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兩年,“共享單車又雙叒叕漲價了”的話題不時在網上引發讨論,有城市共享單車已漲至1小時6.5元,共享單車已經貴過公交地鐵。那麼為什麼共享單車開始漲價了?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據報道,目前部分城市的共享單車已經漲至1小時6.5元。不論是套餐還是單次,費用都已上漲。以美團單車為例,若不計額外優惠,目前季卡90元,一年共360元,已夠買一輛自行車了。
從去年1月開始,共享單車的套餐騎行卡迎來集體漲價潮。2022年1月,哈啰單車宣布将騎行套餐7天卡10元漲到15元,30天卡25元漲到35元,90天卡75元漲到90元。2022年8月,美團單車也發布公告将騎行暢騎7天卡從10元漲到15元,30天卡從25元漲到35元,90天卡從60元漲到90元。
由于價格調整因城市而異,因此部分一線城市部分單車品牌價格實則更高。以上海為例,目前美團單車與哈啰單車收費規則都是前15分鐘1.5元,之後每15分鐘1元,相當于1小時4.5元。而滴滴青桔(經典版)收費标準為前15分鐘1.5元,此後每10分鐘收費1元,相當于騎行1小時的收費為6.5元。
共享單車收入靠的是騎行付費,渠道單一。但是平台方投入的地方卻很多:自行車成本、運維成本、管理費用、員工成本……
首先是原材料價格漲了。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Q1自行車上遊原材料價格同比上漲超過10%,兩年内包括塑膠、金屬材料在内的上遊原材料基本上漲15%~20%不等。根據第三方測算,市面上投放的共享單車價格每台在1000-2000元,三家主要平台共享單車保有量投放量基本都在1800-2000萬之間,這筆費用巨大。
而且共享單車的成本不是一次性的。真正燒錢的是它的運維成本,包括倉儲、物流、投放、維修四個部分,其中投放是燒錢的大頭。運維是共享單車平台最大的難題。為了保證每個地點有足夠多的車輛,平台不得不聘請大量的運維員四處“收集”單車,然後擺放到指定地點,運維人員成本巨大,還不算車輛和倉儲費用。
再加上共享單車在外界環境中使用損耗率較高,基本上每年最低都有20%~30%的車輛需要替換,這部分支出也要有40億左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