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受到學校表彰,被核定“品學兼優”,家長自然非常高興。但是,學生究竟是不是真的很優秀?其知識水平和基本素質究竟如何?家長們還真的要認真核實,不可盲目樂觀。#教育#
中秋假期,閑來無事,浏覽網絡,偶然間看到一件事情,挺有感觸,在此分享給大家,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導緻該種情形的原因和後果。
北京一民辦學校的“三好學生”回老家被判為“差生”,家長不服 默默(化名)是湖北人,爸爸、媽媽在北京做生意,從小學一年級起,她就在北京的一所民辦小學讀書。那所民辦學校位于市郊,校園不大,但教學條件還可以,老師對學生也非常好,默默的爸爸、媽媽對學校一直挺滿意。
尤其令默默的爸媽高興的是,上學4年來,默默的學習成績一直挺優秀,語文、數學、英語三門主課的成績從來沒有低于80分,幾乎每個學期,默默都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各類獎狀貼了滿滿一面牆。他們堅信,女兒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長大了一定會有出息。
受疫情影響,默默的爸媽在北京的生意不景氣,2022年暑假,他們決定回湖北老家發展。他們為默默辦了轉校手續,要将默默轉回老家縣城的一所小學就讀。那所小學同意接受默默,但報名後要舉行一次摸底考試。
考試的結果令他們大跌眼鏡,在他們的心目中一貫優秀的女兒,竟然有兩科沒有考及格,被判為“差生”。聽校長說,在分班時,幾位5年級班主任都不太願意要默默。已經開學好幾天了,默默的班級還沒分好,他們隻能焦急地等消息。
默默的爸媽怎麼都想不通。就算北京的那家民辦學校再怎麼不行,自己的女兒也始終是優等生呀?怎麼到了老家,竟然秒變差生?本來,他們信心滿滿,如今,被狠狠地潑了一盆冷水,他們心裡着實不服呀。他們懇請校長再給默默單獨考一次,校長說,第一次考試很客觀,完全沒有必要重新考。
學生很着急,家長很心煩,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老師們不想要一個成績不好的學生,這一點默默的爸媽很理解。但是,别人都上課了,默默還在家裡着急地等待,看着孩子焦灼萬分的模樣,他倆也很心煩。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會不會是兩邊學校的教材不一樣?他們聽默默說,考試的題目有一些沒有學過。他們曾經向校長反映過這一情況,但校長說,兩邊的教材版本的确有差别,學科内容的前後編排順序也有一點差異,但偏差不是很大,不至于使優秀生掉落到不及格的程度。
會不會是老家的學校故意提高試題的難度?他們聽說過,老家有些學校在學生入學時,故意加大入學考試題的難度,故意讓學生考得不好,以後,孩子的成績好了,就表明有很大進步,就是學校和老師的功勞。他們旁敲側擊地問校長,校長一下子就識破了他們的想法,明确告訴他們,考試的題目就是上學期當地統考的試題,難度并非特别大。
會不會是默默暑假沒有充分複習功課所緻?今年暑假,他倆忙着搬家,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監督默默學習。默默雖然很懂事,但也是個貪玩的孩子,沒有父母的約束,她經常跑出去跟同學玩,就連暑假作業也是在暑假結束的前兩天才勉強完成的。
會不會是剛剛回老家,默默還不适應新的環境?默默出生在老家,但從小到大一直都沒有在老家呆過。默默說,以前學校的老師對學生特别和藹可親,而老家的老師,卻比較嚴肅,不苟言笑。他們懷疑,默默可能是初到老家,不适應環境,太緊張而導緻考試失敗。但在北京,女兒參加過很多次集體表演等活動,心理素質還是可以的呀?
會不會是北京的學校教學質量真的很差?默默的爸媽在心裡極力想回避這個原因,但它卻總在他們的腦海裡盤旋。那是一所“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的流動性很大。為了達到招徕生源,擴大規模的目的,學校提出了“辦家長滿意的學校”的辦學目标。
圍繞辦學目标,他們在老師中大力倡導“滿意工程”,包括對學生的态度要親切,對家長的态度要熱情,要想方設法讓學生成績進步,學生進步家長就滿意等等。辦學以來,家長們對學校的“口碑”還真不錯。
進入學校後,絕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都有進步,幾乎所有的學生都獲得了大量的獎狀、證書等等。默默的媽媽就親眼見過,在一次家長會上,班主任挨個給學生發獎狀,有的是學習優秀獎,有的是學習進步獎,有的是三好學生,有的是美德少年,有的是熱愛勞動獎……但學校的考試是不是主管部門的統考,學校所發的獎狀有多少含金量,家長們就不知道了。
結束語 教學質量是學校長遠優質發展的生命線。如果一所學校,在教學質量方面不是真抓實幹,而是采用無底線降低考試難度的方法,來達到“提高”學生成績、讓家長滿意的目的,這樣不僅僅忽悠了家長,耽誤了孩子,而且對學校本身也是遺患無窮的。
(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