生動地描繪出來,使我們領略到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負。
C.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通篇以寫實的手法展現了一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風度。
D.“觀”字統領全篇,是詩的線索,詩歌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
李 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最後兩句運用了__________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___________。
2.簡要賞析“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兩句。
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起句用筆奇巧,于寫景中暗寓節令。景物的描寫,渲染并烘托了早春的特定節令和環境.也象征着飄零之感和離别之痛。真是融情人景,天衣無縫!
B.次句叙事。“過五溪”點明王昌齡跋涉窮山惡水到達龍标,自然條件非常惡劣。此句雖是簡單的叙事,但王昌齡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關懷王昌齡的安危之情,已力透紙背。
C.第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寫月,賦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我寄愁心與明月”,詩人隻好把滿腔悲愁托付給普照寰宇的明月.帶給遠隔數千裡的天涯淪落人。
D.結句中“到夜郎西”和第二句“過五溪”遙相呼應,語意有異,其實相同,都是指王昌齡的貶谪之地龍标。
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
李 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詩歌第一句寫景有何作用?
(2)人們對“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這兩句詩評價極高。請你賞析這兩句詩的精妙之處。
(3)下列對這首詩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首句寫景兼點明時令。詩人選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和“不如歸去”的子規人詩,含飄零、離别之意,渲染出凄苦哀愁的意境。
B.次句直抒胸臆。“聞道”表示驚異惋惜之意;“五溪”,用以指出遷谪之荒遠,道路之艱難。詩人在叙事中抒情,不着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
C.後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見,而月照中天,千裡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
D.後兩句詩所表現的藝術境界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兩句相似。
四、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
李 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此詩描繪了哪個時節的情景?請從詩中找出依據。
(2)詩人心“愁”在何處?又為何要寄與“明月”呢?
(3)下列詩句中,與“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所表達的感情截然不同的一項是 ( )
A.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B.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送孟浩然之廣陵》)
C.上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D.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十五夜望月》)
五、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1)“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________,“鄉書何處達”中的“書”是__________的意思。
(2)請簡要賞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
(3)品讀本詩,找出下列說法中不正确的一項 ( )
A.首聯先寫“客路”,後寫“行舟”,寫出了人在他鄉、神馳故裡的漂泊羁旅之情。
B.誦讀颔聯時應該使用上揚的語調,體現詩句平野開闊、大江直流的宏大氣勢。
C.頸聯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通過拟人手法,在描寫景物和節令之中,蘊含着一種自然的理趣。
D.尾聯緊承頸聯,抒發了詩人即将回到家鄉的喜悅、激動的心情。
六、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詩題“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什麼意思?詩中哪幾個詞語與之在内容上相照應?
2.“潮平兩岸闊”一句描寫了怎樣的畫面?與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哪一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3.古詩詞中的“雁”常常寄托了詩人的情感。下面詩句中的“雁”所寄托的情感,與其他幾項完全不同的一項是 ( )
A.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B.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胱樓餞别校書叔雲》)
C.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範仲淹《漁家傲》)
D.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韋應物《聞雁》)
七、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①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②。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注】①客路:旅途。②入舊年:春天來得早,趕上了前一年的末尾。
(1)詩人舟泊北固山下,看到了兩岸的哪些景緻?
(2)請說說你對“潮平兩岸闊”中“闊”的理解。
(3)下列對詩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
A.詩題“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遊覽”的意思,點明了詩人寫詩的地點。
B.首聯先寫“客路”後寫“行舟”,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C.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颔聯、頸聯對仗非常工整.這是律詩的一個重要特征。
D.尾聯中的“鄉書…‘歸雁”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思鄉愁緒。
八、閱讀下面的元曲,完成題目。
天淨沙·秋思
馬緻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天淨沙·秋思》是散曲中的一首____________。“天淨沙”是___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________。
(2)全曲中,暗含題中“秋”字的三個最直接的意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夕陽”相呼應的是“__________”。與“天涯”相呼應的是
“_____________”,最能觸發旅人(遊子)思鄉之情的是“____________”。
(3)下列對這首散曲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前三句十八個字,寫了九種景物,有靜有動、有聲有色.而加在名詞前的定語則體現了詩人對這些景物的獨特感受。
B.這首小令,寫景由近到遠,感情抒發由淺入深,開頭一句“枯藤老樹昏鴉”是詩眼。
C.這是一幅秋景圖,又是一幅絕妙的秋思圖。圖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經過作者精心選擇,最能表現“秋思”的。
D.這首小令用極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極豐富的意象:人與物結合,情與景交融,有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
九、閱讀下面的元曲,完成題目。
天淨沙·秋思
馬緻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簡要分析“夕陽西下”一句的表達作用。
(2)“小橋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被穿插在詩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3)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這首曲的題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樹”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給人以蕭條、寂寞、悲涼的感覺。
C.“小橋”一句讀來令人親切,可仔細想去,卻更增添了“斷腸人”的愁緒。
D.“斷腸人”句中的“斷腸人”是一位“離人”,“天涯”即“極遠的地方”。
十、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1.詩中連用五個地名,這在絕句中是獨一無二的,請寫出這五個地名,并結合詩歌内容說說這樣寫的作用。
2.任選一個角度對“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洲”作簡要賞析。
3.詩歌三、四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十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1)第二句詩用“入”“流”兩個動詞寫出了峨眉山月怎樣的一種“動”中之景?有何作用?
(2)作者在詩歌中描繪了怎樣的景色?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3)這首詩構思精巧,曆來為人稱道。其精妙之處表現在哪裡?
十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1.該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落花時節”有什麼特殊含義?
3.下列對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一詩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
A.詩的前兩句中的“尋常見”“幾度聞”,既寫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誼之深,又從一個側面表現“開元盛世”的繁華。
B.詩的最後一句中,“落花時節”比喻詩人和李龜年潦倒凄涼的處境和唐王朝國運的衰落。
C.詩的前兩句叙事,後兩句直抒胸臆,全詩運用映襯對照的手法來凸顯主題。
D.全詩既流露出詩人對“開元盛世”的留戀,又流露出對“風景依舊,人事全非”的感慨。
4.賞析後兩句詩的表現手法及思想感情。
十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1)“尋常”“幾度”在詩中有什麼作用?
(2)談談你對“落花時節”的理解。
(3)下面選項中對這首詩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
A.一、二句追憶與李龜年在唐朝繁盛時期的交往,是對二人昔日友誼的回顧。
B.三、四句寫故友重逢的情景,但二人都近垂暮之年,眼前美景難消心中的悲怆。
C.詩歌最後兩句運用反襯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襯離亂世道和沉淪身世。抒發對現實之凋敝喪亂與人生凄涼飄落的感慨之情。
D.這首詩表現了詩人與故友意外相逢的喜悅心情和無限感概。
十四、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注】此詩寫于安史之亂長安被攻陷之時。
1.這首詩寫了_____ __這一中國傳統節日,從__ ______、 ______ __等詞語中可以看出。
2.“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首詩與孟浩然《過故人莊》都有“菊”這個意象,它們有什麼不同?
附《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注】①回樂峰:指城東的烽火台。②受降城:因唐太宗親臨該地接受突厥部投降而聞名。
1.詩中“沙似雪”、“月如霜”兩個生動的比喻,形象地描繪出邊塞怎樣的環境特點?
2.這首詩被推崇為中唐邊塞詩的絕唱,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3.下列詩句運用的藝術技巧與畫線句子不同的一項是( )
A.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C.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鈎
十六、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秋 詞(其一)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态度?
(2)你認為詩人眼中“秋日勝春朝"的理由是什麼?
(3)下面選項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
A.詩人開篇即以議論起筆,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觀念.表現出一種激越向上的詩情。
B.這首詩中借“鶴"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飛,排雲直上,矯健淩厲,體現了激越向上,積極樂觀的人生态度。
C.曆代文人為了抒發“悲秋之情”,常借助落葉、悲鴻、衰草、枯木、菊花等景物來表達。
D.秋天天高雲淡,爽朗明快,在詩人看來更易激發靈感和激情,使人産生積極奮發,昂揚向上的精神氣概。
十七、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請用簡潔的語言寫出詩人今夜的心境,以及詩歌表達的詩人的感情。
(2)簡要分析“漲”字的妙處。
(3)下列對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誤的一項是 ( )
A.第一句寫詩人雖日日思念,卻沒有準确的歸期,無可奈何之情躍然紙上。
B.第二句寫想象之景,把已躍然紙上的愁苦交織于幻想中的連綿的夜雨、漲滿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時空,把當前的時間推移到未來。讓未來的歡聚反襯今夜的愁苦。
D.全詩“期”字與“巴山夜雨”重複出現,造成回環往複的意境,抒發了詩人羁旅他鄉時思“君”的深情。
十八、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
陸遊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詩中“僵”與“孤”,寫出了詩人當時怎樣的處境?它們在詩中有什麼作用?
(2)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願望?
(3)選出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 ( )
A.詩人“僵卧孤村”卻不“自哀”,是因為詩人 “尚思為國戍輪台”。
B.詩中的“風吹雨”既是眼前情景的寫照,又象征着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處境和命運。
C.詩人特别想要去戍“輪台”,說明他對“輪台”這一地方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D.詩人以夢境來表現自己的報國之心,于激越豪邁中透露出了壯志難酬的悲涼。
十九、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潼 關
譚嗣同
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1.第二句詩展現了一個空曠遼遠的境界,請你展開想象進行描寫。
2.大河“猶嫌束”、群山“不解平”表達了詩人怎樣的豪情?請結合譚嗣同的經曆簡要分析。
二十、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潼 關
譚嗣同
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1.這首詩運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選項中對本詩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2分) ( )
A.這首詩是詩人當時随父親到甘肅上任,途經陝西潼關,被北方特有的壯闊風景所震撼而寫的。
B.“終古高雲簇此城”寫高雲簇擁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見,異峰突起,令人神往。
C.“秋風吹散馬蹄聲”寫清脆的馬蹄聲被獵獵秋風吹散,又顯出孤城的寂寥與遼遠。
D.“山人潼關不解平”寫秦嶺山脈人潼關之态勢,極言其巍峨險峻,表現其桀骜不馴。
參考答案
一、1.本詩作者通過描寫大海的壯麗景色,表現了開闊的胸襟,表達了統一天下、建功立業的抱負。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動靜結合,描寫大海全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描寫靜景,表現了島上的勃勃生機;“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描寫動景,表現了大海的磅礴氣勢。
3.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是虛寫。)
二、1.想象(拟人) 同情關懷(思念關懷)
2.起句用筆奇巧,于寫景中暗寓節令,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恻的氣氛。楊花飄落,子規啼叫,詩人撷取這兩種景物加以描寫,含有飄零之感、離别之恨,在景中,情景交融。
3.A(應當為暮春時節,而非早春。)
三、(1)點明節令是暮春;渲染凄清的氣氛;襯托離别情緒。
(2)這兩句詩運用了拟人的修辭手法,把月亮人格化。賦予人的情感;通過豐富的想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漂泊遠方、旅途艱辛的擔憂和慰藉之情。
(3)B(次句在叙事中抒情,不屬于直抒胸臆。)
四、(1)描繪了春天的情景,從“楊花落盡子規啼”可以看出。
(2)詩人心“愁”在龍标要經五溪才能到達。即“愁”遷谪之荒遠道路之艱難。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寫月,賦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詩人内心悲愁,無可排遣,無人理解,似乎隻有
月亮才是自己真正的知音,隻好把滿腔悲愁托付給普照寰宇的明月,帶給遠隔數千裡的天涯淪落人。
(3)D(此句抒發的是詩人思鄉、思念親人的愁思。)
五、
1.臨時駐紮和住宿(旅途中暫時停宿、停泊)。“客路”“行舟”“鄉書”“歸雁”與之在内容上相照應。
2.早春時候潮水漲滿,煙波浩渺,江面似乎與兩岸齊平,放眼望去極為開闊。水面初平雲腳底。
3.B(其他幾項詩句中的“雁”字表達的都是思鄉的情感,隻有B項表達的是豪放張揚的情感。)
六、(1)停留、到、抵達書信,信件
(2)示例:“生”“入”,運用拟人的修辭手法賦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自然理趣。
(3)D(尾聯表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七、(1)重疊的青山,蜿蜒的山路,蕩漾的碧波,輕疾的小舟。
(2)“闊”指寬闊,是表現“潮平”的結果。春潮湧漲,江外浩瀚,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兩岸齊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了。
(3)A(“次”是停靠的意思;“北固山”點明了舟停靠的地點。)
八、(1)小令曲牌名題目
(2)枯藤老樹西風 昏鴉古道人家
(3)B(“斷腸人在天涯”是詩眼。)
九、(1)點明了遊子思鄉的特定時間;渲染了悲涼氛圍;同時全曲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2)作用:以樂景寫哀情,反襯出離人思鄉的孤寂愁苦情緒。
(3)A(“秋思”中“思”意為“思鄉”。)
十、
1.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連用五個地名,為讀者展現了一幅千裡蜀江行旅圖,造成空間迅速轉換之感,讓人感覺到行船之快,既傳達出詩人江行的獨特體驗,又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2.詩人連夜從清溪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用不了多久就将到達渝州。詩人運用拟人的修辭手法,将月亮人格化。并當作親密的朋友看待,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3.三、四兩句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千裡蜀江行旅圖,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故鄉)的思念之情。
十一、(1)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作用:暗點秋夜行船之事。
(2)景色:在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裡,詩人在船上看到了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圓秋月。詩人從清溪驿順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伴着詩人但在從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住,使詩人思念不已。感情:詩人借月抒發了對親友、家鄉的思念之情。
(3)連用五個地名構成一種清朗秀美的意境。
十二、
1.表達了詩人對開元盛世的無限懷念,對國運衰微的現實的無限感慨和對自身身世飄零的深切感傷。
2.比喻國運衰微,人生落魄,盛世不再。(不隻是寫景。不僅點明暮春時令,而且隐喻着身世飄零、社會動亂、民生凋敝等家國之情)
3.C(詩歌後兩句并非直抒胸臆,而是将江南好風光與自己和李龜年的落魄景況作對比,委婉地表達出對國家衰頹、社會動亂、自己與友人漂?自零丁的感歎。)
4.表現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襯離亂世事和沉淪身世。思想感情:抒發對時世之凋敝與人生凄涼飄零的感慨之情。
十三、(1)這兩個詞語體現了詩人與歌唱家李龜年當年正值人生盛時。同處權貴之家的經曆,表達了詩人對于開元盛世的無限懷念。
(2)可以理解為暮春的落花時節;也可以理解為國運衰敗之際:還可以理解為詩人衰病漂泊之時。
(3)D(這首詩是借詩人與李龜年的再次相見來抒發當時的世事凋敝、喪亂和人生的凄涼、飄零之情的。)
十四、1.重陽節 “九日”“登高”
2.兩句詩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寄托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
3.示例:岑詩中的菊花盛開在戰火紛飛的家鄉,表達的是詩人思鄉的惆怅和憂國憂民的情懷,寄托着對和平的渴望;孟詩中的菊花開在環境優美.生活富足的農家小院中,表達了作者對恬靜閑适的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十五、1.描繪出一種寒冷、凄涼的環境特點。
2. 表達了詩人懷念家鄉的思想情感
3.B
十六、(1)全詩表達了詩人一種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
(2)理由是在如此秋高氣爽的天氣,看見一隻鶴直沖雲霄,詩人心情豁然開朗,詩情廣闊,于是說“我言秋日勝春朝”。
(3)C (菊花一般不用來表達“悲秋”之情。)
十七、(1)心境: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歸期無期的無奈、相見共語的期盼等。感情:詩歌表達了詩人羁旅巴蜀的孤寂和思鄉、念友之情。
(2)“漲”字既寫出了夜雨勢大,使得池塘水漲的情景,又流露出羁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從而襯托出詩人綿綿的愁思。“漲”字用得形象生動,富有動态感。
(3)B(第二句并非想象之景,而是對自己所處的環境的真實描寫。)
十八、(1)“僵”“孤”寫出了詩人卧病在床、孤苦無助的處境。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來反襯“不自哀”,更顯詩人的志向堅定不移。
(2)表達了作者要為收複失地、統一國家而獻身的強烈願望。
(3)C(輪台:現在的新疆輪台縣,漢代曾在這裡駐兵屯守。這裡泛指北方的邊防據點。)
十九、1.示例:詩人在潼關道上單騎孤行,任清脆的馬蹄聲被獵獵的秋風吹散、吹遠,飛入滾滾的雲濤裡。
2.表現了詩人沖破封建束縛、追求思想解放的願望。
二十、
1.拟人。
2.表現了作者豪邁奔放的激情和沖破封建束縛、追求思想解放的願望。
3.D(“山人潼關不解平”寫秦嶺山脈入潼關之态勢,沒有寫其巍峨險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