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标:
1、感知音樂節奏的變化。
2、學習建立遊戲的規則,并體驗與别人合作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音樂錄音《火車快飛》、錄音機。
2、節奏卡(紅卡和黃卡)。
3、打擊樂器一到兩種
活動過程:
1、感知兩種節奏。
(1)教師打節奏讓幼兒分辨并模仿。
老師:帶來兩種節奏型,請小朋友看看有什麼不一樣。(區别)
(教師拍節奏)分别出示兩種節奏卡命名紅色卡和黃色卡。
(2)集體跟着關老師拍出來。(紅卡沒有付點,黃卡上有附點)。(老師再示範請幼兒模仿)
2、欣賞樂曲錄音,熟悉旋律,感受節拍,并随音樂拍打節拍。
(1)師:關老師帶來一首曲子,請小朋友仔細聽,并用你喜歡的方式随音樂打節拍(拍手、拍肩、跺腳)。
(2)提問:“請聽聽黃卡的節奏在哪裡?”(強調黃卡節奏)
師:“請小朋友再仔細聽一遍,當聽到黃卡節奏時拍出來。”[文.章出自屈老師教.案網]
(注:前面的歌詞不拍,到有附點即黃卡節奏時拍。)
師:“再聽一遍,出現黃卡節奏時歌詞唱了什麼?”
(3)聽老師用樂器拍打的節奏進行小跑步的。當聽到節奏的變換時迅速和自己最近的小朋友兩兩結伴,樂器停止,快速靜止不動。
3、參與遊戲,體驗快樂 遊戲:教師介紹“做火車”的方法,幼兒随音樂練習:
師:“玩遊戲是有規則的,請你聽好規則:全體幼兒排成8列縱隊,第一名幼兒做火車頭,兩臂屈肘,兩手握拳放在身體兩側,後面的幼兒用雙手搭在前面幼兒的肩上,做車廂。在音樂節奏變換時,原來做火車頭和第一節車廂的幼兒迅速舉起雙臂搭成山洞,給其它火車通過。音樂停,火車停。”
(1)、教師與三名幼兒做音樂遊戲,其他幼兒觀摩了解玩法。
(2)、教師帶領幼兒跟随音樂做遊戲。
(3)、男、女幼兒分别一隊,跟随音樂做遊戲。
(4)、聽音樂排成縱隊成一列火車離開。
活動反思:
1、在進行節奏的區分時,教師本身沒有很好的将節奏拍對,使得幼兒對音樂沒有“吃透”,這也對後面的過程進行有一定的影響。
2、本次活動的音樂偏快,可以提前減慢,老師在唱譜時也可以簡化,可以把複雜問題簡單化。
3、由于之前的節奏區分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聽到節奏的變換時幼兒第一次能夠按要求變化,節奏再次變換時幼兒情緒仍在遊戲中而忘記變換,隻有少部分幼兒按要求進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