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雷玉輝·遼甯遼陽
編輯/渝夫·天津河東
【渝言不止】
在藝術成就上與巴赫、貝多芬相提并論的大家,德國浪漫主義作曲家約翰内斯·勃拉姆斯的感情生活同樣驚世駭俗。
到底是怎麼回事?且聽雷三哥娓娓道來。
我内心永遠有虔誠和尊重,所以我既孤傲又謙卑。我的孤傲是面對庸俗無恥,我的謙卑是面對純真神聖。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對于一個熱愛音樂的人來說,勃拉姆斯,是我心中的神。
1856年到1896年,勃拉姆斯把深沉的愛刻在心中,刻在音樂中。
在十九世紀,人們把貪婪、自私、獸性、無恥盡情釋放,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他們心中再也沒有了神,沒有了神曉谕摩西的法闆。那時候,天才也随之批量出現!
而勃拉姆斯,始終克制、純淨,保守些神給與他的那份純淨。
勃拉姆斯愛他的老師舒曼,愛舒曼的七個孩子,更愛老師的妻子克拉拉,可他終身未娶,沒有自己的孩子。
舒曼是偉大的,他把勃拉姆斯帶到自己的身邊。克拉拉也是偉大的,作為鋼琴家她懂得勃拉姆斯是耀眼的天才。可是,沒有勃拉姆斯,舒曼和克拉拉會被世人遺忘。而正因為有了舒曼,農民的孩子得以被發現,成為天才;正因為勃拉姆斯,克拉拉的高貴、冷豔和絕世才華才會被永遠紀念;也正因為克拉拉,勃拉姆斯才把音樂推向極緻!
我們無緣看見勃拉姆斯燒掉的四十年寫給克拉拉的情書,可我們從僅存的信中,讀到了偉大靈魂崇仰偉大靈魂的光芒。
音樂照亮人生,勃拉姆斯的音樂和他的高潔靈魂一樣,蕩滌這世界的黑暗,給我們帶來崇高和真純!
【作者簡介】雷玉輝,遼甯遼陽燈塔市人,畢業于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遼甯省散文學會會員,遼陽市紅樓夢學會秘書長,燈塔市政府公職人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