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長對孩子的關懷可謂是無微不至,方方面面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讓孩子成才是每個家長的願望。
初中階段學生正在經曆青春期,這一時期學生的身體也發生明顯的變化,尤其是身高,家長會發現,孩子一下子長高了不少,所以家長在孩子上初中的時候會十分注重營養補給,避免耽誤孩子長個。
而到了高中的時候,學生的學習變得緊張,家長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孩子的學業上,對身高問題不是那麼的關注了,而學生升入高中之後,抓住青春期的尾巴,身高增長速度放緩,但是也在緩慢的增長。
如果到了高中,學生的身高沒有達到标準身高,那就基本就此定型了,後天也很難再改變。
而對于高中生的身高标準,家長也在腦海裡打出一個問号,到底長多高才算标準呢?
高中生“身高标準表”來了,是人高馬大還是小巧玲珑,看過就知道
高中階段有3年,大概在15歲~18歲之間,初中前期,女生的身高一般要高于男生,這是因為女生的發育時間較男生要早,而到了高中,女生發育放緩,男生在身高上也漸漸追趕上來,超越女生。
在前一段時間出爐的高中生“身高标準表”中,可以看到,在15歲的時候,男生的标準身高是169.8cm,女生則是159.8cm,剛好相差10cm;
到了16歲,男生的标準身高是171.6cm,女生則是160.1cm;
然後來到了17歲,男生的标準身高是172.3cm,女生則是160.3cm;
因為有些學生在17歲高中畢業,有些學生在18歲高中畢業,男生到了18歲,身高達到172.7cm就是标準的,女生則要達到160.6cm。
以上就是高中生的标準身高,看看你是否達到這個标準了呢?看過這個身高标準表,學生就會知道,自己到底是人高馬大還是小巧玲珑。
當然,身高和地域也有一定的關系,據調查顯示,我國男女平均身高最高的省份是山東省,也就是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男女平均身高标準要低一些。
孩子高中如果沒有達到标準身高,後天想改變就很難了,所以家長要從學生開始發育就準備起來,幫助孩子長個。
分析
先天遺傳因素對身高有着重要影響,一般是占比80%以上,不過經過後天努力,學生還是有可能在此基礎上長高的。
這就需要家長的幫助了,一些家長在孩子身體發育時期猛給孩子補充營養,導緻學生的體型不僅沒有往高發展,反而是向着橫向發展了,所以,家長要注意營養均衡,注意搭配。
運動能夠促使學生長高
根據一項研究表明,運動能夠促進學生長高,比如打籃球、排球、遊泳等,曾有一位學生,他的父母天生身高就不高,都沒有達到170cm,但是孩子卻長成180cm以上的大高個。
原因就是家長從小就給孩子報了遊泳班,這就是後天因素的作用,運動讓學生的脊椎骨發育,有利于學生四肢骨骼的生長,特别是對下肢骨骼的生長發育起到關鍵作用。
所以,家長可以利用運動這一突破口,不僅能讓學生強身健體,還能長高,簡直一舉兩得。
男女生對身高要求的标準不同
當然,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想長太高,尤其是女生,很多女生表示自己理想的身高在165cm~168cm之間,不能超過170cm。
不過男生和女生的看法不同,在男生心中,未來另一半的身高最理想的是160cm,而168cm則不受男生青睐。
女生開始反擊,表示男生也不是越高越好,如果超過了190cm,對女生來說就太有負擔了,最受女生歡迎的男友身高是178cm。
不過身高也不是個人意志所能決定的,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最重要是學生身體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面貌,才是最理想的。
寫在最後
身高對學生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可能學生在校園時期沒有太大的感覺,不過身高也影響着學生找工作,等學生大學畢業後,就會發現,一些用人單位在身高上是有硬性要求的。
比如空姐、空少、舞蹈演員等職業,如果身高不夠,學生就會錯過自己心儀的工作,如果僅僅是因為身高而影響自己未來的發展,也是有些可惜。
所以,家長要從學生開始發育的時候就引起注意,給孩子制定一個目标,盡可能幫助學生長高,這樣在未來就業的時候,學生也不會因為身高問題被淘汰了。
當然,身高不能勉強,畢竟身高受到先天影響的因素很大,所以還是要放平心态。
話題讨論:你的身高是高于标準身高還是低于标準身高呢?
(以上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