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殲20第一次出現消息

殲20第一次出現消息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6 02:10:45

殲20第一次出現消息(你不知道的故事)1

威龍

11年前的今天,很多軍迷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條信息,成都黃田壩的上空有一架外形科幻的戰鬥機沖上雲霄,它——就是殲20。但關于殲20,你應該還有很多不知道的故事。

11年前的首飛

殲20第一次出現消息(你不知道的故事)2

2011年1月6日,航空工業成飛機械分隊的王小波發現殲20發動機的右發有一處漏油,大家的心立刻懸了起來。當晚8時,故障被确定為加力燃油分配器薄膜故障導緻漏油。檢查、更換、驗證,還是漏油,重裝、再驗證,直至發動機轟鳴聲在深夜重新響起,4個多小時的“人不卸甲,馬不離鞍”,故障徹底排除,首飛的節點保住了!

殲20總設計師楊偉事後感慨:“幸虧機務發現的及時。”

1月11日,“擡前輪,保持,離地,騰空!”萬衆期待中,殲20優雅地擡起前輪,騰空而起。殲10雙座飛機也從人們的頭頂呼嘯而過,在後面加速追趕,抓拍殲20起飛過程。兩架飛機上升轉彎,一圈,兩圈。目睹新型戰機通場呼嘯的震撼場面,有人不住地鼓掌歡呼,喜悅溢于言表;也有人神情嚴肅,始終處于緊繃狀态。

“飛機準備着陸。”18分鐘的飛行平穩而驚豔,殲20 開始下滑、改平、主輪兩點觸地、放傘、收油門、刹車,幾個動作幹淨利落,一氣呵成。飛機前輪穩穩地壓在跑道線上,背部的減速傘好似一對伸展開的翅膀,随着飛機在風中輕輕飄蕩,最終安全着陸。

“首飛成功!”

飛機滑行來到主席台側方莊重行禮。當殲20的座艙蓋打開,地面掌聲雷動,呐喊聲此起彼伏,所有為這架飛機傾注了心血和夢想的航空人在這一刻才真正釋放掉巨大的壓力,融入歡騰的人群,盡情享受喜悅。

人體重力“遊戲”

殲20第一次出現消息(你不知道的故事)3

刺耳的切削聲與窗外的暴雨沖刷聲交相呼應着,航空工業成飛機床前圍着的幾個人正在等待零件裝夾的檢查結果。其中就有剛從清華大學畢業不久的隋少春,他看起來十分緊張,由他編制的鋸齒蒙皮工藝正在進行首件加工,這也是殲20碳纖維鋸齒蒙皮攻關項目的第一項零件,成功與否全看這最後一刀。

終于完成裝夾檢查的李衛東從機床工作台快步走下來,顯得有些沮喪。

“零件真空吸不上!”此話一出,周圍的空氣瞬間凝滞。

崔雅文沉思片刻,馬上決定借用外力輔助裝夾,但如此大的外力從何而來呢?

“有了!”說完崔雅文便轉身離開。不一會兒,烏壓壓一群人在夜色中有說有笑地突然出現了,原來這外力竟然是人!墊上一張大泡沫闆後,9個人像玩遊戲似的依次站上去,最終通過人體的重力趕出空氣,将零件吸住。

一切準備就緒後,機床運行銑刀開始旋轉,沉重的主軸一會兒如優雅的舞者在空中劃出曼妙的弧線,一會兒如專注的畫師在紙上揮毫潑墨……

當刀具停止旋轉的那一刻,隋少春望着碳纖維蒙皮光滑的切邊,急促的心跳漸漸歸于平穩,零件終于順利完成加工。淩晨1時半,經過測量數據全部對比完成,點誤差均在公差帶之内,首件合格!

隋少春難掩喜悅,和“戰友”李衛東、崔雅文擁抱在一起。經曆了連續好幾個月的高強度工作,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

不愧名稱娘子師

殲20第一次出現消息(你不知道的故事)4

“25XSP的A孔,430KXA的P孔,39XSP……422PXA……”外行聽來,一片茫然,但航空工業成飛總裝廠線束制造工段通導團隊的每個人卻練就了一身獨門秘籍,能在衆聲嘩嘩中獨具慧耳,準确無誤地辨别出數據是誰說給誰的。此外,對這群女工來說,走機背、爬高梯、鑽座艙,那都是家常便飯,麻麻溜溜。

“小楊師傅,燈亮了沒有啊?”這一嗓子從機身艙位裡喚出來一個小腦袋,“實在是看不到。”楊洋一邊回答一邊揉脖子。這個身材嬌小的女孩被團隊裡的夥伴叫做“洋疙瘩”,她正在疏通的電纜插頭位置很深,又位于狹小的座艙,需要保持蹲姿并深深地埋着頭才能到裡面,她此時感覺自己可真成了破土而出的“洋疙瘩”,正大口呼吸着新鮮空氣。

機上導通就難在這些地方,電纜插頭不是全部暴露在外,電氣、雷達、座艙、油箱内部都是又小又複雜的結構,有些地方甚至連頭都伸不進去,隻有借助鏡子的反射才能判斷出導通點的位置。

“洋疙瘩”憑借小身闆再次鑽進座艙裡,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裡,她咬牙保持深蹲,一邊接通着電纜插頭和導通點,一邊和外面的檢驗員溝通确認,脖子也酸了、腿腳也僵了,這才将頭伸出機艙,對檢驗員點點頭。

一聲響亮的“燈亮,通過”報出,“洋疙瘩”又把頭收回機艙,開始成千上萬的導通測試。“79PXA……”“83ZXP……”她的聲音響亮地傳出,又和其他聲音融合在了一起……

喂奶媽媽

殲20第一次出現消息(你不知道的故事)5

又是一個寒冷陰沉的成都冬夜,一輛小車遠遠駛來,停在試飛站大門外。一位中等個頭兒的年輕女子一路跑着沖了過來,來不及和車旁的男子打聲招呼,她就一頭鑽進車裡。

這樣的畫面在這條路上發生了無數次,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洋。此刻的李洋抱着女兒擠在車後座狹小的空間裡,來不及歇口氣趕緊撩起外衣給孩子喂奶。看着小家夥香甜地吮吸乳汁,李洋不自覺又緊了緊手臂。

回想當初得知将參與殲20研制任務時,自己心中的興奮勁兒,今天依然能沖擊她的心門。即使當時已有5個多月身孕,李洋也挺着大肚子堅持參加技術培訓,學完了對整機狀态的跟蹤、對設計更改的落實以及所需工裝的相關知識。她等待着孩子的到來,也期待新型戰機的樣貌。

8月,孩子呱呱墜地,李洋一邊在東北老家休産假,一邊牽挂着成都的進展。不到兩個月的反複考慮,她終于還是拿定了主意:和母親一起,帶着孩子回成都!

返回崗位後,這位年輕的媽媽很快投入到工作中。

飛機進入試飛站的第一道工序是“稱重”,這不僅是對飛機重量的測量、數據的核實、數字的記錄,更多的是對飛機整體的定位以及重心的确定,是之後一系列工序的基礎和保證。而李洋的工作正是給飛機“稱重”。

這天,她又連續工作了20多個小時。抱着孩子,她在心中粗略算了算,還有三分之一的機上狀态沒有清理,加上稱重工序,還要不少時間。她坐不住了,輕輕放下女兒,囑咐丈夫幾句,又奔向試飛站。

為祖國慶生

殲20第一次出現消息(你不知道的故事)6

機務對殲20做飛行後的例行檢查。機腹下一根導管上挂着的一滴小油珠,讓航空工業成飛的龔靈一下子警覺起來。他立即組織人員進行勘察,果然發現導管的喇叭口有受損的情況。

“李部,機腹液壓導管受損,需要更換。”聽到對講機的呼叫,李濤立刻丢下手中的飯盒,抓起對講機就往現場跑。但庫房沒有導管的現成配件了,這個消息讓趕到現場的李濤一下子揪心起來。此時距離第二天的飛行計劃僅剩20小時。

緊急的現場會議後,大家決定拆卸受損導管,并現場進行三維數字掃描生成數字模型,通過ALIS平台将信息回傳成都,由内場重新制造。2小時後,成都内場成功收到傳回的數字模型。信息導入,開工生産,一場跨越2000千米的協同作戰全面打響。内場緊張地制造着,外場焦急地等待着,大家都隻有一個信念:20小時内必須更換完成!

“裝車發運。”淩晨2時,曆經5個小時的接力運輸,一個全新的導管經綠色通道被送達,一直守候在現場的工作人員立刻進行更換。1小時、2小時、3小時……時間在緊張地忙碌中不知不覺過去了。“收工!”更換工作終于完成,全程隻用了18小時。

10月1日,看着包括殲20在内的一架架戰機米秒不差地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聆聽書記铿锵豪邁的宣言,平日肅靜的指揮部大廳裡掌聲雷動。

2021年7月,殲20等戰機再次馭風飛越天安門廣場上空,向偉大的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緻以崇高的敬意,表達最深情的祝福。

殲20的背後是無數航空人,是一個偉大的祖國。

看了這些關于殲20的故事,軍迷們過瘾不?未來,我們還會有更多的故事講給你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