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南京别稱和雅稱

南京别稱和雅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3 14:26:24

南京從戰國時期建城起,有冶城、越城、金陵、秦淮、秣陵、建業、建康、江甯、天京等幾十個稱謂,每一個稱謂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下面就一些比較著名或至今仍在使用的名稱來曆總結一下。

南京别稱和雅稱(南京的舊稱别稱)1

南京别稱

南京别稱和雅稱(南京的舊稱别稱)2

南京别稱

1、冶城——戰國時期,吳王夫差為抗衡楚國,在當時盛産銅礦、錫礦的南京朝天宮一帶建冶城,專門冶煉銅鐵、鑄造兵器,形成南京城的雛形。

2、越城——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令範蠡築城于今南京中華門外,史稱“越城”。

3、金陵——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敗越國,在石頭山(今清涼山)築城,稱為金陵邑。那時的鐘山叫做金陵山。另據傳說,楚威王見南京城有王氣,于是埋金于此,以鎮王氣。

4、秦淮——據說秦始皇東巡到南京,有術士上奏說金陵有天子氣。始皇帝大為不悅,為洩散金陵王氣,挖開南京東郊方山,引淮水入城。作為秦始皇“征服”的标志,此河改姓秦,是為秦淮河。

5、秣陵——秦始皇在鑿淮河以洩南京王氣時,還規定從此金陵必須叫“秣陵”。“秣”是牲口的飼料或喂牲口的意思,就是說這個地方以後隻能作為為牲口喂草料的地方,以壓制南京王氣。漢代時,也一直稱秣陵。

6(7)、龍蟠、虎踞——三國時,諸葛亮去東吳遊說孫權聯合抗魏。過秣陵時,看到秣陵的山勢地形,感慨地說:“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意思是鐘山很險峻,像一條龍環繞南京城,石頭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着,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并建議孫權将都城遷到秣陵。

8、建業——東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赤壁之戰後,孫權聽從諸葛亮建議,将都城從京口遷到秣陵,将秣陵改名為建業,寓意“建立帝王之大業”(另一說為“建功立業”之意)。

9、石城(石頭城)——孫權遷都建業第二年,就在清涼山原有城基金陵邑故址上修建了石頭城,作為駐軍和屯糧之所。

10、建邺——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晉攻下東吳京師建業,滅東吳。公元282年,改建業為建邺。業字加隻耳朵,既避免了孫權“建立帝王之業”的含意,又表示你這隻耳朵拎在我晉武帝的手裡。

11、江甯——西晉(公元281年)時,改臨江縣為江甯縣,寓意為“江外無事、甯靜于此”、“江南安甯”等。南唐(公元937年)在金陵建都,改金陵為江甯。

12、建康——西晉建興元年(公元313年),因避晉愍帝“司馬邺”諱,改建邺為建康。南京自此得名建康,司馬睿建立的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均建都建康。南宋時,也稱建康。

13、白下—— 南京北郊有白石山,盛産石灰石和白雲石,山下坡地稱為白下陂,六朝時期為戰略要地,唐移金陵縣于此,改名白下縣。

14、蔣州——隋朝滅陳以後,為了從根本上消除南京的都城地位,隋文帝楊堅下诏将建康城夷為平地,“于石頭城置蔣州”。蔣州的得名源于蔣山,蔣山乃紫金山東吳時的名稱。

15、升州——唐初,杜伏威、輔公祏義軍占據南京,建立宋政權,後失敗。公元758年,唐改江甯郡為升州,意彈丸之地,此為限制南京發展。後北宋滅南唐(公元975年),也給南京取名升州。

16、上元——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改江甯縣為上元縣。楊吳天佑十四年(公元917年),分上元縣另置江甯縣,兩縣同屬于升州管轄,并以秦淮河為界,同城而治,河北為上元、河南為江甯。上元縣大緻在南京老主城區域,明代南京皇宮也位于上元縣境内。

17、集慶——元朝第八位皇帝元文宗屠圖帖睦爾即位前曾在南京當淮王,後因其哥哥暴亡,元文宗順利當上皇帝。他認為南京是他的隆興之地,因此改建康路為集慶路,意為彙集喜慶。

18、應天——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帶兵攻破集慶路,并将南京改名為應天府(或稱京師),為順應天命之意。

19、天京——太平天國時期建都南京,取名為天京,喻"天國京師"之意,謂之"金陵小天堂"。

20、南京——“南京”一名始于明朝,明初朱元璋曾建都于此,稱應天府或京師,朱棣遷都北京後,改稱南京。自辛亥革命以後,又改稱南京,一直沿用至今。

列位看官還知道哪些南京的别稱,歡迎補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