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秋冬必買的100件東西

秋冬必買的100件東西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9:01

  秋冬必買的100件東西(這張穿越古今的年貨單)(1)

  年,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事。在舊時,每逢年終歲尾,人們都必須提早對生活作出打算。年末要辦的大事,不外乎三大件:一是完婚。一年到頭,收倉入庫,進入農閑,所以一般都在臘月裡為子女完婚,或嫁女,或娶媳,完成大事。二是還債。說來有趣,舊時中國三大節,五月端午節、八月中秋節和正月春節,無一不是還債的日子,欠自家的、欠人家的錢款糧物都要還清;特别是欠商号的錢,在春節前必須結賬。

  這前兩件大事都多少帶着些成人世界的責任與艱辛,那麼第三件則透着生活最本真的喜悅與熱情,那就是:置辦年貨。如今,雖然不愁吃不愁穿,每天都像過年一般,但在春節之前裡趕年集,趕大集置辦年貨,依然蘊含着一種樸素的情感,這綿延不絕的民俗,既是人們的懷舊之情,也是對未來美好的希冀。辦年貨,是讓過年充滿儀式感的最重要原因。撰文/記者儲文靜

  打年紙:照着年貨單子買準沒錯

  自從漢武帝時期規定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開始,春節成為一個重要節日。2000多年來,年貨之于過年的意義,說是靈魂也不為過。

  “二十三祭竈天,二十四寫聯對,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年雞,

  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蒙香鬥,三十日耗油兒,初一初二磕頭兒,初三初四耍球兒,初五初六跳猴兒……"

  這首年節歌描述的是春節前後的民間生活情景。顯然,相比較來看,新年輕松快樂,歲末則忙碌緊張,置辦年貨成為過年的一場大戲。

  漢朝剛剛興起過年的時候,人們采辦年貨的樣數還不是很多,頂多是買點爆竹,包包餃子。到了宋朝,年貨從數量到質量上發生了飛躍。人們要做兩件新衣服穿在身上,以表示新年新氣象,還要買嶄新的曆書。當然,吃食上肉和水果更是不能少的。

  《武林舊事》第三卷有一節《歲晚節物》,羅列了一大堆年貨清單:臘藥、錦裝、新曆、諸般大小門神、桃符、鐘馗、春帖、天行貼兒、金彩、縷花、幡勝、饋歲盤盒、酒檐、羊腔、果子、五色紙錢、糁盆、百事吉、膠牙饧。“錦裝”即新衣服。“新曆”即新曆書。宋代曆書由朝廷頒行,詳載一年節氣與吉兇宜忌,每到年尾,須扔掉舊曆,換上新曆。以上清單當中,衣服、肉類、果品、門神、金彩和金銀紙也是咱們現代人過年要辦的年貨,但是桃符、幡勝、糁盆、酒檐和百事吉放到今天就顯得頗為稀罕了。

  清朝和民國時期,開始出現了專門供平民百姓采購年貨的年集,年貨簡直成為過年最具儀式感的一項内容。置辦年貨是民間在進入臘月之後的頭等大事,就算平時再窮的家庭,對于置辦年貨也是絲毫不馬虎的。

  《京都風俗志》中記載,十五日以後,市中賣年貨者,棋布星羅,如桌幾筆墨。人叢作書,則賣春聯者。五色新鮮,千張炫目,則賣畫幅者。以及蘆棚鱗次,攤架相依,則佛花供品,杯盆杵臼,凡祭神日用之物,堆積滿道,各處皆然。人家鋪肆,擇日撣掃房屋,謂之掃房,整頓内外一切什物,買麻稭、栢枝、米面、菜蔬、果品、酒肉、雞魚,凡食用之物,置辦一新,以預過年。

  年貨的置辦分為兩步:一是自家制作年節食品。由于過去習俗上從除夕到正月不能動煙火,因此家家戶戶在年前便準備好大量的食物,以供整個正月食用。通常年節食物有臘肉、年糕、餃子、豆腐等。二是購買年貨。過去年貨單上必列的物品有:紅紙、神馬、香燭、點心、糖果、孩子們的玩具、新衣、鞭炮等。

  由于過年要購買的物品太多,所以,舊時候人們都會在過年之前先寫一張清單,注明要買的東西。這張清單就叫作“年紙單”,所以,買年貨又被稱為“打年紙”。

  通常在臘月(農曆十二月)初一這一天,各大雜貨鋪(百貨店)都挂出“年紙幌”。“年紙幌”是一塊二尺長一尺多寬的木闆,一面貼“天地牌”,一面貼“竈王爺”,四周糊上花邊下面加上紙穗。“年紙”即各種印刷的神像等,各商店都印有“年紙單”,印着一些固定品名,人們先購買年紙單,再照着紙單上列的品種一一采購。

  與如今大超市和網絡電商鋪天蓋地、千篇一律的年貨節不同,舊時物資缺乏,交通不便,各地年貨也有着濃濃的區域性和獨特的民俗味道,行家們光看一張年貨單,就能知道你是哪裡人啦!

  元寶槟榔:老長沙七星盒子擺一桌

  先說長沙。對吃特别講究的長沙人來說,過年必須準備一些點心,一來擺放在家中待客,二來也方便走親訪友大拜年時作為互贈的伴手禮。而好面子的長沙人,對這類面子工程也極為講究,所以年貨糕點也大多要去久負盛名的品牌老字号商店買。“三吉齋、三元齋,三三得九九如齋”,這“三齋”出品的燈芯糕、酥糖、雪棗,是民國時候老長沙最時興的南貨,馬複勝的油炸小花片也特别受到小孩子們的青睐。

  然而,除了糕點之外,在民國時期,湖南長沙、湘潭等地還有一種特别的年貨,那就是槟榔。

  說來也奇怪,湖南深處内陸,不産槟榔,也非沿海,卻成為中國最愛嚼槟榔的地區,比起台灣地區、海南、廣西等槟榔原産地,湖南人嚼槟榔的比例達到38.42%,其中30至40歲人群更高達50.36%。民國時期,湘潭出品的槟榔,也從清代的槟榔搭配石灰蒌葉的原始組合,發展到加入饴糖、五香、玫瑰油等配料的香甜品種,口味越來越受普通大衆的歡迎。

  在胡樸安1923年的《長沙新年紀俗詩》中,有兩首寫到長沙人新年吃槟榔的年俗。其中一首寫道:“出行都向喜神方,翎頂官靴奔走忙。路上逢人施一揖,口中猶自吃槟榔。”另一首則寫道:“爆竹聲中貴客來,香茶奉罷果盤開。槟榔元寶雙雙贈,恭喜今年大發财。”在民國報紙記載的《長沙竹枝詞》中,也不難見到槟榔的身影:“普通待客有茶盒,七星盤子擺一桌。外加青果與槟榔,元寶更有蛋波波。”

  從這些詩中我們不難看出,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長沙,嚼槟榔不僅是人們的日常嗜好,連拜年作揖時口裡也停不下來,同時,槟榔也是新年招待親友們的重要零食,香茶果盤槟榔,一個也不能少,新春待客用的槟榔,點上桂子油,并用紅紙包裹,更被稱為“元寶”,盡顯吉祥之意。

  年貨也未必都是吃。在家中的花瓶内或米桶中插上梅花迎春,清朝至民國年間,長沙還有一項重要的新春習俗,那就是插梅花。1920年《長沙新年竹枝詞》中有一首寫到了梅花:“藍呢鏡轎兩肩擡,阿伯家歸笑靥開。訴說中途曾放轎,倩人折得一枝梅。”1926年2月19日長沙《大公報》有一則新聞記載:“(在長沙繁華街頭)賣梅花、冬青、柏葉的,一捆一捆擺在街心,好像街上長出了梅樹。傲骨仙姿的梅花,也請你作一會商品。買年花,買壽字花,拿了去敬财神老爺,保住你發大财。”

  新春佳節,處處都是紅燈籠、紅對聯,再在家中插上幾隻紅梅,生活顯得更雅緻了。

  “荸荠”:老北京備的最後一道年貨

  在北京人眼中,過年最重要的就是備置年貨。而說到年貨,很多老北京人會如數家珍:内聯升布鞋、全聚德烤鴨、稻香村糕點、六必居醬菜、天福号醬肉、王緻和腐乳等等。其中,名聲最大的是北京烤鴨。肥大的“填鴨”用果木炭火烤制後,色澤紅豔,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一到過年,北京的商家們都會把烤鴨擺在店内最顯眼的位置。老北京人的年貨單上也必定少不了這道主菜。

  到了除夕的黃昏時分,店鋪打烊關門,街上最清靜的時候,胡同裡會傳來一聲聲吆喝:“買荸荠喽!買荸荠喽!”這時候,各家的大人一般都會走出家門,來到胡同裡,招呼賣荸荠的:“買點兒荸荠!”賣荸荠的會問:“買荸荠喲?”大人們會答:“對,荸荠!”賣荸荠的再問:“年貨都備齊了?”大人們會答:“備齊啦!備齊啦!”然後彼此笑笑,點頭稱喏,算是提前拜了年。

  荸荠,就是取這個“備齊”之意。買荸荠的,就是圖這個荸荠的諧音、圖這個吉利。這算是除夕之夜,老北京備的最後一道年貨了吧!

  馬蹄糕:老廣最中意“步步糕升”

  廣州人最講究風水,喜讨吉利。按照老廣習俗,做年貨過程也是聚财、積福。以前置辦年貨,還要關門謝客親自動手,“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怕這份福氣流失。

  過年首要的就是準備年糕。老廣過年要蒸一盤馬蹄糕,寓意步步高升,位于中山八路的泮塘就是“馬蹄糕一條街”,最靓的馬蹄糕是用水馬蹄澱粉蒸制,爽口彈牙,還有陣陣清香。

  除了糕,臘肉與海味幹貨也是廣州人過年必備的年貨。按照廣府習俗,每年的年夜飯必備菜式有發菜蚝豉煮豬手(寓意做生意的發财好市就手)、烤乳豬(寓意小朋友紅皮赤壯),還有雞(寓意有計謀)、魚(寓意年年有餘)、豬脷(即豬舌頭,寓意大利)、腐竹(寓意富足)等。剩下還要準備去年用的蔥(寓意聰明)、芹菜(寓意勤快)、蒜(寓意會算計)等。

  三全三糕三丸:湖北人過年繞不開魚

  在湖北過大年,人們餐桌上主要有三大系列美食:“三全”(全雞、全鴨、全魚)、“三糕”(魚糕、肉糕、羊糕)和“三丸”(魚丸、肉丸、藕丸)。

  不管是哪個系列,都繞不開一種食物,那就是魚,湖北人對魚的喜愛程度由此可見一斑。也難怪,作為“千湖之省”的湖北,既有大江,又有大湖,淡水資源極為豐富,可謂“魚米之鄉”。

  荊楚大地一直流傳着“無糕不成席”的說法。這糕,首要的便是魚糕。魚糕是采用魚糜、雞蛋及肉為主要原料加工蒸制而成的食品,入口鮮香嫩滑,清香可口,營養豐富,乃民間宴席待客之上品。

  魚糕是湖北菜“吃魚不見魚,吃肉不見肉”這一說法的代表作品。其實,除了魚糕,湖北還有一種類似的特産來頭不小,在當地也頗受歡迎,那就是被稱為“禦菜”的蟠龍菜。

  稠酒:陝西稠酒好喝,可惜帶不出潼關

  陝西關中平原,号稱“八百裡秦川”,曆來是物産豐富的好地方。在老人們的記憶中,臘月裡,有手藝的,趁着冬日的陽光,曬挂面、晾粉條或炸麻花、做糕點,準備在年集上大賺一把;沒有手藝的,盤算着殺豬宰羊、粜米賣糧,給老婆孩子添一身新衣、給老丈人買一條香煙二兩白酒。最興奮的是小孩,在“吃白馍、砸核桃、穿新衣”的兒歌聲中,盼望着春節快快到來。

  如今的西安人,牛羊肉天天吃得起,蒸碗子超市買得到,點心核桃四季少不了。這些地方美食,因為有了精美的包裝,或由人從老家捎帶出來,或直接從超市購得,慰藉了無數身在外地的西安人。唯有一樣東西,至今不太方便在陝西之外找到,那就是“稠酒”。

  稠酒,又名黃桂稠酒,是用糯米和小曲釀成的甜酒,因其配有芳香的黃桂而得名。這種酒不宜久放,故有“稠酒好喝,可惜帶不出潼關”的說法。買一桶稠酒回家過年已經成為西安人的習慣。

  鍊接 一張穿越古今的“年貨單子”

  雖然已經過去了2000多年,但年貨對于中國人的意義依舊,依照舊俗,我們為大家準備了一張“年紙單”,注明了今年過年必備的年貨,照着我們的單子買,一定不會錯。

  1.裝飾類

  春聯、福字、炮仗、煙花、香燭、鞭炮等也是年貨必備,而麻将、色子、撲克、玩具等玩樂的東西也不要忘記,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才有過年的氣氛。不過現在很多地方不允許燃放鞭炮,怎麼造氣氛呢?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想好。

  2.肉類

  雞、鴨、魚、牛、羊、豬,這些是過年的餐桌上必備的食物。

  3.海味幹貨

  過年最強調的是團夜飯,因此一定要采購到豐富的糧食,各種美味海鮮、黑木耳、粉絲、幹筍、香菇、紫菜、蝦米、幹魚、臘肉、火腿幹貨都可以備用。

  4.蔬菜

  蔬菜的準備是必須的,尤其是綠色的蔬菜。這樣,在大魚大肉中,也可以吃到蔬菜,以均衡營養。5.調料類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可别把“柴米油鹽醬醋茶”給忘了,胡椒、辣椒粉、大蒜子、香料也多備點。

  6.堅果

  開心果、葵花子、碧根果、腰果、巴旦木、榛子、闆栗、花生、夏威夷果、西瓜子、南瓜子、紅瓜子、松子等等。可以保存比較久而且不易變質的幹果,是家人團聚在一起看春節晚會、聊天的好零食,而且老少皆宜。

  7.糖果

  夾心巧克力、酒心巧克力、杏仁巧克力、牛奶糖、牛軋糖、QQ糖、彩虹糖、杏仁糖、花生酥、芝麻酥等等。

  8.果脯蜜餞

  山楂條、草莓幹、芒果幹、地瓜條、黃桃幹、梅子、紅棗、棗夾核桃、奇異果幹、香蕉片、甘草橄榄條、冬瓜、蓮藕片,最适合一邊聊天一邊吃。

  9.糕點

  蛋黃酥、雲片糕、千層酥、南瓜餅、綠茶餅、芋頭餅、龍須糖、桂花糕、鮮花餅、柿餅。軟軟的糕點,香香甜甜。

  10.飲料

  白酒、紅酒、啤酒、黃酒、甜酒、涼茶、檸檬茶、果汁、可樂、蘋果醋,衆口難調,多備一點準沒錯。

  11.水果

  蘋果、香蕉、橙子、金橘。這些水果可以放在家裡的茶幾上用水果盤裝起,有條件的還可以買一到兩棵金橘樹在臘月裡擺在家門口并在金橘樹上挂上小紅包,看起來喜慶,也有發财的寓意。

  撰文/記者儲文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