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2:23:26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現代守墓人一個家族的使命)(1)

  初春的清晨,白色的薄霧緩緩地漫上丞相村的山坡,散成一片輕柔的薄紗,飄飄忽忽地籠罩着整個山村,朦朦胧胧中八十五歲的老人宋克成正在清掃自家旁邊的一座大墓。

  這裡的人都知道宋克成是一個守墓人。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現代守墓人一個家族的使命)(2)

  3月30日,清明節前,農曆二月十一。

  在四川省仁壽縣虞丞鄉一個普通的小村裡,宋克成正在抹去墓碑上的灰塵。“祖祖輩輩我們還是沾你的光,今天燒點錢給你,再喝點酒,丞相爸爸你還要保佑我們宋家順順當當的喲。”清掃完畢宋克成在墓前點上香蠟紙錢,口中絮絮地說道。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現代守墓人一個家族的使命)(3)

  1948年,20歲的宋克成娶了小自己6歲的李正南。宋克成的兩個哥哥先後到外地闖世界,他本來也打算出去見識見識,但重病在身的母親把宋克成夫婦叫到床邊說,宋家守了幾百年的丞相墳,以後全靠你們了,你們要把墳看好。就這樣,宋克成放棄了外出的想法,夫婦倆從母親手中接過了看守陵墓的擔子,這一守就是65年連北京外孫結婚也未出行。

  宋克成唯一一次出遠門,是在2000年去河北看大女兒。在那裡的一個星期,宋克成天天都心神不定,不是對暫替他守墓的兒子不放心,而是因盜墓賊猖狂而擔心。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現代守墓人一個家族的使命)(4)

  上世紀80年代初,盜墓賊一直都比較猖狂。縣文物機構特地配備了一支火铳給宋克成,沒想到它還真起過大作用。

  此地民間有個傳說:虞允文采石大捷後,因小人讒言被皇帝殺頭。後來皇帝發現殺錯了,于心不安,命人做了一個純金的頭和虞允文的身子一起下葬。這樣的傳說勾起了盜墓賊的欲望。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現代守墓人一個家族的使命)(5)

  如今火铳已鏽迹斑斑再也無法使用。但在1999年,宋克成就是憑着這杆火铳活捉了一個盜墓賊。

  那是在1999年4月的一天夜裡,六個成都雙流的盜墓賊到虞允文的墓地盜墓。宋克成被狗叫聲驚醒,連忙起床喊醒兒子,拿上手電扛起火铳就朝墓地跑,跑到墓地旁邊大喝一聲,朝天放了一槍,吓得盜墓賊落荒而逃,一名盜墓賊慌不擇路被宋克成的兒子逮了個正着。如今那杆火铳早已經鏽迹斑斑,不能用了,宋克成還是保存着,說看到它就想起了那個晚上,就想到自己的責任。

  現在,宋克成的日常工作就是清掃墓園衛生,清除雜草,每逢月初、月半、月末舉行祭祀儀式,每天早、晚對墓園各一次巡視。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現代守墓人一個家族的使命)(6)

  如今,丞相墓俨然已經成為當地旅遊勝地,時常不少人慕名前來。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現代守墓人一個家族的使命)(7)

  每到此時,宋克成就成了臨時的導遊,一遍又一遍的講訴着宋家守墓的故事。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現代守墓人一個家族的使命)(8)

  目前,丞相墓還在擴建打造中,一座剛剛建好的石烏龜引得遊人争相合影。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現代守墓人一個家族的使命)(9)

  而在上世紀90年代,允文公後裔來到丞相墓尋祖,特意和宋家人一起合影。

  近年來,當地政府對文物保護越來越重視,從上世紀80年代起宋克成被文管所委托做看護。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現代守墓人一個家族的使命)(10)

  2001年,政府認可了宋家的守墓義舉,特意為宋克成老人頒發了《文物保護管理工作證》。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現代守墓人一個家族的使命)(11)

  2004年,文管所又對丞相墓進行了保護性擴建。如今宋克成和仁壽縣文物管理所簽訂了《虞允文墓守護協議》成了專職守墓人,每年可以領到2400元的津貼,外加每個月400元的清潔費。針對宋克成世代守墓作出的貢獻,地方政府特意為宋克成老人辦理了低保。

  現在宋克成已經85歲了,眼睛也不太好使,活也慢慢幹不動了,兒子也常年在外打工,以後的守墓的重擔就要落在兒媳鄧建裙身上了。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現代守墓人一個家族的使命)(12)

  85歲的宋克成平時日常愛好就是看一會兒電視,但是由于年事已高眼睛不好使,現在基本隻能算是“聽電視”了。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現代守墓人一個家族的使命)(13)

  鄧建裙和宋克成的兒子屬于二婚,2010底嫁到宋家,來之前就知道了會有守墓的責任,她沒有絲毫拒絕。

  

  鄧建裙嫁到宋家後還帶來了小孫子,每天除了幹活種地,守墓,還要照顧小孫子。鄧建裙一個不注意,小孫子就上房揭瓦了。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現代守墓人一個家族的使命)(15)

  鄧建裙嫁到宋家後包攬了田裡所有農活,讓宋克成可以專心打理墓園。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現代守墓人一個家族的使命)(16)

  鄧建裙幹完農活從丞相雕像前經過,小孫子拿着在田裡采摘的一些野花說要獻給丞相。

  

  以前看家護墓的老狗死了,鄧建裙又重新養了一條。

  古代守墓人的生活(現代守墓人一個家族的使命)(18)

  宋克成和兒媳鄧建裙拿着允文公後裔送給他們的錦旗合影,這一榮譽以後就要交給鄧建裙來繼承了。

  這就是一個宋氏家族現代守墓人的故事。

  虞允文(1110—1174),字彬甫,隆州仁壽縣(今四川仁壽縣)人。幼時聰明,七歲即能提筆作文。紹興二十四年(1154)中進士,先後出任彭州等地的地方官。

  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在采石發生了我國曆史上宋、金兩國長期對峙局面下一場大規模的水陸大戰。金國皇帝完顔亮經過長期謀劃,遣兵六十萬、兵分四路南下,欲圖一舉滅亡南宋。就在南宋社稷危在旦夕之際,南宋抗戰派官員虞允文挺身而出,指揮不到兩萬人的宋軍與金兵決戰,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于采石江面大敗完顔亮,取得了輝煌勝利,在我國古代戰争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世間允文允武,可比武侯者,非虞允文莫屬,毛主席說:“偉哉虞公,千古一人。"

  守墓人宋克成稱,民間傳說虞丞相采石大捷後,因小人進讒言而被皇帝斬首。事後,皇帝發現錯了,心生愧疚,遂命人鑄造了一個金首,配合虞丞相身體下葬。金首的傳說讓一些盜墓賊打起了主意。守墓人應運而生。

  虞允文墓由世襲護墓人宋氏曆代守護。虞允文死後第四年(公元1178年),宋孝宗下诏,指派宋氏家族開始負責守墓。從那時起,宋家世世代代為虞允文守墓。在宋家的傳人叫宋克成,是已逾古稀的老人,他的愛人叫李正南,他們的兒子叫宋健彬,他們守墓已有六十多年了。

  其墓位于仁壽縣虞丞鄉丞相村,明代、清代曾先後三次維修,現存墓碑為光緒十九年重立,高2.3米,寬1.8米。華西都市報吳小川呂甲攝影報道/編輯米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