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吃又不長肉,還容易生病,其實是胃強脾弱證的一個突出表現。這種情況在臨床兒科門診中十分常見,今天就來說說胃強脾弱的日常調理方法。
孩子飯後經常打嗝、吞酸、惡心想吐,或者是消谷善饑,就是肚子老是餓,但是吃完東西肚子又不舒服,還有的胃口很好,能吃但就是不長肉,還有口腔潰瘍、晚上睡覺不安穩等等。孩子在日常之中經常反複出現這一系列症狀,家長就要注意了,這種情況就叫做“胃強脾弱”。
其實孩子能吃,未必就是脾胃好的表現,有可能恰恰相反,這是脾胃發出的“求救信号”。
胃強脾弱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脾虛
胃的主要任務是儲存,負責“裝東西”的,脾才是負責運輸和消化的。如果孩子飲食不節,吃得太多,胃裡面裝進太多東西,超出了脾的能力範圍,就會損傷到脾的運化功能,導緻脾虛。脾虛以後,通過飲食進入身體的水谷會趁機停在脾胃裡面不走了,形成濕氣,濕氣反過來又阻礙脾升和胃降,這就是中醫講的濕邪困阻中焦。
這樣時間一長,脾胃氣機升降不順利,胃就會産生虛火。虛火一旦形成以後,胃的受納功能會持續亢奮,孩子就會覺得怎麼都吃不飽。此外,胃強脾弱還會有口腔潰瘍、脾氣暴躁等等這些“上火”的表現,其實都是虛火在作怪。胃強脾弱實際上就是胃熱脾虛。
● 長期胃強脾弱可能會引起“生積”
當孩子出現明顯的胃強脾弱的表現時,家長們要注意了,因為胃強脾弱往往是疳病的前期。《幼科發揮·疳》認為“疳為虛證”、“太飽則傷胃,饑則傷脾”,小兒髒腑嬌嫩,過飽過饑都會損傷脾胃而導緻疳病。
有疳病的孩子看起來會體型瘦、面色黃,頭發稀黃易打結、甚至肚子脹滿突出。大便也會有異常,例如有時會拉稀、便溏、有時又幹又硬,或者剛吃完東西就想去拉大便,一天拉幾次等大便不調的症狀。孩子還會很愛發脾氣、睡覺不安穩、喜歡吃手指或者磨牙。
孩子吃不好,睡不安,會直接影響生長發育,整個人都會顯得臉黃肌瘦。
● 疳病會導緻孩子的抵抗力低下
孩子一旦疳積,脾胃吸收利用營養的功能會更加衰弱。中醫說,“脾乃後天之本”,脾胃虛弱,孩子的抵抗力就會變差,尤其是換季的時候會頻繁生病。所以,孩子一旦出現疳病的症狀,需要及時處理,辨證調理、攻補兼施。一般情況下,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辨證治療。
孩子胃強脾弱,日常怎麼喂養才合理?
為了避免孩子發展成“疳積”,當他出現胃強脾弱的症狀時,就要着手調理、及時幹預。孩子胃強脾弱證大多由家長喂養不當造成,家長要調節孩子的飲食,合理喂養,配合消食、健脾,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 及時消食導滞,減輕脾胃負擔
每天早餐後用“10秒判消化”,觀察孩子的口氣、舌苔、大便、睡眠是否正常,及時檢查孩子有無積食的情況。有一項或以上不正常,就代表孩子積食了。要用新三星湯及時消食導滞,搭配素食2~3天。
家長最好可以讓孩子自主進食,定時定量進食。因為家長喂孩子的時候會忍不住多喂兩口,而孩子不需要自主進食也可能會邊玩邊吃,不知不覺中就會吃多了。吃得過量了、脾胃無法消化,就是導緻積食的重要原因。
● 吃軟、吃少、吃熱很重要
家長可以用調理胃病的思路來喂養脾胃受損的孩子,就是吃溫熱的食物、煮爛煮軟、少食多餐。當脾胃恢複正常以後,再考慮健脾補脾,或者吃肉。日常保健,每周可以安排1天進行素食,配合新三星湯消積,最好等待孩子消化好,再重新吃肉,或者把肉類換成更好消化的魚肉。
● 不要看到“上火”就喂涼茶
胃強脾弱的孩子因為胃中有虛火,可能會有“上火”的表現,比如,大便幹硬、眼屎多、口臭等症狀,有些家長就會直接給孩子喝涼茶。涼茶是寒涼之物,“兒為虛寒”且“脾常不足”,盲目給孩子喝涼茶容易損傷脾陽,加重脾虛的症狀。
小兒的生理特點是髒氣清靈,易趨康複,調理先以和為貴,用清淡飲食,配合消食導滞法,恢複脾的正常運化功能,虛火有時候也會自然消失。
● 推拿 食療,内外調護效果更佳
1、日常用小兒推拿助消化
孩子出現胃強脾弱的症狀,就要耐心、堅持調理脾胃,建議家長認認真真學習《兒童脾胃課》。孩子的身體狀況變化得很快,每日能最直接觀察到孩子的人是家長。所以,家長要掌握一些護理脾胃的知識,這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家長可以每天給孩子做這套小兒推拿手法:清胃經100~300下、補脾經100~300下、掐合谷100~300下、順逆摩腹各3分鐘、揉足三裡100~300下、清大腸經100~300下。
2、搭配一碗食療湯
要解決胃強脾弱的問題,根本上還是要健運脾胃,在孩子消化好時要積極幫孩子健脾。上文提到,胃強脾弱的孩子大多都是容易積食、容易上火的,家長可以給孩子用桃苓湯,每周用1~2次,可以起到健脾祛濕,清熱生津的功效。
桃苓湯
材料:
五指毛桃,土茯苓,蘆根,雞内金,豬瘦肉
做法:
1、将所有材料入鍋,加水600毫升;
2、大火煮沸,轉小火熬湯,至剩約150毫升。一天内分次服用。
宜忌:
◆ 适用于胃強脾弱、易積食的孩子,如口氣大、大便不調者。
◆ 2歲以上辨證服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