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是自認為她在位時,扶植寒弱,打擊豪門,發展科舉,獎勵農桑,繼貞觀之治,啟開元全盛,政績斐然,彪炳史冊,遠非一塊碑文所能容納,留下空碑一座,以示自己功高蓋世。
——翦伯贊
近年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紛紛在屏幕和銀幕上亮相。特别是皇室宮廷的戲更為叫座,描述權利女人的電視、電影頗受歡迎。奪漢朝天下的呂雉,滿清開國的太後孝莊,以及導緻亡國的慈禧都浮出水面講述自己的故事。武則天這個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豈能沉于水下,甘于平庸?想必她又在蠢蠢欲動,準備來點驚人之舉了。
武則天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聽老人們說,她這個人篡奪皇位,雖然長得很美但是心腸特别毒辣,殺人不眨眼。但是看過郭沫若先生的話劇《武則天》,聽過田漢寫的京劇《謝瑤環》後,卻會得到一個不同的答案。郭沫若将武則天的地位提升了一個高度,她是我國曆史上獨一無二的女皇帝,在她統治中國的五十年中,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使李唐王朝成為我國曆史上空前強盛的封建王朝。
這正應了胡适先生的那句話:“曆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看來,要弄清武則天是個什麼樣的人,不僅要多方面參考相關文獻,還要看看活生生的資料。在鹹陽有一座乾陵,這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墓前矗立着兩座石碑,一個是武則天為丈夫李治立的述聖迹碑,另一塊則是她自己的“無字碑”。自古道:“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多少人為了留名,費盡心機為自己樹碑立傳。那無處不見的墓志銘,可謂應有盡有。然而武則天為自己立的“無字碑”到底是何用意呢?是她無功可表?還是已經看透世事、釋然地離去,想用無字的空白,留給後人一份神秘的答卷,讓曆史去填寫自己的功過是非呢?這不禁讓人想到了曆史上另外兩塊“無字碑”,一塊是南宋權臣、賣國賊秦桧的;另一塊則是孫中山先生的。這二者,一個是惡貫滿盈、賣國求榮的奸佞小人,實在沒什麼可寫,另一個則是革命導師,豐功偉績豈是寥寥數語可以表達?幹脆什麼都不寫。那麼武則天的這一非常之舉的确給後人出了一道難題,于是人們紛紛猜測武則天立無字碑的原因,最主要的說法有三種。
一說武則天認為自己功高德大,不是文字所能表達的,這一點類似于孫中山。翦伯贊覺得:“武則天是自認為她在位時,扶植寒弱,打擊豪門,發展科舉,獎勵農桑,繼貞觀之治,啟開元全盛,政績斐然,彪炳史冊,遠非一塊碑文所能容納,留下空碑一座,以示自己功高蓋世。”
二說武則天自知罪孽深重,立了碑文恐怕更招世人罵,還是不寫為好。武則天建立大周朝之後,内心感覺愧疚不安,一心想在自己死後将江山歸還李唐,因而留下無字碑表示贖罪的決心。
三說武則天想讓後人去評說她的一生。武則天作為一個女流之輩,卻能在政治鬥争中脫穎而出,并到達了權力的巅峰。她要後人客觀地評價她的文治武功,雄才大略,而與自己有利益沖突的兒子李顯肯定不會對自己作出客觀、公允的評價。所以,武則天幹脆将自己的一生的功過是非交與後人作出評價。
這三種說法似乎每一種都有道理,其實仔細想想武則天當政的五十年裡,生産力确實得到了發展,就像吳晗說的,在唐代的曆史上,唐太宗打下基礎,接着是武則天時代,以後就是開元全盛時代。武則天當權前後的50年間,生産發展了,土地開發了,人口增加了,疆土開拓了,文化提高了,和許多國家也有了廣泛的經濟和文化交流。而且還應該注意這樣一件事實,即開元時代的政治家都是武則天時代培養的。可以這樣說,沒有武則天時代長期的鞏固發展工作,開元盛世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現的。
然而,武則天挨罵的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酷吏政治以及她的私生活了。談到酷吏政治,在中國可謂由來已久,漢、唐、明、清都采取過酷吏政策,可謂前見古人,後見來者。至于武則天的私生活,清人趙翼為她辯護,“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動千百,後既為女王,而所寵幸不過數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後初不以為諱,而且不必諱也。”自然這樣的看法有些偏執,通過将這樣的行為進行比較而減輕對武則天的批判,顯然是立不住腳的。還是吳晗說的好:“武則天死了丈夫以後一個兩個老公或更多個老公,對唐代社會唐代人民,對中國曆史之發展,有何害處?我看不出有什麼害處。”相反,“武則天眼光遠大,把國家看成是一個整體,用人從全國出發,從才力出發,選舉制度和用人相結合,在這一點上,她是很了不起的,她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
武則天的确是個政治家。在她手中,權力得到了正面的運用,這也是她與慈禧、呂後的區别。就像蒙曼說的:“在曆史貢獻問題上,武則天促進了社會結構的轉型,由貴族社會向平民社會轉型。”
武則天修訂《姓氏錄》,借此打擊了士族門閥勢力,增強了庶族地主的勢力。《姓氏錄》列後族武姓為第一姓,打破了魏晉以來士族大姓排在首位的格局,對門閥制度進行了徹底的否定,人們的門第觀念為之一新。隋唐以來,随着科舉制的發展,大批的庶族地主知識分子進入統治集團,而出身庶族的武則天就是他們的總代表。武則天就是依靠這些人建立和鞏固着自己的權力地位。
武則天來自庶族,對下層人民的疾苦有一定的了解,明白農業是根本的道理。她曾經向高宗上《建言十二事》,把“勸農桑,薄賦徭”列為第一條,由高宗诏令全國施行。在掌握政權之後,武則天也一直把發展生産放在首位。她把農業生産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作為考核地方官政績、決定其升降的重要指标,還組織編寫了農書《兆人本業》,頒發全國,指導生産。武則天還大力興修水利,灌溉了大量的農田,對農業生産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曆史上對于武則天這一唐初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褒貶不一。唐中宗時期的陸贽、李绛,宋洪邁,清趙翼等人都很尊重武則天,對她的評價很高。随着宋明理學的發展,男尊女卑思潮的泛濫,對武則天的曆史評價也越來越低。目前對武則天的評價,還沒有一個定論,但一般都是從客觀的角度去評價。看來,武則天似乎要成為一個永遠的謎,讓後人去琢磨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