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南瓜的種植方法有幾種

南瓜的種植方法有幾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18:31:56

上海小型南瓜(迷你南瓜)周年高效栽培技術

馬 坤等

南瓜因其優異的食用、觀賞和藥用等價值而廣受歡迎,是公認的功能食品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南瓜産業迎來了第二次發展熱潮,市面上出現了衆多的可食用南瓜新品種 。其中,迷你南瓜因具有觀賞性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B1、B2、C)及钴(迷你南瓜的钴含量位居五谷雜糧和蔬菜之首),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睐。

近年來,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的科研人員在廣泛收集南瓜種質資源後,經分離純化、轉育雜交等,選育出了一批優質、高産、抗性良好的迷你南瓜新品種,如“迷你桔瓜2号”“玉桔1号”“迷你白”等。然而,由于迷你型南瓜的栽培技術未能及時普及,造成了品種與栽培技術不配套,導緻迷你南瓜的品質和産量大打折扣,進而影響了種植戶的種植效益。現筆者拟依據迷你南瓜栽培試驗,将“迷你桔瓜2号”“玉桔1号”“迷你白”配套的周年優質高産栽培技術總結介紹如下,以期為迷你南瓜新品種的生産和推廣提供技術參考。

南瓜的種植方法有幾種(上海小型南瓜迷你南瓜)1

1 播種及育苗

1.1 播種期

1.1.1 春 季

根據上海地區的氣候條件和大棚的保溫性能,迷你南瓜春季采用大棚特早熟覆蓋栽培,可于 1 月中下旬至2月初播種;采用小拱棚覆蓋露地栽培,可于2月中下旬右播種;采用地膜覆蓋露地栽培,可于3月上中旬播種。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至2月下旬播種育苗時,需采用配套的電加熱苗床育苗技術。迷你南瓜在長江中下遊以南地區春季采用露天種植,可于 3 月 15 日至 4 月 20 日播種。

1.1.2 秋 季

迷你南瓜在上海市及周邊地區采用秋延後大中棚覆蓋栽培,可于 8 月 15 日至 9 月 10 日播種。

1.2 育苗苗床準備

準備50穴的育苗穴盤,裝滿育苗專用基質,噴淋足量水分,使基質上下完全濕潤均勻後備用。在1月至2月下旬進行播種育苗的,苗床需增加電加熱系統,一般可根據苗床的加溫面積,按照環形布線成矩形,線條間距7~10 cm,并在轉彎處固定,防止線條之間相互覆蓋造成危險。

1.3 播種及育苗管理

1.3.1 春 季

在迷你南瓜播種前,先将種子置于清水中浸種3~4 h,清洗幹淨後撈起,置于 28~30 ℃下催芽24~48 h,然後播種至穴盤;播後噴水,确保種子吸足水分後,在種子表面覆蓋厚 1.0~1.5 cm的松軟基質;随後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濕,待出苗後去除薄膜;除膜後,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下保苗,直至幼苗有2~3張真葉展開。播種後至出苗前保持苗床溫度 28~30 ℃,出苗後苗床溫度白天保持在 20~25 ℃,夜間保持在15 ℃左右;陰雨天應通風降濕,保持苗床幹濕适宜,以有效減輕各類病害的發生。

1.3.2 秋 季

播種前種子處理和播種方法同春季,在種子表面覆蓋厚 1.0~1.5 cm的松軟基質後,覆蓋遮陽網降溫,同時夜間覆蓋地膜保水(白天揭去地膜,防止高溫悶壞種子)。待種子出苗後,要及時揭去遮陽網,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下保苗,直至幼苗有2~3張真葉展開。

南瓜的種植方法有幾種(上海小型南瓜迷你南瓜)2

2 定植及田間管理

2.1 整地作畦

在迷你南瓜幼苗定植前 1 個月左右,大田施基肥,深耕細耙後作高畦,一般基肥每667 m 2 施用複合肥(含 N 35%、P 35%、K 35%)40~50 kg、農家肥(最好選施雞糞、菜餅肥、牛糞、豬糞等)1 500~2 000 kg,畦寬 70~80 cm。

2.2 滴灌管鋪設

預估畦上迷你南瓜幼苗定植的位置,在其旁邊鋪設滴灌管2 根,要求滴灌口向上,防止滴灌口堵塞。鋪設後接通水源開閥試水,根據水漬情況判斷和确認滴灌灌溉能否正常使用。

2.3 定 植

在鋪設滴灌管的畦面上覆蓋黑色地膜,并順滴灌管外側,使用打孔器在地膜上按照 40 cm的株距開孔2條,然後在孔中移栽幼苗。一般迷你南瓜的适栽苗齡為15~20 d,即宜在幼苗展開2~3張真葉時進行定植。定植前3~4 d,需輕輕搬動一下育苗盤進行蹲苗,以增強幼苗的抗逆性和移栽成活率。選擇健壯的迷你南瓜幼苗進行定植,淘汰弱苗和子葉不正常的苗。幼苗定植時,要求深度适中,根莖部蓋土不能超過地膜及幼苗最下方的子葉,且定植時應盡量保護根系不斷損。定植後立即澆足搭根水,第2天再及時補澆水1次。定植後若逢高溫天氣,應對幼苗進行适度遮陽 3~5 d,防止幼苗脫水死亡。

2.4 吊蔓架式栽培

迷你南瓜宜采用吊蔓架式栽培,即在植株開始爬蔓時,用麻繩綁在幼苗上方的鋼絲架上,繩體下垂引蔓,在南瓜苗下部4節位處綁蔓後及時繞蔓上架。

2.5 整 枝

采用大棚栽培時,應進行單蔓整枝,即保留一根主蔓,摘除所有側蔓,直至果實采收,且要定期摘除側枝。

2.6 授 粉

鑒于迷你南瓜為雌雄同株異花,母蔓上雌花發生較早(秋播的迷你南瓜因前期高溫,植株長勢快,故雌花出現晚),結果也較早,故應在其開花期的早上7~10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授粉時,采摘當天開放的雄花,摘去花瓣,将花粉均勻塗抹于雌花柱頭。一般自第三雌花開始人工授粉座果(以在13~17張葉的位置留果為佳),此後可連續授粉座果,一般單株留 3~5 個果,肥力充足及管理得當的田塊,每株也可留7~8個果。

2.7 肥水管理

開花期應控制氮肥用量。果實發育膨大期應适當追施磷、鉀肥,一般每667 m 2 追施三元複合肥20~25 kg、鉀肥 5~10 kg,施肥後培土并澆水,或采用葉面噴霧方式進行噴施,肥液濃度在1.5%左右,每周噴施 1次。

3 病蟲害防治

迷你南瓜對外界條件的适應性較強,故病蟲害發生較少,但生長前期仍需預防和控制粉虱、潛葉蠅、紅蜘蛛、蚜蟲的發生,以防昆蟲傳播病毒病而造成果實畸形、着色不良、變色、甚至全株死亡等,生長後期則需防治白粉病。

3.1 苗期防控

苗床及土壤可每667 m 2 用50%敵克松750 g進行清毒處理。為防治幼苗猝倒病和疫病,可先噴施70%甲基托布津 1 000 倍液 1次,再從75%百菌清800倍液或50%多菌靈750倍液或72%杜邦克露700倍液中,選擇 1~2 種藥劑與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一般育苗階段需防治1~2次。為防治煙粉虱、蚜蟲和紅蜘蛛等,可選用螺蟲乙酯、除盡和米螨等殺蟲劑交替用藥2~3次。

3.2 緩苗期

迷你南瓜幼苗定植後馬上噴施百菌清1次。緩苗期不需用藥,但要注意及時查看蚜蟲、潛葉蠅、紅蜘蛛的發生情況。可根據病蟲測報結果,結合田間檢查,一旦發現病、蟲馬上防治,可選用除盡、米螨、殺蟲素等殺蟲劑交替用藥 2~3次。

3.3 伸蔓座果期

伸蔓座果期重點防治灰黴病和病毒病。具體措施為:(1)加強田間管理,在迷你南瓜采用大棚種植時,一定要控制好棚内溫濕度,并加強通風,降溫降濕。(2)加強對粉虱、蚜蟲的預防和控制,即在小苗定植後至授粉座果2周的50 d内,根據田間實際情況,每 7~10 d 進行藥劑噴霧防治 1 次,以控制田間蟲源。(3)發現病毒感染植株,要立即拔除病株并銷毀。(4)可選用啶蟲脒、螺蟲乙酯等殺蟲劑防除蚜蟲和粉虱,選用代森錳鋅、拿敵穩等殺菌劑預防果實和葉部真菌病害的發生。

3.4 收獲前期

收獲前期重點防控白粉病,具體措施:(1)在迷你南瓜采用大棚種植時,應及時溝灌,保持棚内較高的空氣濕度。(2)及時打老葉、清除病葉,增加植株的通風透光性。(3)交替噴施仙生、好力克、粉鏽甯、拿敵穩等藥劑進行預防。

4 采 收

在授粉後35~55 d、果柄向内收縮變細、果皮呈現亮麗色澤時即可采收迷你南瓜的果實。采收時,果實成熟度越高,則其品質、耐儲運性越好。

黃貝貝迷你南瓜種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