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3 20:4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趙晶晶
寒風淩冽,但區特殊教育學校卻傳來陣陣暖意,伴随着特殊學生的舞蹈,特教學校“2019讓愛長久”文藝彙演正式開演。這裡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付出着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也許出生就帶着這樣那樣的不完美。雖然他們沒有完美的翅膀,但是他們一樣可以擁有自己的夢想。集體舞蹈、情景劇、小品等等,他們的表演是那樣的用心,赢得台下嘉賓、家長、理工大學的哥哥姐姐陣陣熱烈掌聲……
特殊的孩子需要老師特别的呵護
一年級的孩子們來到特教學校四個月左右的時間,時間不長,他們适應了學校的日常生活,還學會了在舞台上表現自己。文藝彙演中,全班同學為大家帶來了情景劇《西遊記》。内斂的唐僧,奔放的豬八戒,活潑的孫悟空,穩重的沙師弟,害羞的女兒國國王……每個角色都是那樣的惟妙惟肖,這都是帶班老師按照孩子的個性以及表現力安排的角色。
“剛來特校的孩子,老師先要跟他們建立信任,然後才能在生活能力上、認知水平上進行訓練和教學。這個節目是帶班老師在日常教學中,給孩子們進行穿插訓練,花了幾個月時間才達到的表演效果。”特校教師鄭佳燕向記者介紹道。給情景劇配音的是一個患有自閉症的特殊孩子,平時要麼沉默要麼隻說一個字,這幾分鐘的情景劇旁白,聽來可能有點生硬,全程都是她配音的。情景劇配音,是老師給這個自閉症的特殊孩子設立的目标課程,一個字一個詞隻要能開口說話都好,錄下來後經過剪輯成了這一段稚嫩的旁白。
他們是特殊的孩子,但在舞台上,她們自己擔任主持,跳着歡快的集體舞,童聲稚嫩唱着歌曲《最美的光》,在特教老師的呵護下,今天的他們一點也不特殊。
特殊的孩子有着家長特别的關愛
文藝彙演上有一個環節——最美家長頒獎儀式,有8位家長獲此殊榮。頒獎都有頒獎詞,但是他們的頒獎詞一點也不華麗,都是為孩子付出了超乎常人的耐心與時間,為了孩子點滴進步,和特校的老師共同努力着。
彙演中,情景劇《媽媽的愛》很好的表現了這種特殊的愛。小傑就讀四年級的時候,還沒有學會穿衣、也不會分辨顔色,如今小傑就讀六年級了,他不僅學會幫媽媽做些簡單的家務,還學會了穿脫外套。“小傑母親按照老師的方法,在家裡不斷地進行強化訓練。終于有一天她和老師,小傑學會了穿衣服,所以這成了情景劇中的一幕。很自然的一個家常生活情境,媽媽帶着小傑自豪的展現在舞台上。”鄭老師分享道。小俞是一個腦癱患兒,他的媽媽不管刮風還是下雨,都陪着孩子來特校上課,簡單的一個動作,小俞母親陪着做了千遍萬遍。孩子學會使用拐杖了,終于站起來了,能夠借着拐杖走路啦……這樣的成果小俞自信地展示給現場所有的觀衆,他的母親在不遠處還舉着手臂以防萬一。
如這般最美的家長還有許多許多,不管自己的孩子目前的狀況是怎麼樣,這樣堅強自信的家長都無愧最美稱号。《親子走秀》中,幾位爸爸媽媽用環保袋、報紙自制了時裝,帶着孩子踩着音樂節湊走着貓步上台,這樣的畫面美的必須用相機定格。
特殊的孩子有着社會各界的關懷
文藝彙演上,理工大學科藝學院建築系的學生們乘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來到特校,為孩子們表演朗誦、合唱《中國少年》。14位白衣少年在舞台上為小朋友們帶來了铿锵有力的朗誦,還給台下的孩子分發了小玩偶。參加這次活動的是理工科藝學院的志願者組織——“向日葵小隊”,這是他們第二次來到特校和孩子們進行互動。
理工大學科藝學院建築系大二學生邵鴻傑是“向日葵小隊”成員,這樣的志願活動,他參加了不少,來過特校,也去過上虞較為偏遠的鄉鎮小學。“特校的孩子非常熱情,在這裡我們可能在教學工作上不夠專業,但是可以給孩子們帶來新鮮的節目,增添一些課業外的樂趣。” 邵鴻傑說道。當日,特校和理工科藝學院達成兩校共建目标,特校成了理工學子的志願服務基地,約定每月開展一次志願者活動。
“19年,理工科藝學院的學子每個月都要來特校跟孩子們開展互動,孩子們會和這些大哥哥大姐姐越來越熟悉。這樣熱心的志願者還有很多,今天也在彙演現場,共同感受着孩子們的成長。一年一回的文藝彙演,是特校的傳統節目,也成了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刻。”特校校長林敏靜說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