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兄弟幾個參加抗美援朝

兄弟幾個參加抗美援朝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9 00:53:14

  兄弟倆失散了十三年,竟在抗美援朝戰場重聚,相認後抱頭痛哭 1950年12月27日,志願軍第39軍116師347團10連連長魏家餘接到上級命令,要他立刻到第50軍149師446團1營,彙報部隊渡(臨津)江的情況。

  魏家餘當即動身,到達446團1營營部時,已經是下午了。負責接待他的是一名20多歲的青年幹部,當時擔任1營教導員。

  雙方見面之後,教導員應按慣例詢問來訪者的單位、職務和姓名。但當魏家餘說出自己的名字,這位教導員似乎有些意外,随後仔細打量了一下魏家餘的臉,語氣頗有些急切地說:“請問同志,你的老家是哪裡?”

  兄弟幾個參加抗美援朝(兄弟倆失散了十三年)(1)

  “報告教導員,我老家是江蘇淮陰的。”

  “淮陰哪個地方?”教導員一愣,随即追問道。

  “淮陰魏家莊。聽首長的口音,莫非您也是……”魏家餘暗想,可能遇上老鄉了。

  此時教導員的神情更奇怪了,他并未作答,而是似乎想起工了作的事情要擺在第一位,話鋒一轉:“這樣吧,請你把你連的渡江情況介紹一下。”

  魏家餘回過神來,便針對教導員所提的問題作了非常詳細的彙報。

  兄弟幾個參加抗美援朝(兄弟倆失散了十三年)(2)

  就在雙方握手告别時,教導員忽然說道:“魏家餘同志,我這會兒還有不少工作要處理,麻煩你明天下午三點再來一趟可以嗎?”

  “報告教導員,沒問題!”

  第二天魏家餘如約而至。教導員見了他非常高興,不過這次他不談工作了,隻是一個勁問魏家餘家裡都有些什麼人、父親叫啥名字之類的問題。

  魏家餘回答完後,忽然見到教導員眼中噙滿了淚水,他正覺得詫異,教導員忽然走近魏家餘,緊緊握住他的手,非常激動地說:“哥哥,我的好哥哥哇!我是你弟弟家盛啊!”

  兄弟幾個參加抗美援朝(兄弟倆失散了十三年)(3)

  魏家餘乍一聽這句話,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哥哥”、“弟弟”這兩個詞讓他瞬間如同被電擊中了一般。

  “啊?小盛?我的弟弟小盛……不可能吧?難道我這是在做夢嗎?”魏家餘緊盯着眼前的人,雖然時隔十三年,面貌早已發生很大變化,但眉眼之中依稀看得出當年的模樣。兄弟倆相認後頓時淚流滿面,抱頭痛哭了一場。

  “十三年……整整十三年了!我以為再也見不到哥哥了,沒想到在這異國他鄉竟然與你重逢了!” 魏家盛不禁感慨萬千。

  過了一會兒,兩人的心情終于平靜下來,坐下來談起了各自分别的情況。

  兄弟幾個參加抗美援朝(兄弟倆失散了十三年)(4)

  魏家餘出生于1925年,魏家盛出生于1926年。他們出生在江蘇淮陰(今屬沭陽)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母長年累月在外打零工也隻能勉強度日,家盛出生後就經常由哥哥來照顧。

  1937年,抗日的戰火蔓延到了淮陰一帶,再加上水患成災,當地又有兵匪作亂,緻使兄弟倆不幸失散。

  12歲的魏家餘偶然紅軍,成為一名“紅小鬼”,先後參加了抗日戰争、解放戰争和抗美援朝戰争,經曆了100多場戰鬥。

  兄弟幾個參加抗美援朝(兄弟倆失散了十三年)(5)

  巧的是,年僅10歲的弟弟魏家盛同樣被紅軍收留了,他參加長征後曾在延安抗大學習,此時已經是正營職幹部,比哥哥還高兩個級别。

  這對在戰亂中失散了整整13年的兄弟,重逢在抗美援朝戰争,自然有說不完的話。軍營相聚,條件艱苦,魏家盛拿出繳獲的兩聽美國罐頭,算是招待哥哥吃了一頓晚飯。

  當時魏家餘所在的連隊受命擔任攻打馬踏裡西山的尖刀連,而魏家盛也有軍務在身,因此兄弟倆隻能匆匆一聚後灑淚而别。

  兄弟倆英勇奮戰在九死一生的抗美援朝戰場,卻都幸存了下來。但他們1950年這次短暫相聚後,由于工作關系竟再度闊别長達37年。

  

  多次榮立戰功的魏家餘再次在戰鬥中受傷,被迫回國接受治療。他帶着全身20多年傷疤,于1956年轉業到遼甯北鎮,先後在該縣煤建公司、糧食局工作。

  魏家盛則一直待在部隊,曾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獨立功勳榮譽章、朝(鮮)國旗勳章,1984年離職休養時已經是正師職。

  1987年,魏家盛特意去了一趟遼甯北鎮,兄弟倆才得以再次見面,此時他們都已年逾花甲。

  魏氏兄弟都得享高壽,其中魏家盛在耄耋之年依然堅持創作, 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魚骨畫”的傳承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