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2023年畢業生大概什麼時候畢業

2023年畢業生大概什麼時候畢業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5 01:32:05

  浩子是我老家隔壁的鄰居,剛過26歲生日。

  去年6月份研究生一畢業,他就馬不停蹄地回到老家——

  從此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專心複習《申論》和《行測》,一晃就是半年多。

  年初一拜年時聽浩子媽說:

  以前在北京西二旗的小廠實習,現在一想到職場就會有生理性反感。

  這段經曆讓他發現,鐵飯碗才是最大心願。

  在新概念漢語中,浩子屬于“慢就業”人群,和領失業金的還是兩碼事…

  2023年畢業生大概什麼時候畢業(2023年的畢業季有多難)(1)

  2023,從職場卷到考場…

  和浩子同一年畢業的年輕人,全國共有1076萬。

  可遺憾的是,畢業前的就業率不到50%。

  你以為這就完了?

  2023年的大學畢業生總人數有1158萬,比2022年又多了82萬人。

  在這2200多萬畢業生進入職場之前,靈活就業人口已經有2億人。

  2023年畢業生大概什麼時候畢業(2023年的畢業季有多難)(2)

  這幾天,筆者走親訪友時跟大三、大四在讀的年輕人聊天,聽到了一個有些黑色幽默的段子:

  -到底哪一年是最難畢業季?

  -嗯…下一年!

  這批年輕人一出生就趕上社會經濟發展最快的黃金歲月;

  卻萬萬沒想到,臨了到走出大學校門的時候卻被人一腳踹進了冰窟窿——

  2023年畢業的本科生,有3/4的大學時光是在口罩期間度過的;

  未來幾年間,全國高校畢業生還将以每年110萬人左右的規模持續增長。

  國家統計局1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

  截至2022年底,16-24歲的城鎮青年失業率為14.3%;

  城鎮失業人口中的近1/2正是這部分年輕人。

  自然而然,其中一部分加入了靈活就業大軍。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全年年底的一項調查中顯示,2021年未就業畢業生中,靈活就業人員大約占13.4%,到了2022年,24.1%。

  靈活就業到底算不算工作,建議大夥兒去去相親市場打聽打聽,最靠譜。

  2023年畢業生大概什麼時候畢業(2023年的畢業季有多難)(3)

  除此之外,58同城、中國英才網發布的《2022中國大學生就業趨勢調研報告》披露的另外一項數據同樣引人關注:

  截至去年年底,1076萬畢業生未就業的占比約16%;

  而2021屆畢業生的未就業占比大約是23.8%。

  也就是說,2023年新畢業的1158萬年輕人——

  不僅要和過去兩年的師兄師姐卷,還得面臨2億靈活就業人員的壓迫感。

  不願意卷職場的那部分孩子,直接改卷考場了,來看三組數據吧!

  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突破457萬,比上年直線拉升1/5;

  2022年國考報名人數高達212.3萬,招錄比低至1/70;

  2022年教師資格證報考人數為1144.2萬人,短短六年翻了4倍半。

  最會考試的一批年輕人,終究還是選擇了“頂峰再見“。

  2023年畢業生大概什麼時候畢業(2023年的畢業季有多難)(4)

  畢業生找工作,咋就這麼難?

  資本市場上有個詞叫“戴維斯雙殺“,通俗理解就是——

  當兩種負面因素同時來襲,基本面很可能遭遇雙重打擊。

  而大學畢業生就業難,遭遇的可不止是“雙殺“!

  1)需求端因素

  在“千禧寶寶“成長的20年裡,我們實現高速增長最重要的殺手锏——

  一是将自己嵌入國際分工鍊條,用外貿與生産擴張實現财富量的積累;

  二是通過科技創新與産業升級,不斷拔高全産業鍊的總體附加值;

  三是利用基建固投的投資與債務擴張,凝固社會财富與穩住就業基本盤。

  出人意料的是,當“千禧寶寶“走出校園,準備接受職場的檢驗時,上述模式開始迎來挑戰。

  拿互聯網行業來說,過去幾年裡,大廠群雄并起,确實為經濟增長貢獻了無可取代的增長點。

  線上支付、共享單車、網購三大互聯網元素一度和高鐵一起,被并成為“新四大發明“。

  可當大廠裁員潮到來後,人們也開始對互聯網行業的生長模式有了新的反思:

  其一,舉債燒錢的成長路徑與普遍的低存活率,是否能夠長期持續?

  其二,廣泛集中于應用層的互聯網産品,到底有沒有搶占實體經濟的蛋糕?

  答案自在人心。

  另一方面,基建固投與房地産領域投資增速的持續下滑,同樣壓制了相關領域的就業需求。

  而我們,偏偏是一個城市化推動工業化的龐大經濟體。

  特别是固投這架馬車,在過往的多次成長周期裡幾乎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光是科創與基建兩項,就牽動着約28%的就業基本盤與過億的中高收入群體。

  疊加美元加息周期到來,外貿需求與資産價格預期進一步遭受打擊。

  增量價值掙不了、存量價值留不下,“現金為王”的呼聲自然會甚嚣塵上。

  不然你以為,去年全國老少爺們那17.8萬億是怎麼存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新增1208萬個就業機會,确實已經盡力了!

  2)供給端因素

  全國大學擴招始于1999年,當時全國普通高校共錄取160萬考生,比1998年猛增了48%。

  到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結束時,全國普通高校的錄取人數已經高達657萬。

  有意思的是,從2003到2009年,全國農民工工資據統計上調了約 80%;

  但同一時期大學畢業生的第一份工資幾乎沒有變化!

  很明顯,這是擴招的必然結果之一。

  誕生于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的大學擴招,最初隻是應對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

  隻是沒成想,一轉眼就“非常”了20多年…

  到21世紀第一個10年結束時,不但大學擴招絲毫沒有拐點的意思;

  同一時期,碩士研究生擴招還基本實現了遍地開花!

  學碩、專碩分流,就是那一時期的産物,你品…

  當然,另一個現實難題,其實比大學生供給過剩更為嚴重。

  2023年畢業生大概什麼時候畢業(2023年的畢業季有多難)(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