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都海公園有着小時候的記憶,也是伴我成長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展示着她無窮的魅力。
滿都海公園是以曆史上一位蒙古族女政治家的名字——“滿都海”命名的,其名譯作漢語便是昌盛的意思。也許是為了紀念滿都海,塞外青城決定以她的名字命名一座公園,讓青城人民能夠世代記住這位草原女英雄。這座公園 始建于1973年, 作為内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用這位曆史上蒙古族女政治家的名字命名滿都海公園,其意義深遠。
她生于1448年(明正統十三年),是蒙古汪古部人。她出生于蒙古貴族家庭,父親是北元的當朝丞相。滿都海,在明朝史書上記載不多,在蒙古史料中卻是個傳奇人物,被稱為“蒙古中興之母”,她出身于汪古部,而汪古部與蒙古黃金家族是世代姻親的關系。 滿都海自小天生麗質,聰慧過人,長大以後嫁給了蒙古大汗“滿都古勒”。大汗對她十分賞識,深得寵愛,随後的婚後生活中滿都海為大汗陸續生下兩個女兒,她的身份從小哈屯晉升為大哈屯(皇後)。在滿都海32歲的時候,滿都古勒大汗去世了,從此滿都海成了寡婦,但卻也是蒙古高原上最吸引人的寡婦。究其原因,她本身文武雙全倒是其次,關鍵在于她的身份和蒙古的習俗。作為已故大汗的遺孀,她選擇了誰當丈夫,誰就能成為下任蒙古大汗。
按照蒙文史書的記載,當時的情況卻是不同于以往的傳統,而倒了過來,大家急着向滿都海求親。另外,當時想要問鼎大汗寶座的人不少,卻都不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而異姓賽德礙于習俗,不能參加到這個角逐裡來。于是就演變成誰能與滿都海結婚,誰就能接收部衆當上大汗的結果。
為了元朝以後蒙古的命運,滿都海做了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決定,拒絕所有部落頭人的求婚,委身下嫁給年僅七歲的孤兒“巴圖孟克”。這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不僅因為滿都海的年齡比巴圖蒙克大很多,有說十五歲的,有說二十五歲的兩種說法;還因為巴圖孟克是滿都海的孫子輩。 這個巴圖孟克是成吉思汗僅存的嫡系子孫,滿都海這樣做選擇,無疑是把蒙古帝國,重新交給純正黃金血統的成吉思汗子孫。由于他們之間年齡相差太大,進而對于這樣祖孫婚配的決定,很多人非常不理解,卻又無可奈何。因為這不僅僅是滿都海皇後的權利,也由于巴圖孟克出身高貴——他是成吉思汗無可置疑的嫡系後裔。
滿都海從小就習武,她也是草原上的巾帼英雄。她不但親自悉心撫養年幼的巴圖孟克,出征的時候,還将巴圖蒙克裝在箭囊裡背在身後上陣殺敵,加以保護,這樣不僅僅是妻子,更像一個母親,在這養育過程中同時使漠南的大部分蒙古部落都臣服在她的腳下。直到17歲巴圖孟克登上達延汗位,成為北元時期蒙古帝國的中興之主,依然對于妻子滿都海言聽計從。從而讓成吉思汗黃金血脈的蒙古帝國,重新強盛起來。
《蒙古和其他北方民族文史論叢》中這樣評論:“直到滿都海夫人輔佐年僅7歲的巴圖孟克達延汗即位,才重新确立并逐漸鞏固了忽必烈後裔的統治地位,故稱達延汗為中興之主”。
雖然他們兩人相差25歲,是祖孫輩分的老妻少夫,但是這并沒有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他們倆的生活還算幸福,滿都海先後為巴圖蒙克生下了七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傳說其中至少有兩對雙胞胎。這樣生育率相當高的情況,在當時的草原幾乎是零醫療的條件下是絕無僅有的。在分娩時遇到意外,可以說是等于宣告死亡,滿都海屬于高危孕婦的年齡段,因此如果說是死于難産,也是可能的。另外也有說是戰死的,對于常年沖鋒陷陣的武将來說,戰死在沙場也是有可能的。不管怎樣,滿都海的死因至今仍然是個迷。
然而就其傳奇的婚姻來說,滿都海不失為一位蒙古族了不起的政治家,巾帼英雄。她的傳奇婚姻,改變了蒙古草原的曆史。
不管怎樣,滿都海是蒙古族乃至整個曆史上少見的巾帼英雄,時至今日,這座美麗的公園依然充滿了迷人的魅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