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概念是從佛教傳來的,說是和尚不能吃葷。
所謂“八戒”,指三厭五戒,五戒為: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出家為不淫戒)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這個是一般通用的戒律(對在家的“居士”也要遵循)。三厭也叫“五葷三厭”
标明和尚不能吃葷,于是後來所有人都認為和尚是不允許吃肉的,中華的僧人們也從此與肉食絕緣了。
然而,真正的五葷并沒有肉的意思,五葷:佛教忌食的五種蔬菜,即大蒜、小蒜、興渠、慈蔥、茗蔥;三厭:道教忌食的三種肉:即雁、狗、烏龜。就是指在家的居士,就算可以吃肉,也不能吃這幾種。主要是說不能吃一些口臭的蔬菜,念經時會熏到别人,就像不能在教室裡吃大蒜一樣。
葷的含義葷
從字面就可以看出,他有一個草字頭,所以他是一類草的代稱。
葷是漢語中的一個形聲詞,從丱,軍聲。本義是指蔥蒜類辛臭的蔬菜。就是蒜、蔥等有味道的蔬菜。
由此可見,我們一直誤解了這個字的意思。而且還在不斷的使用強化。比如說 開葷 ,以我們現在的理解是我要去吃肉了,然而他的本意其實是“我要回家吃蒜”,想一想,就感覺非常的滑稽。
葷腥早在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傳法的時候,因為當地這些地有很多沙,又有很多水。草和菜都不會生的。并且當時出家人托缽,為了給施舍食物的衆生行方便(給什麼吃什麼,不挑剔),沒有規定不準吃肉,隻是規定不準喝酒和吃蔥、蒜之類。但是佛在《首楞嚴經》上說得很明白,當時出家人所吃的肉,不是真肉,是佛力變現的肉,而所變的肉,也是五淨肉,就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疑為我殺,或它自己死的,或鳥殘(即鳥吃剩下的,好像鷹抓起小雞吃,吃不了,剩下的你看到你可以撿來吃,這叫鳥殘),并且明确說,佛涅盤後,出家人不可以食肉,不僅不能食肉,還不能起傷害衆生的念頭。對于淨素來說,蛋奶蜂蜜絲綢皮草等最好都不要食用。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464--549)曾大加提倡食素,推動了中國出家人吃素風氣的形成。當然,這也是因為中國出家人逐漸不再托缽乞食,而是自己耕種,機緣成熟可以吃淨素。
經過上百年的誤解,葷腥已經成為了一個意思,也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這些習慣也很難改正了。
你認為當今和尚可不可以吃肉 單選
0人 0%
可以,這是曆史的錯誤
0人 0%
不可以,這是中國的特有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