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馮小剛時隔25年之後執導的劇集,《北轍南轅》很難不受關注。市面上的女性群像劇很多,也因為粗制濫造的太多,觀衆對這一類型都有些審美疲勞了,但《北轍南轅》一出,質感還是讓人眼前一亮。抛開成見,大導演就是大導演,《北轍南轅》無論叙事節奏,還是鏡頭調度、美術置景,都讓人覺得挺舒服。
《北轍南轅》海報
現在主要的争議,還是在故事層面,《北轍南轅》毀譽參半。我們先來客觀地說說優點。
《北轍南轅》以北京為背景,聚焦五個在北京的女性的事業、情感和生活。劇集保持着1990年代末、21世紀初馮氏喜劇的一些特點,比如人物都特别“貧”。這種語言上的“貧”,不僅充分體現出北京方言的魅力(雖然除了啜妮外,其他幾個女演員的北京話都不太地道),也體現出市井氣息與平民味道。要是其他影視劇,人物台詞一多觀衆就會覺得像在注水,但在京味兒劇裡,人物台詞你來我往,親切、自然又接地氣,觀衆總覺得像在聽相聲。
但回過頭看,《甲方乙方》《大腕》等馮氏喜劇的“貧”,更有不一樣的味道。在那個轉折的時代,崇高在瓦解,新的信仰仍在找尋,人們無所适從。語言上的“貧”構成了普通人對時代情緒的一種宣洩,因此它帶有人文關懷的味道。馮氏喜劇一度稱霸中國電影市場,與它把住時代脈搏、擊中時代情緒是緊密關聯的。
可惜的是,《北轍南轅》裡台詞的“貧”,已經沒有人文關懷這味兒了。它隻是幾個衣食無憂的閨蜜私下的聊天,說到哪兒是哪兒,圖個爽快,語言密度很大,但沒什麼可咂摸的信息量。
有沒有什麼地方讓這語言上的“貧”,恢複針砭時弊的功能?還真有。劇中有女性角色從事演藝圈相關工作,馮小剛就借助她們的經曆,趁機“黑”了一把娛樂圈“數字台詞”和“搶番位”的亂象。
數字台詞這部分,請了黃渤當客串。黃渤飾演一個大牌演員,過來客串馮小剛飾演的導演的一個戲。大牌演員行程特别緊,沒時間背台詞。因此拍攝時助理就在一旁寫了提詞闆,比如“男主第一句7個字”,大牌演員就把數字念到七,有表情有情緒,到後面嘴裡随便念着數字情緒上痛哭流涕,演得跟真的一樣。
數字台詞
離譜的是,導演在一旁還看哭了,一個勁地誇大牌演員演得好,是“表演藝術家”。這真是把“全劇組為演員服務”的亂象體現得淋漓盡緻。大牌演員是上帝,不說台詞又咋地。
導演拍數字先生馬屁
有人說這個橋段不太現實。現實中數字台詞主要是沒什麼情緒起伏的陳述句,如果是劇中這樣的場景,一般有台詞提示,或者助理念一句說一句。但無論如何,網絡上針對數字台詞的嘲諷很多,影視劇中這麼有諷刺意味表現出來的,《北轍南轅》應該是我見到的頭一回。
馮小剛的功力是在的。如果他拍個娛樂圈版《甲方乙方》,我想應該不會難看,至少可以向巅峰時期的馮氏喜劇看齊。
但《北轍南轅》是個女性群像劇,講述的是當代女性的故事。不必去收集馮小剛以前一些對女性有偏見的發言,就劇中的表現來看,主創者的确是不太了解女性。
所謂“北轍南轅”,是劇中五個女性鮑雪(藍盈瑩 飾)、戴小雨(金晨 飾)、司夢(啜妮 飾)、馮希(隋源 飾)、尤珊珊(王珞丹 飾),攜手開的一個餐廳的名字;“北轍南轅”也寓意着女性人生之路上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五個女主人公有各自的人生困境,也因為這個餐廳建立起深刻的聯系,她們克服了北轍南轅的落差,并活出嶄新的人生。
立意上是挺那麼一回事,效果就不敢讓人恭維了。劇中的五個女性無法代表普遍性的女性群像,她們都像是活在雲端裡。
尤珊珊是帶頭人。她是外地姑娘,嫁了北京土著,肄業生子又離婚,後面自己出來創業,又開公司又投資又炒股,大筆一揮就把北京市中心的店面買了下來,估摸着她應該身家上億。
尤珊珊(王珞丹 飾)
作為生意人,她有兩個不切實際的特點:很閑,一天到晚跟人吃飯聊天的;太熱心了,她與鮑雪、戴小雨、司夢都沒有深交,見過兩三面之後就拉着她們合夥開餐館,甚至連啟動資金也可以借。這簡直是菩薩人設啊。
《北轍南轅》的問題倒不在于劇中的女性都特别有錢,住别墅住豪宅,第一次聚會就去高端馬場什麼的,編劇有權利寫有錢的女性,我們也不想仇富。問題在于,編劇寫有錢女性,也顯得“懸浮”。尤珊珊是餐廳的主心骨,也是這部劇的主心骨,但她開餐廳的動機、她集結這些女性的動機,都太随意,太“過家家”了。難道真是貧窮限制了我等觀衆的想象力?有錢人真是這麼玩的?
尤珊珊讓剛見過幾次面的鮑雪入股餐廳
如果《北轍南轅》想拍成《小時代》,拍有錢人快樂自由的生活,那麼它做到了。但劇集的立意并不是如此,它是想凸顯女性對困境的突圍。比如鮑雪這個龍套小演員,必須面對現實的骨感;戴小雨和馮希,在兩性關系上都遭到某種“背叛”和“忽略”,她們需要找到自己;司夢則困在家庭主婦的身份裡,作家夢隻能放一旁……
可是,目前播出的劇情中還看不到這幾個女性與現實具體的搏鬥,看不到她們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有效細節;相反,她們的種種困境不僅頗為“套路化”,而且開了個餐廳就好了。不難想到,劇集最後會烘托“勇氣”“理想”“姐妹情誼”等關鍵詞,但很可能隻是雞湯般地喊口号,之于普通人沒有太大的參考意義和實踐價值。
試問,遭遇北轍南轅困境的觀衆,去哪裡遇到尤珊珊這樣有錢又大方的姐妹?她們怎麼可能從這夢幻般的情節裡獲得共鳴?但《北轍南轅》卻認為,自己是在講女性故事,在講女性對困境的超越雲雲。這才是它值得特别警惕的地方:主創者把有錢人的世界,當作世界的本來模樣;他們認為劇中女性的生活才是常态,劇中女性的所作所為是理所當然,劇中女性對困境的超越輕而易舉就實現了——就像她們輕而易舉開了個餐廳。主創者離真實的生活太遙遠,他們活在“同溫層”裡,也很難對普通人的困境有真正的關懷與悲憫。
就比如戴小雨的前未婚夫,壓根就沒離婚,而且之前拟好的遺囑把90%财産給女兒,10%給“前妻”。戴小雨憤而分手。前未婚夫給戴小雨一筆錢,尤珊珊說不能要,理由是不拿錢才是兩清,拿了錢就給了男方一種“彌補了你”的感覺,但“我們不能拿青春明碼标價”。這句話還登上熱搜,當做一種正面宣傳。但女性同胞們,千萬别聽尤珊珊“胡扯”,不是一回事。戴小雨是真心付出五年,前男友是騙了她五年。尤其如果是夫妻共同财産,你拿走你付出的,沒什麼好愧疚的。
《北轍南轅》截圖
無論如何還是得說一句,《北轍南轅》有不錯的美學質感,對于看多了粗制濫造網劇的觀衆來說,也算是“洗洗眼”。但馮小剛顯然拍錯了題材——他不太懂得女性,更不懂普通人的生活。懷念《甲方乙方》時期,那個還能與普通人共情的馮導。我們還是歡迎馮導來拍網劇的,但這類不食人間煙火的還是算了。
來源:澎湃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