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窘迫通常是宮内缺氧造成的,會危及胎兒健康和生命,因此很多媽媽都非常擔心。胎兒窘迫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急性胎兒窘迫最常見的病因有: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臍帶脫垂、宮縮過強等,多發生在分娩期。
慢性胎兒窘迫常見原因有:孕婦合并内科合并症,如先心、肺部疾病和重度貧血;并發産科并發症,如妊娠高血壓;胎兒本身有嚴重疾病,如血管畸形等。多發生在妊娠晚期。
如果能早期發現缺氧緻胎兒窘迫,醫生可馬上采取措施來挽救胎兒的生命。
那麼,如何早期發現呢?
胎兒窘迫主要發生在臨産過程,也可發生在妊娠後期。其主要臨床表現是胎心率異常,羊水糞染及胎動減少或消失。
因此,要及早發現胎兒窘迫,可從以下途徑入手:
1、數胎動
胎動是表明胎兒存活的良好标志,也是對宮内缺氧最為敏感的指标。胎動計數是妊娠期監測胎兒宮内狀況的一種簡便方法,可長期使用。
一般準媽媽20周左右能感到胎動。28周後應學會自數胎動:
孕婦每天早、中、晚各取左側靜卧一小時,分别記錄這三小時的胎動次數,将三次胎動數相加乘4,則作為12小時胎動數。胎動計數12小時≥30次為正常,若12小時<10次為異常。
若發現胎動與往日比較過頻或過少,都可能提示胎兒有宮内缺氧,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2、胎心監測
孕媽的家人也可在醫生指導下學會用聽診器或胎心儀直接聽取胎心。
正常胎心率應是120~160次/分。胎動時胎心率應增快>10次/分,或胎心率不規則。若胎心率減慢少于或多于這個數,則提示胎兒缺氧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3、定期産檢
孕期一定要按時産檢,醫生可通過胎兒心電圖檢查、胎心率電子監護、B超生物物理評分、多普勒超聲臍血流檢查等,及時發現胎心率異常變化,及時采取應變措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