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把飲酒稱作傾杯、把酒、品酒、碰杯、舉杯、暢飲等。
2、杜康:“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傳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發明的,故以釀酒的祖師爺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稱。
3、般若湯:“曲肱但作吉祥卧,澆舌惟無般若湯。”(謝逸《聞幼盤弟歸喜而有作二首其二》)佛家禁止僧人飲酒,但有的僧人卻偷飲,因避諱,就把酒稱作“般若湯”。蘇轼《東坡志林道釋》:“僧謂酒為般若湯。”窦革《酒譜異域九》:“天竺國謂酒為酥,今北僧多雲般若湯,蓋瘦詞以避法禁爾,非釋典所出。”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先生曾給甘肅皇台酒題詞“香醇般若湯”。
4、杯中物:“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陶潛《三責子》)“忍斷杯中物,眠看座右銘。”(杜甫《戲題寄上漢中王》)因飲酒時,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滿,樽(杯)中酒不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