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方面有:
1、都視中庸之道為最高的德行與至善;
2、都意識到了中庸之道是道德主體的道德評價與道德行為的統一體;
3、都意識到了中庸之道所内涵的辯證法思想。
不同的方面有:
1、亞裡士多德的中道思想相對來說,在内涵上包含有更多的求知成分,可說是種理性中道;孔子的中庸思想則相對具有較濃的人性意味,可說是種性情中庸;
2、亞裡士多德認為中道德性并非是先天本有的,而是在後天的行為習慣中形成獲得的。所以,要想實現好的德性,實現中道,就得注重習慣的作用,在日常行為中積累達到;孔子則認為作為一種至德中庸實際是“仁”在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與實現,是先天地内在于人自身的,是人生來就本有的。所以,隻要通過個人自身的不斷修養就能逐漸體認自身本有的德性,從而實現中庸之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