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杭州市網絡作家協會,餘杭區委宣傳部、杭州第二批十大文化創新團隊“網絡文學影視動漫遊戲改編及版權經紀人團隊”聯合主辦的“文學創作影視改編高級研修班”在杭州海華滿隴度假酒店開班。
來自全國各地的近40位網絡作家齊聚一堂。翻閱他們的作品年表,大家很快就能發現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擁有成功的影視作品轉化經驗。或高價售出影視版權聲名大噪,或有已殺青電視劇等待播出,有的甚至已經全職轉向IP劇的編劇工作。
肖驚鴻眼中的《摔跤吧,爸爸》就是典型的虎爸 把我們的笑、我們的淚都賺得盆滿缽滿的《摔跤吧,爸爸》制作成品成本其實并不高,但為啥能獲得市場認同?我們現在把它當成一個迷,有一點大家心裡都要清楚,就是不管它有沒有批評,還是有無數的贊揚,我們都要認清這裡面其實是有一個聲音的,這部電影的主人公隻做了一件事情,她從小到大隻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說每個人就做好我們自己,你做編劇你好好做自己,做作者好好做自己,我做一個摔跤手,我好好地做自己。其實整個電影的套路用非常樸實的電影語言,用非常質樸的文學語言,隻是講了一個做好自己的故事,從小到大她就是怎樣才能做好自己,怎樣才能把這個跤摔得好,我怎樣才能把這個文寫的好,隻是給我們呈現了原汁原味做好自己的故事。這個電影的核心。
《我的前半生》美女制片人黃瀾竟是杭州人 聽到黃瀾的名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業内知名的美女制片人,《我的前半生》、《小丈夫》、《女醫明妃傳》、《虎爸貓媽》、《辣媽正傳》、《大丈夫》、《團圓飯》、《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等,都獲得了極佳的口碑和收視,正在熱映的《我的前半生》更是茶餘飯後最熱門的讨論。然而大家并不知道,黃瀾老師是杭州人,她的爸爸黃亞洲老師,是浙江省著名的作家、詩人,也是浙江省作協原來的主席。
黃瀾老師看中的不是《我的前半生》的IP 《我的前半生》講了一個離婚的女人,居然還能夠重新找到更好的工作,遇到更好的愛情,這就是非常讨好觀衆。這一定是古今中外觀衆最喜歡的故事,弱者變強,撫慰女性心靈,電視劇看的人很多都是女性,而且也隻有女性看完之後還願意講一講。而且電視作為大衆傳媒,大量的廣告你去觀察,還是以快消産品為主,快消産品的購買者女性還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另外電視台采購部的各種主任、領導,制片人員當中有很大的比例都是女性。所以我覺得女性題材,講女性勵志的确實有商業潛質。
《我的前半生》子君和唐晶的設計,是幹的好還是嫁的好,我想每個女人都有這種困惑。是自己獨立呢,還是找一份更好的愛情和婚姻呢,還是先獨立了最後還是要嫁的好呢?是嫁的好還是要工作呢?男人也是一樣,像陳俊生和賀涵,一個就是喜歡傳統的婚姻,這個老婆不行換一個,還是過着原來男主外、女主内的日子,這是一種。還有一種,賀涵說我就受不了這種婚姻束縛,我就希望兩者都是獨立的,兩者都是相互陪伴、健康成長的關系。其實男人心中也會是這樣的,其實問問自己和看看社會,其實問題都在,也沒有有多看不到,很多看不到是太糾結于自我,并沒有一個真實的體察這個社會和自我的心态,所以往往容易劍走偏鋒。
全面剖析《我的前半生》改編小心機 令人愛到恨之入骨 前兩天可能有人在批判,說是不是從一個多金的陳俊生去了一個更多金的賀涵的懷抱,沒有實現女士的獨立,看似還是在依附男人。但你說的對,往後越來越明顯,賀涵的某些幫助,可能在她低谷的時候提供了更多不是實際幫助,而是職業價值觀,重塑了她的職業價值觀,到後面她所有的努力都是靠自己。另外靠别人和靠自己沒有什麼特别的界限,而是看你自己内心感受是什麼,别人的幫助你能夠有強烈自主意識的吸收和接納,也不是不行。
所以羅子君的成長,其實有鮮明情感獨立的影子,你可以擁有愛情,但不是你全部就投入愛情,而是能夠在愛情當中保持一種姿态的獨立。這是後面會越來越多呈現的東西。所以從某些層面上,《我的前半生》劇作的改編高于原來小說的格局。
因為前面賀涵和唐晶表現出來的愛情關系,其實是我們這個社會當中并不那麼常見,有一點理想夢幻色彩的,就是你好我也好,我們一起工作,彼此獨立。他們已經陷入了那麼美好的境地之下,突然就打破了,就接受不了。其實這個難題,我不知道你們是否看過我的采訪,就是我們如何走到了前半生,我講到創作整個過程。就是設計閨蜜奪夫所謂狗血橋段,從戲劇來講是好看的,因為很集中,如果把子君再碰到另外一個賀涵二号,唐晶和賀涵是一條線,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分開吧,其實沒有那麼集中,主線就會散一點,現在電視劇還是要主題集中。另外從某些層面來講,主角女一号子君被出軌了,到最後雖然賀涵有意設置成他們倆沒有結婚,但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戀愛關系,當然也有很多問題。但是讓子君看似是一個外來者的姿态又進入了一個新的三角關系,從原有的三角關系進入另外一個三角關系的時候,其實我們是有想法的。我一直的觀點,三角關系當中,當婚姻中出現了第三者,這不是第三者的錯,不要把所有的矛盾和責任都推向第三個人,而沒有自我反思,沒有反思兩個人婚姻中出現的問題。其實我們大家看了這個劇就知道了,羅子君和陳俊生婚姻有巨大問題,前面展現的非常清楚,沒有真實情感的交流,兩個人活在不同的世界,就是兩個生活搭檔,羅子君活在自己美好幸福婚姻的幻覺中,也是她自我的一種要求,就是我想嫁的好,她想按她自己的要求走,她其實跟丈夫已經常年沒有建立真正的精神溝通,所以丈夫是很苦惱的。所以這樣的婚姻會出現淩玲,現在網友把淩玲罵死了,其實也有很多網友看到了羅子君這樣的太太早就該離開了。但是我們同時也看到了陳俊生的問題,今天的劇情就會看到淩玲跟陳俊生說我是你的老婆,我不是你的天使。
所以陳俊生對太太的要求,其實有一種夢幻的色彩,他要求女人無條件的服從,本身這三個人都有問題。而且淩玲進入婚姻之後,變得比子君還依賴婚姻,子君那個時候還有點半天真式的,很愛這個婚姻,很好,很開心。但是淩玲處心積慮,到最後變成比子君還要依賴丈夫,還要用婚姻體現自我的成功,她變成我是一個離婚女人,帶着一個孩子,我想要很好的丈夫,更好的物質,所以淩玲遇到的困境比子君更強、更深。所以我看到很多網友的評論也說到,我們看到了第一個三角的時候土地警醒到其實很多客觀問題是存在的,突然我不能用絕對的批判性眼光批判一段情感關系。我突然覺得原來不是很多問題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小三就應該打司,元配就最無辜,好可憐。沒有,元配有元配的問題,小三有小三的問題,丈夫有丈夫的問題,人生就是不斷的在解決問題。
這個三角慢慢大家都能夠了解到了,到新的三角的時候大家又開始崩潰了,說棄劇,《人民日報》還批判我們狗血,我說太傷心了,劇都沒有看完就批判,說了很多不好聽的話。其實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每個人作為文藝評論,講的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你看到了觀衆在守衛道德價值觀時候的那種強勢其實是内心的脆弱。他為什麼看不下去?觸到了他的内心,很多小三就不愛看淩玲的戲份,她覺得不好。每個人都在那個部分當中看到了自己,有的是自己能接納的,有些是自己不喜歡的。所以就像鏡子一樣,這把鏡子照出來,現在很多人開始新的三角關系的時候,我覺得對于羅子君來講,或者對于唐晶來說,或者對于賀涵,依然是一樣的,我們都是再一個三角關系當中看到了自己的缺陷在哪裡。現在又開始重塑唐晶和賀涵的戀愛關系,作為兩個獨立個體,看似非常美妙的關系當中又暗含了什麼呢?他們在彼此的關系當中是小心翼翼,自我保護,沒有辦法展現真實的自我。可以看到唐晶在子君面前的放松、快樂,想說什麼說什麼。賀涵在子君面前罵她,他情緒激動,他失控,這些都是很真實的人性。但是有一種關系是相互保護的,小心翼翼的,各種試探,各種不信任,就像薇薇安那樣莫須有的事情能夠在這兩個人關系當中産生這麼大破壞性的影響,我們不得不說兩個人内心的虛弱,所以對感情不堅持。
他們的問題比較隐性,所以觀衆不是很明白,所以他就會有擔憂。羅子君和賀涵形成新的一種依附關系,而且羅子君有些地方的勇敢,其實是彌補了賀涵開始的精緻利己主義者自我保護的,她能夠打開對方的屏障。所以後面這段關系因為相對高潔了一點點,所以很多觀衆看起來不是很能接受,但是慢慢也能分析出來。我今天微博轉發了一篇評論,我覺得寫的很好,是講邊界問題,就是如何在愛情關系當中,包括婚姻關系當中,包括家庭關系當中建立合理的邊界。很多人喜歡唐晶,是因為這類女性很少見,有獨立的工作,很能幹,對閨蜜非常仗義等等,看到了這麼好的一個角色。但是我們依然要看到她身上很多界限不清的地方,比如她當閨蜜很好,介紹工作、安慰她、帶小孩,都很好。但是你為什麼要把淩玲工作辭掉?她有很多跨界的行為,是一種過渡自我保護,也是自我邊界不清,所以唐晶也有很長的自我成長的路要走,這次賀涵跟她關系的不穩定就是她的一個成長。所以就是會出現問題解決問題,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會來的,我們就是從一個三角走到另外一個三角。所以對于羅子君開始她受傷害,她又開始反省,第二次看似她要去傷害别人,她這個時候該怎麼做?又回到了如何真正實現情感獨立。
另外還要補充一點的,羅子君和唐晶的那種過渡的親密的閨蜜關系,我們小孩的時候有,一起上廁所,上課都要找一個小孩。到了一定成年年齡之後慢慢分化出來,她們倆互為鏡子,因為是一對非常不同的價值觀念,但是她們身上都有對彼此的愛,甚至像親生姐妹。其實我覺得更多是還不完全獨立時候的姐妹情,現在中國很多女性為什麼去罵閨蜜,特别特别恨的意思,其實我也看到了她們對姐妹情的那種重視有時候是高于愛情的,也有可能是在現實生活中對男人有些小失望,大家都說女人還是要靠朋友,靠閨蜜才是最好的。所以她們很恪守的是一種閨蜜關系,但有時候閨蜜關系過渡了,超越邊界的時候,其實是自己不完全獨立的表現。所以當你成熟了以後,當唐晶成熟了之後,她知道閨蜜和我也是有邊界的,她很難過我們可以感受,但我們有邊界。當唐晶去了香港之後,她們兩個才開始真正走向了獨立。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是有很多深層的心理學概念設計在那裡,也希望觀衆慢慢體會。
4天的研修時間,中國作協創研部研究員肖驚鴻、《芈月傳》作者蔣勝男、新麗傳媒副總裁黃瀾、杭州師範大學文化創意産業研究院院長夏烈、西湖青年編劇聯盟副會長駱烨等産業界、學術界、法律界知名專家解讀當下影視改編産業鍊上每一環,讓20多位網文大神受益匪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