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磕頭磕錯了

磕頭磕錯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1 05:10:06

磕頭拜年又爆了。

自媒體@呦呦鹿鳴收到一則讀者吐槽,男朋友是山東棗莊人,按當地風俗,結婚必須當衆給全部結過婚的親戚磕頭,包括哥哥表哥堂哥嫂這樣的平輩,一共要磕一整天。

磕頭磕錯了(磕不磕頭又吵起來了)1

過年期間,又再次收到粉絲吐槽磕頭拜年的私信。于是@呦呦鹿鳴發文表示,反對集體磕頭。

磕頭磕錯了(磕不磕頭又吵起來了)2

就因為這,呦呦鹿鳴被圍攻,自述名譽遭到極大破壞,已無法正常工作、生活,不得不就近向所在城市公安局報案,并在同名微信公衆号上發出了報案書全文。

磕頭磕錯了(磕不磕頭又吵起來了)3

但在微博評論區,不少人覺得,下跪磕頭就圖個氛圍和喜慶,并沒啥。

磕頭磕錯了(磕不磕頭又吵起來了)4

除了磕頭拜年之外,“跪”字也很流行,跪求、跪舔、給跪了……好像跪這件事,是與生俱來的技能點。

事情可能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值班壹讀君丨張小羁

在古代,“跪”是最禮貌的坐姿

中國古代最早是沒有凳子、椅子的,當然連桌子也沒有,隻有很矮的“幾”。秦漢以前,人們“席地而坐”,坐時在地上鋪上席。據考證,古人坐于席,正規的坐姿是兩膝着地,兩腳的腳背朝下,臀部壓在腳後跟上,“正襟危坐”表示的就是這個坐法,相當于我們現在說的跪坐。

磕頭磕錯了(磕不磕頭又吵起來了)5

東漢畫像石“講學圖”

除此之外,采取這種坐姿還有對服飾的考慮。中國人很早就開始穿着褲子,但通常穿着于袍服内,并不會把褲子露在最外面。初期褲子都是沒有褲裆的,後來才出現了合裆褲。沒有合裆褲,即使有凳子或椅子,坐姿都會暴露隐私部位,隻有跪姿才能隐藏,顯得文明有禮。

一些放松的坐姿,比如盤腿坐、叉開腿坐,或者抱膝而坐,都是很不雅的,最多隻能私底下這樣坐坐,正式場合會被認為是野蠻人。

壹讀君在這裡多說幾句,當時社會對這些個不雅的坐姿都意見很大,古籍中把這些坐姿與衰敗的世風、得意忘形、放蕩不羁和鬼怪之姿等等聯系起來。當時社會尤其看中禮樂文化,強調坐有坐相,正确的跪坐坐姿帶給人威儀之感,是一種向上的精神面貌,與屈辱卑賤完全不搭邊。

跪拜禮本來是一種對等的禮儀

古人的“坐”,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的跪。理解了古人的這種坐姿,就很容易懂得跪拜這種禮儀。

古人在接待賓客過程中,每當“坐”着向客人緻謝時,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古人說的“跽”,使坐變成了跪,然後俯身向下,有時要前額觸地,逐漸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禮。對于跪坐習慣來說,跪拜禮是一種十分方便的禮節。當所有人都是面對面跪坐的時候,向對方行跪拜禮并沒有多少高低的區别。

磕頭磕錯了(磕不磕頭又吵起來了)6

管仲勸谏雕塑

“跪”和“跽”也就成了了先秦時人們人際交往中的必備禮儀。如《範睢說秦王》中的描寫: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秦王跪而進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範睢曰: “唯唯”。有間,秦王複請。範睢曰: “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戰國時期的謀略家範睢觐見秦王,秦王請他賜教,與他面對面跪坐請求,誠意滿滿。一個當君王的做到這份上夠意思了。而範睢呢,端着端着欲言又止,秦王就屢次三番地“先生有什麼高見?”“先生有高見請賜予寡人呀?”……“先生……還是不肯賜教給寡人麼……”與此同時,由跪坐變為伸直身子長跪,又再變為跪坐。

壹讀君都被感動了。

這也隻不過是古代君拜臣的其中一個小小的案例而已。那時候的君王是很忙的,大臣與君王見面,一般是君王先給大臣們一個一個行禮,然後大夥兒再一起還禮。而在先秦時期,無論是禮制,還是史事,都有君向臣“ 拜”——也即行跪拜禮的記錄。沒錯,就是君主向臣下跪拜。

在秦朝以後,中央集權加強,君對臣就變得比較怠慢了,比如大臣向君主行跪拜禮後,君主以起立予以還禮。不過這一時期皇帝仍保留有敬老的禮儀,要去地方上看望老人,行跪拜禮。先秦遺風尊師之禮也保留得比較多,西漢的張禹,曾是漢成帝的授業師,後任宰相。他退休以後,成帝不時派人慰問。張禹病時,成帝前來看望,“親拜禹床下”。

古時君臣坐而論道的情形也出于此,壹讀君再舉個栗子,西漢文帝召賈誼談論國事,文帝聽得着迷,不知不覺以膝行挪動靠近賈誼所坐之席,賈誼也沒什麼特别的反映, 繼續講他的。可見當時,跪拜禮仍然是一種平等的禮儀。

自從有了椅子,一切都起了變化

美好的時光總是容易逝去。很快,椅子來了。凳子、椅子在中國出現的具體時間不容易明确,但至少在唐朝時期已經開始普及,宋代而盛行,人們垂足而坐日漸普遍,古人席地跪坐成為曆史陳迹。

有了椅子以後,跪和坐就有了高度的不平等,這個時候“跪”才有了一方居高臨下一方卑微的意思。

但就算椅、凳發明之後,在元代之前,下對上、民對官、官對皇帝等,除了在正式場合需要行跪拜禮之外,一般也并不跪着。

壹讀君翻了一下《宋史》,其中記載,皇帝出巡時,隻要不是“郊廟大禮”這樣的隆重場合,一般就是“惟前有駕頭,後擁傘扇而已”,而且“其侍從及百官屬,下至厮役,皆雜行其道中”。不僅如此,老百姓還可以随便圍觀,“夾道馳走,喧呼不禁。所過有旗亭市樓,垂簾外蔽,士民憑高下瞰”,不僅不跪,還可以随便圍觀嬉笑,也沒有人管。

康有為則對朝堂上的跪拜禮儀做過如下描述:“漢制,皇帝為丞相起,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乃立,元乃跪,後世從之。”這裡說的就是唐以前是臣與君共坐,到了宋朝,皇帝仍坐,大臣則由坐改為站立。元朝進一步發展為臣下跪着向坐着的皇帝察複,明清沿襲而不改。

磕頭磕錯了(磕不磕頭又吵起來了)7

由明朝開始,由于尊君卑臣的強化,君主對臣下已表現為非禮對待的地步,其突出體現,便是明代對大臣們的“廷杖”—堂堂大臣在皇宮大殿上被扒了褲子打屁股。據明史專家吳晗先生說,朱元璋時期,無論多大的官員,隻要皇帝一不高興,立刻就把他拖下去痛打一頓,打完了再拖上來,打死了就抛下去完事。

清代才是下跪最盛行的時代

中國人的跪,到清代才蔚為大觀。

清代統治者制定了一套極其繁冗的跪拜禮儀,僅跪拜就有一跪三叩、二跪六叩、三跪九叩。其中三跪九叩為最高,臣民對皇帝、皇帝跪皇太後都要三跪九叩。

與此同時,平民見官,也必須長跪,隻有有功名之人,才格外開恩不跪;大臣見皇帝,也必須長跪。像壹讀君這種,出門就别想站起來了。

臣民不僅要長跪,還要磕頭,磕得越響,表示誠意越高。據《清稗類鈔》記載,當時紫禁城的磚頭下面,太監們埋了一些甕。大臣賄賂太監,拜見皇帝時就被指到埋了甕的磚頭那兒,于是磕起頭來聲若洪鐘,腦袋不痛,聖心大悅。如果不行賄,就得在實心地磚上磕頭,頭磕腫了也不響。

當然,如果大臣太老,也會因為皇帝的恻隐之心獲得特别優待,不用跪在冷冰冰的地闆上,而是跪在墊子上。乾隆時,七十多歲的太子少保、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署理直隸河道總督劉于義曾奏事養心殿,因跪的時間太久,站起時踩到自己衣服角,一下摔倒在高高的禦座下,因公殉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