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辛棄疾最出名十首詩詞鹧鸪天

辛棄疾最出名十首詩詞鹧鸪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1:23:20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宋】辛棄疾

中秋飲酒将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别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裡長鲸,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鈎?

辛棄疾最出名十首詩詞鹧鸪天(一天一首古詩詞)1

譯文

今夜可愛的月亮嬌媚千般,你向什麼地方走去,悠悠慢慢?是不是天外還有一個人間,那裡的人剛剛看見月亮升起在東邊?茫茫的宇宙空闊無沿,是浩浩長風将那中秋的明月吹遠?是誰用繩索系住明月在天上高懸?是誰留住了嫦娥不讓她嫁到人間?

據說月亮是經海底運轉,這其中的奧秘無處尋探,隻能讓人捉摸不透而心中愁煩。又怕那長鲸在海中橫沖直撞,撞壞了華美的月中宮殿。蛤蟆本來就熟悉水性,為什麼玉兔也能在海中遊潛?假如說這一切都很平安,為什麼圓月會漸漸變得鈎一樣彎?

注釋

将旦:天快亮了。

《天問》體:《天問》是《楚辭》篇名,屈原作,文中向“天”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用《天問》體即用《天問》的體式作詞。

可憐:可愛。

悠悠:遙遠的樣子。

别有:另有。

光影東頭:月亮從東方升起。光影:指月亮。

天外:指茫茫宇宙。

汗漫:廣闊無邊。

送中秋:送走了中秋明月。

飛鏡:喻明月。

妲娥:傳說中的月中仙女嫦娥。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兩句:意思是據人說月亮運行經過海底,又無法探明其究竟,真讓人不可捉摸而發愁。謂:據說。問無由:無處可詢問。恍惚:模模糊糊、隐隐約約。

“怕萬裡長鲸,縱橫觸破,玉殿瓊樓”三句:意思是如果月亮果真是從海底經過,就怕海中的鲸魚橫沖直撞,把月中的玉殿瓊樓撞壞。長鲸:巨大的鲸魚。縱橫:橫沖直撞。玉殿瓊樓:代指月亮。神話傳說雲月亮中有華麗的宮殿名廣寒宮。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兩句:意思是蛤蟆本來就會遊泳,月經海底對它并無妨害,為什麼玉兔也能在海中沉浮?蝦蟆:蛤蟆。傳說月中有蟾蜍(蛤蟆)。故:本來。堪:能夠。雲何:為什麼。玉兔:傳說中月亮上有白兔在搗藥。解沉浮:識枷生,會遊泳。

若道:假如說。

無恙:安好,無損傷。

漸漸如鈎:圓月慢慢變成彎月。

賞析

從體裁上看,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曾作《天問》,通篇設問,一連問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辛棄疾在這首《木蘭花慢》詞中既不思鄉吊人,也不懷古傷今,而摹仿屈原的《天問》體,創造性地采用問句形式,打破上下片換意的定格,就明月西沉後的去向接連提出了九個問題,這在唐宋詞宋詞中是一創格,表現出作者大膽創新、不拘一格的藝術氣魄。向月亮發問的詩詞前已有之,如李白的“青天有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蘇轼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而通篇發問,一問到底的僅有辛棄疾此作。同時,詞的用韻也完全适應豪縱激宕的感情,讀起來一氣貫注,勢如破竹。并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詞,使詞這種形式更能揮灑自如地表現思想感情,給作品帶來不可羁勒的磅礴氣勢。

“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前人寫月,多思鄉、懷人、吊古之情,此詞抛開這一切,将有關月亮的深沉的富有哲理性的思考和神話傳說,融彙交織成一幅深邃而美麗的神奇畫卷,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作者别開生面就明月西沉而賦,并由此展開瑰麗奇特的想象,從廣闊的太空,再到到深幽的海底,深情地提出了一系列問題:悠悠月兒将運行到何處去?天外是否另有人間?這裡月落時,那裡的月亮是否剛剛從東方升起?反映了作者對客觀自然現象的深入觀察與思索,并作出了大膽的猜測,其中有許多暗合現代科學,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早于哥白尼三四百年的辛棄疾,對天體宇宙,對月出月落的自然現象發出這樣的問題,顯示出聰明智慧和朦胧的科學探索精神。作者在發問中,将神話傳說中的嫦娥、玉兔、蟾蜍、廣寒宮等巧妙地編織進去。忽而天上,忽而海中,忽而人間,忽而月宮。創造出豐富絢爛、神奇多姿的浪漫主義藝術形象,使人在對神秘宇宙的探索思考中,同時得到了美的藝術享受,不失為一篇詠月、送月佳制。

辛棄疾最出名十首詩詞鹧鸪天(一天一首古詩詞)2

作者打破上下阕分工(上阕寫景、下阕抒情)的定格,“換頭”不變,上下一氣渾融,打破詞要溫婉的傳統,以詩為詞,以文為詞,将詩和散文句法,融入詞中,大大增加了詞的表現力。上阕就月的去、來、系、留展開想象思考。下阕就月經海底,生出疑問和憂愁。不作生硬的比附、影射,然憂國之思從憂月之中透出。辛棄疾以皎潔的圓月象征大宋江山,而對它的命運憂心忡忡,“怕萬裡長鲸,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強烈地透露出辛棄疾對誤國誤民的奸邪勢力的憎惡之情,表達了他對南宋朝廷命運和前途的深深憂慮,寓意深刻。全詞即景發問,中間穿插神話傳說.最後以景收束,放的開,收得攏,戛然而止、發人深思。

綜觀全詞一氣呵成,緊湊連貫,讀來勢同破竹。詞的視野廣闊,構思新穎,想象豐富,既有浪漫主義色彩,又包含生活邏輯,且有難能可貴的科學斷想,打破前人詠月的陳規,道前人所未道,發前人所未發,其意義較那些對月傷懷的作品寄托深遠,其境界較那些單純描寫自然景物的詠物詞更高一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