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帶1歲寶寶去海邊需要注意什麼

帶1歲寶寶去海邊需要注意什麼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4-24 14:08:46

  這個暑假,榮媽帶着兩個孩子去了海邊玩,讀過以往文章的寶媽都知道(比如這篇《記我的魔幻現實腌臜回娘家之路!帶娃出行不隻有美好,還有米田共》),榮媽其實是不主張勞師動衆帶着過小的孩子出去玩的,旅遊對孩子的體力和大人的精力都是一種考驗。3歲 的大榮其實早都可以随便帶出玩了,但因為依姐還小的關系,我們除了回北京娘家,就沒怎麼帶大榮去過遠途的地方旅行,無形中大榮錯過了很多旅行的機會,世界那麼大,總該讓他看一看,一想到這個暑假可能是最後一個除了玩什麼都不用幹的暑假,于是我跟榮姥姥、榮奶奶權衡利弊之後,還是大膽地決定帶他們去一趟海邊玩。

  為什麼去海邊呢?首先是因為李大榮一直心心念念地就想去海邊當海盜挖寶藏;二來,考慮到氣溫、娛樂性、舒适性等因素,在這個我記憶裡最酷熱的夏天也唯有海邊還能讓孩子在戶外玩一玩,海邊無疑是這個暑假最适合小齡寶寶玩耍的地方;再者,這天底下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玩水和玩沙子的,去海邊不會擔心孩子們興緻不高。後來的事實證明,孩子在海邊真的過的很開心,上一篇已經詳細描述了盛況 ☞《hello心心念念的大海,我終于給兒子交上了一份滿意的心願單》

  孤獨地看大海的小男孩

  每天早晨吃過早飯我們就會直接奔赴海邊,我們經常是第一個撐帳篷的人。我會先讓孩子們在沙灘上玩沙子,等太陽暖和一些再讓他們下水。依姐很喜歡水,經常在海裡不願意出來,但考慮到體能問題,我們通常隻讓她玩上半個多小時就會被拎出來,玩水很耗精力,每天上午她都會在沙灘上睡一覺。

  

  不讓依姐蹚水,她就大哭

  而李大榮可可謂是水中玉蛟龍,玩上一個來鐘頭水不成問題,玩累了上岸吃點東西換了衣服接着玩沙子。

  

  小零食一定是要帶的,玩水很容易餓的,孩子胃容量小,吃的早飯很快就會消化幹淨,中間一定要給他們補充點口糧。一直玩到中午11點我們就打道回府,洗澡、吃飯。下午的時光就是集體睡覺,養精蓄稅,睡起來早早吃過晚飯我們就會再去二刷海灘。

  

  到了晚上海水就比較涼了,我就不讓孩子們下水了,充其量趟趟水,主要是在沙灘上玩沙子,直到天黑燈塔闌珊的時候,我們才會馱着戀戀不舍的大榮回家睡覺。

  2、地點:

  由于西安這邊離海太遠了,最近的海邊也要到山東了,所以我們決定先回北京,在北京周邊找個海邊玩,玩完了還可以返回榮姥姥家修整幾日再回西安,也算順便回了趟娘家,想來也快一年沒有回去過了,長大後的依姐家裡的人都還沒有見過。考慮到李依依坐不了太久的車,因此隻能找就近的地方,所以我們選擇的目的地是距離北京最近的南戴河,驅車3個小時左右。南戴河的水質和沙灘相對于北戴河幹淨一些,而且那裡還有榮姥姥的舊相識經營的民宿,有熟人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帶着孩子諸多不便,如果能有熟悉當地環境的朋友加持,自然能讓旅途生活省心很多。因此,南戴河從方方面面上看,都是最優的選擇。

  3、住宿:

  住的地方是榮姥姥的舊相識開的民宿,距最近的海邊走路隻需要十分鐘。帶着孩子去海邊一定要找離海近的房子住,因為從沙裡滾水裡蹚過的熊孩子真的會累的一步都不願意走!有天從沙灘上回來,李大榮累的耍賴讓我抱,我走了不到200米就覺得天旋地轉,放下他時胳膊都再顫抖的,從海邊回來大人通常也是饑腸辘辘精疲力盡,因此走回家的路一定不要太遠。

  當然,很多人可以選擇開車,但海邊的停車費很貴,停一次都是幾十,幾天停下來都夠吃頓大餐的了。但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還不算什麼問題,如果你趕上一個死氣白咧不坐車就要走着去最近的海灘的熊孩子,這個問題就嚴重了。到那的第一天,老闆跟我們說,最近的海灘步行需要10分鐘,但缺點就是人多,一公裡以外還有個人少的海灘開車隻需要五分鐘,我們本想去那個人少的地方,但李大榮一聽要坐車以為跟來時一樣又得長途跋涉,所以各種哭鬧就是要去走着的海灘,最後我們還隻能妥協地帶他去了那個步行10分鐘的海灘。

  再有,建議民宿,家庭式旅館的好處是管飯。到了海邊吃海鮮就是吃個“鮮”字,去飯店吃也是那幾種做法,反而不如私家廚房做得精細。老闆在當地自然能夠買到又便宜又新鮮的海貨,我們去的那五天,老闆每天換着不同花樣的海鮮給我們做,螃蟹、鮑魚、扇貝、皮皮蝦、生蚝、各種海螺貝類啥的,基本上當地能吃着的我都吃了個遍。

  

  一睜眼就吃飯,或是一回家就上桌這樣的待遇我跟榮奶奶已經好久沒有過了,特别是玩回來饑腸辘辘地時候看到熱飯上桌,我眼淚都差點奪眶而出,這才是真正的度假!關鍵是還很經濟劃算!随着海景房開發的日益完善,這種家庭旅店式的經營模式屢見不鮮,網上搜一搜很容易找。

  

  不吃隻玩的兩兄妹,這兩隻螃蟹李大榮還給起了名字,硬說它們是他的好朋友,藏起來不讓我們吃掉……

  上一篇有個寶媽留言問我旅行中寶寶的輔食問題怎麼解決,以我自己的經驗,我家的兩個孩子在海邊都不吃海鮮,大榮除了鲅魚餡的餃子,其他的海鮮幾乎不吃,可能他們還欣賞不了海鮮的美味吧。而依姐,因為月齡小,我們也不敢給她多吃海鮮,害怕過敏,幾乎都是淺嘗辄止,所以海鮮并不是孩子們的主菜。但好在每餐除了海鮮還有家常的炒菜,老闆人很細心,做菜時鹽也特意少放,還會會給做一些孩子們的飯,比如蒸蛋羹、白米稀飯、煮雞蛋、小饅頭等等,原本依姐的飲食也開始跟大人接軌,所以我們是沒有特意給孩子們帶輔食的,外出旅行畢竟不是在家裡很多時候隻能抓大放小,有些事情隻能不計較。

  4、人員配置:

  榮姥姥、榮姥爺、榮奶奶、我和兩個小屁孩兒。帶一個1歲 和一個3歲 (注意月齡,大孩子不在探讨範圍之内)的孩子去海邊,榮媽認為至少要四個大人才能稱得上比較有質量的度假(但其實還是很累)。一個人帶一個孩子,一個看攤做後勤拍照,剩下一個人的名額可以輪番休息,享受一下惬意的海灘。

  

  玩沙小分隊,除了拍照片的我沒入鏡,其他人都在

  四大兩小是标配,低配一點三個大人也能勉強忙活得過來,但隻能算低配,度假質量就别想了,伺候好孩子就行了,如果隻有兩個人的話,還是等孩子大點再旅行吧,一人抱一個孩子連裝備都運不回去,隻剩下倆人對倆孩子哭了。

  

  圖為扛裝備主力軍:榮姥爺,扛娃主力軍:榮姥姥,一說回家,李大榮就立刻一步也不走了,明明前一秒還在沙灘上打滾……

  除此之外,還要至少有一個人是習水性的,且要有一名男性,扛裝備和扛孩子的體力活以及安全保障應急主心骨全靠他,海邊的安全隐患很多,旅遊中不乏各種應急情況,一群老弱婦孺沒個男人帶領遇見個仗勢欺人或是緊急情況連個主心骨都沒有不是?

  

  榮爸這次有工作去不了所以男性角色由榮姥爺代替了,後來發現榮姥爺真的很抗使,下海陪遊泳,上岸拎裝備,平時還要當孩子王,他往那一戳五大三粗還防忽悠,海灘上不乏各種亂收費的現象,我們之前到開車5分鐘的那個海灘去搭帳篷就有工作人員來收帳(地)篷(盤)費,全讓榮姥爺給忽悠走了。

  二、裝備 關于裝備,我想說帶着小屁孩兒千萬别想着将就,能夠營造多舒服的環境就營造多舒服吧,孩子瘋玩的時候下一秒就是精疲力盡的時候,當你從海裡把他拎出來的時候他可能還在拳打腳踢地表示“我不走,我還要玩,我一點都不累”,等你把泳衣脫了包上浴巾的時候他恨不得都已經睡着了……所以從某種角度上說,帶孩子出去玩最重要的第一點就是玩的時候盡情玩,累的時候休!息!好!

  休養生息對于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沒有體力和精力就不能繼續下一趴,強打精神玩的結局就是生病。

  

  榮姥爺一個人包圓了所有沙灘裝備,棒棒哒

  所以這一次海灘之行,大到帳篷、遮陽傘、爬行墊、嬰兒車,小到防曬衣、小草帽、浴巾、遮陽傘、遊泳圈、玩沙工具等等,我們事無巨細地全部帶上,哪怕大人自己将就點、行李少帶點,孩子的東西也一樣不能少。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準備東西再繁瑣又怎樣,也總比一着不慎孩子生病了好。

  1、帳篷

  

  帳篷我認為是必不可少的,一來防塵效果好,幹淨衛生,貴重物品放進帳篷拉鎖一拉總比随意放在包裡保險,弄濕的衣物還可以晾在帳篷上;二來在遊泳回來裡面換個衣服也很方便,海灘的更衣室環境差不說,還要收費;最重要的一點是,熊孩子在裡面睡覺很舒服,不僅遮陽還抗風。我們每天一大早就會到海邊玩,一直玩到中午吃飯才回家,大榮的精力可以玩一上午,但依姐通常到了九十點就犯困要睡覺,多虧有了這個帳篷保依姐不至于風餐露宿,不然就隻能抱着睡,可人抱着睡的舒适度又怎麼能跟平躺着睡相比呢?

  

  圖為玩水後累的睡着的依姐,在海邊的每天上午都會在帳篷裡睡一覺,帳篷裡又安靜又避風,幫助胖丫快速充電滿血複活。

  臨回去的那天上午,我們想着隻在海灘玩一小會兒,所以圖省事兒沒帶帳篷,當天的溫度也不低,于是就讓玩水回來的依姐睡到了推車上。

  

  就是這次,那天天氣很熱,玩玩水裹着毛巾就讓她睡了,平時在帳篷裡也是光着裹毛巾睡的,所以我們大家都沒有太在意,但事後想來我們實在是有點輕視沙灘上的海風,即便它是溫暖的,風也太硬了。

  上午玩完,當天下午我們回到北京的家,就感覺依姐精神有點萎靡,晚飯時就有點發熱,半夜更是燒到了38度,索性半夜吃了退燒藥燒就退了,但第二天感冒症狀就凸顯出來,流鼻涕伴有咳嗽,我們想來可能就是在沙灘上睡覺的時候吹海風吹着了。原本非常圓滿的旅行,在最後的部分出現了敗筆。所以,這個經驗教訓告訴我,在孩子的問題上,一點圖省事兒都不行,比起孩子生病糟心,背個帳篷受點累又算得了什麼?況且帳篷又不用我背~

  2、遮陽傘

  

  遮陽傘不能再必須的必需品,沙灘上很曬的,傘底下吹海風很惬意,但沒有傘,人基本上是呆不住的。而且傘杆還可晾濕了的泳衣毛巾啥的。當然,每個沙灘都有出租遮陽傘的,但租一次的價格都趕上淘寶上買一個了。

  

  北戴河新區俗稱南戴河,這是價目表,明碼标價,童叟無欺,想要舒服就得花錢

  所以如果是不差錢或是隻呆一兩天可以用租的,但如果是我們這種一呆呆五天,一天兩刷的主兒,還是自己提前置辦一個吧,以後去别的地方郊遊也可以用。我們一開始隻帶了帳篷,但帳篷太抗風了,睡覺還好,長時間坐在裡面比較悶,且熊孩子也玩不成沙子。

  

  好在我媽的舊相識老闆很貼心,借給我們一個傘,孩子們在三下玩沙子就不會曬到啦~這個傘,很大程度提高了此次玩沙之行的滿意度,再次突顯了熟人的重要性。

  3、爬行墊

  

  爬行墊也是老闆借我們的,所以說要住民宿,老闆熟悉當地的情況,好好搞好關系很多裝備都能借用。出行之前我們自己本來也預備了爬行墊,但東西太多走的匆忙落家裡了。

  

  爬行墊的好處就是幹淨,不用坐的滿身滿腿都是沙子,放到帳篷裡還隔潮,我們後來都把爬行墊放到帳篷裡,依姐睡在上面比直接睡帳篷要更舒服更衛生,在上面吃個東西也幹淨。再者,爬行墊還有畫地為牢的作用,海灘上到處都是人,沒個占地盤的東西怎麼行?

  4、嬰兒車

  

  不管什麼時候都是必備!别看我們住的地方離海灘隻有10分鐘,玩回來的熊孩子真的是一步都不走啊!這10分鐘的路程,要是沒有個車代步,誰有力氣把三十斤的李大榮抱回去啊!我們玩一上午也累的跟三孫子似的啊!嬰兒車的好處是有人時駝人,沒人時也可以駝東西,到了沙灘上也可以用來放吃的、晾泳衣浴巾一些不想沾上沙土的東西。

  三、防曬 這次沙灘之行,孩子們除了黑了點,沒有任何一個人出現曬傷,我認為防曬工作還是做的不錯的,除了我自己……全家唯一有出現曬傷的人是我,誰讓我臭美來的,嗚嗚嗚~

  

  雖然海邊的海風很宜人,但紫外線可沒那麼平易近人,所以防曬是重中之重。防曬霜自然是必不可少,但絕對不是防曬的主力,在沙灘上玩沙子倒是還好,一玩水一出汗防曬霜的防護能力就非常有限了。有天陰天沒太陽,我僥幸地認為塗了防曬霜行了,于是沒穿防曬服就去美美美的拍照了,上圖就是那天拍的,結果回來一後背的紅疹子,紫外線過敏!我的皮膚尚且如此,寶寶的自然更較貴,所以在海灘最管用的就隻有一點“遮”!

  

  這才是下海防曬的正确穿搭方式

  防曬服和遮陽帽是必須的!雖然我們盡量都讓孩子在有遮陽傘的地方玩,跑的遠了也會給孩子們打着傘,但這些措施在一個歡脫的玩沙少年面前,都不夠機動,隻有武裝在移動目标身上才是王道。

  

  所以,在沙灘上帽子防曬霜塗上是第一步,帽子必須要帶,時刻不能讓帽子離開熊孩子的腦袋,防曬服會視天氣的晴朗狀況和溫度高低決定脫與不脫。上面那個陰影是榮奶奶給兩小隻打着傘……

  

  尤其是下水的時候,也要穿防曬服戴帽子,不戴帽子眼睛會睜不開。這倆下水可謂是全副武裝,比在岸上穿的還多……

  

  去海邊建議買防曬泳衣,不要給孩子穿個泳褲就下水,最好是買連體式的泳衣,能少露皮膚就少露,海邊不會熱到哪去,但是真的很曬。我給大榮買的是五分袖和五分褲長短的連體泳衣,基本能夠滿足海邊需求,還有一種長褲長袖的,那個就是專門給海邊預備的,但平日在遊泳池裡穿就有點神經兮兮了。

  

  不遊泳的時候我都讓大榮穿中長褲和帶袖子的T恤,盡量能少露皮膚就少露,依姐由于有凹造型的任務穿裙子居多,但也會給她帶長褲,玩沙的時候就給她穿上,防曬是其一,衛生也是一個因素,長褲不容易進沙子。

  

  再有就是手動打傘,像榮姥姥這樣,但長時間誰的腰都受不了,所以帽子防曬服非常重要,劃重點!!!

  四、藥物 最後,還要說的就是亡羊補牢的措施,畢竟再怎麼用心的護理也避免不了旅途勞頓中孩子的身體出現不适,所以必要的藥物還是要準備一點。原本我說要帶點藥榮姥姥還一副不屑說哪哪都有藥店,不用帶,但後來我還是堅持帶上了,孩子發病可不挑時候,萬一發生在半夜怎麼辦?萬一一時半會兒找不到藥店怎麼辦?藥物還是要準備一點,以備不時之需,後來證明的确很有必要。

  

  考慮到要去海邊會吃海鮮,很可能吃不好就出現腹瀉問題所以腹瀉藥一定要帶,新表飛鳴S細粒是我從日本帶回來的整腸劑,從3個月的小寶寶到成人都可以吃,原本是依姐剛添輔食的時候預備的,但沒想到胖丫肚子超級給力從來沒有腹瀉過,所以一直在冰箱裡放着沒用過,這次帶上是害怕孩子們在海邊水土不服引起腹瀉,但後來發現熊孩子們一個個都沒事兒,反而是我因為吃多了海鮮拉肚子(捂臉~),當天吃了一勺就好了,挺管用。

  池田止癢膏不用說了,蚊蟲叮咬或是起各種疹子都可以用,海邊沒有蚊子,但回到住的地方蚊子就特别多了,雖然驅蚊産品一直在用還是咬得倆孩子的腿都沒好地方了。馬油的主營雖然是護臀霜,但它對曬後修複也有效,所以也是必備。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是緩解感冒症狀和退燒的藥,依姐半夜發燒就是吃的這個,她似乎對于這個藥特别敏感,每次吃燒都能很快退掉,事實證明預備着總沒錯,不然大半夜的上哪買藥去。頭孢是消炎的,有一部分是為了我自己,我害怕乳腺炎又找上門來。最後就是伊可新,補充維D,我是一直給孩子們吃的。

  以上這些都是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榮媽一邊寫一邊仔細回憶,肯定還有不周到的地方,但一不注意篇幅已經這麼長了,就不再贅述了。最後我想說,帶孩子出去一趟真的不容易,大包小裹不說還要擔很多風險,所以我一直是不主張帶小寶寶去旅行的,但這次回來我對旅行的意義有了新的認識,可能曾經自己有些狹隘了,小寶寶雖然記不住什麼,但是旅行中帶給孩子的身心成長是在家所不能的。

  回顧整個旅行階段,都是很美好的,雖然我們的大目标“不生病萬歲”并沒有達成,依姐最終還是生了病,但好在并不嚴重,在北京修整的幾天也就沒有大礙了。孩子嘛,生病是正常的,誰都沒有完全的把握不讓孩子生病,有得必有失,但好在依姐慢慢在長大,以後帶出去的把握會越來越大。帶小齡寶寶出門并不是不可以,但如果讓我說,沒有特别着急的因素,還是希望大家能夠靜等孩子大一些再遠途旅行,孩子越大旅行的意義就會越發顯現,相反的大人所受的累、擔的風險就會少很多。

  本文屬榮媽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後台留言或點擊h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