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人生多半不如意萬事隻求半稱心

人生多半不如意萬事隻求半稱心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6 04:00:40

人生多半不如意萬事隻求半稱心(萬事無如退步好)1

一年之計在于春,江南的春季已開始了春耕,村民低頭在田間地頭插秧播種,此情此景讓我記起布袋和尚寫過一首很有名的禅詩《插秧歌》,詩雲:“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成稻,後退原來是向前。”這首禅詩看似淺白平易,卻富含哲理,飽蘊禅機,生動活潑,饒有情趣。

禅詩,顧名思義,是指與念佛、參禅相關的詩。其特色在于富含哲理和智慧,具有深刻的辨證思維。

姜太公說過:“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意思是說,尺蠖每次行走都要先蜷曲再向前推進,龍和蛇要适時蟄伏,才能得以生存。

生活中有關“屈與伸”的現象比比皆是。小草彎腰,能防折蓄勢;樹木休眠,以禦寒儲能,是生存的自然本能。

人們屈膝而跳躍,彎肘以出拳;反向劃槳才能行船,向後拉弓方可射箭,也是運動的必要方式。

人們白天勞作,晚上休息,累則歇,困則眠,勞逸結合,張馳有度,機體才能得以恢複,健康才能得到保證。

人生多半不如意萬事隻求半稱心(萬事無如退步好)2

《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寫到:“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天地運行,不僅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還有四季的變換,才有這周而複始,秩序井然的大美世界。

孟子說:“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是說人類社會産生很久了,天下一個時期太平,又一個時期動亂。

社會總是時治時亂,永遠處于循環之中。治和亂是社會必經的前進過程,也是矛盾的存在和統一,曆史的發展就是這樣一種螺旋式的上升運動。

世間萬物,皆有進退。做人、做事要懂分寸、知進退,這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智慧。

既要有乘風破浪的勇氣,也要有急流勇退的膽識。為人慬分寸,讓一步為高,寬一分是福,謙沖自牧,有廟堂之量,自然人情練達;做事知進退,大丈夫能屈能伸,退一步海闊天空,遇事留有餘地,利人也利己,方可進退裕如。

在人生的天地中,不必“大鵬展翅恨天低”,有時低頭能見天,退步可向前,以退為進、進退自如,才能活的豁達自在。

人生多半不如意萬事隻求半稱心(萬事無如退步好)3

《虛雲和尚方便開示》裡說過:“佛法非同異,千燈共一光。”生活中很多道理是相通的,象光那樣互不幹擾,房子裡一燈光滿,千燈光強。宇宙山河,森羅萬象,亦複如是,無所障礙。

真是一語破的,讓人們“洗心讵懸解,悟道正迷津。”“低頭便見水中天,”“退步原來是向前。”教我們換位思考,做到明心見性、靜水流深,澹泊名志、甯靜緻遠。

“萬事無如退步好”。生活中,我們不可能一直向前走。退步、謙讓、妥協,有時是向前的另一種形式,也是向前的一種藝術。

我們都不必拘泥于形式,而應該注重其内容,“曲線救國”也能殊途同歸,達到預期的目标。

老子《道德經》中說:“水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還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用,有而不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與之争”。

“人心曲曲彎彎水, 事事重重疊疊山。”為人處事要像水一樣,百折千回,不在意路遠,遇重山迂回繞道而行;不在意環境險惡! “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

人生多半不如意萬事隻求半稱心(萬事無如退步好)4

宋代詩僧慈受懷深的《退步詩》中寫到:“萬事無如退步人,孤雲野鶴自由身;松風十裡時來往,笑揖峰頭月一輪”。

大意是人不自由,連喜樂都不受自己的控制,必須接受種種制約。要想得到解脫,想要閑雲野鶴般自由自在生活,必須具有“以退為進”的人生觀,無争無執,才能在萬裡晴空下與清風、皎月、自然同在。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人世的真知灼見,往往就在最平常的生活裡。

有一則小故事中說:一天老和尚就一難題問小沙彌:“如果你進一步則死,退一步則亡,你應該怎麼辦?”小沙彌毫不猶豫地說:“我往旁邊去。”一句話讓人恍然大悟,很多時候原來是自己在定式或不開闊的心态中将自己逼到無路可走的地步。

“在不能進退的時候,往旁邊去。”人不是隻有前進和後退兩條路,這是多麼簡單而有效的道理。

這些凡事忍耐、退讓的處世思想,雖然是好的,有益于消弭人際沖突與戾氣,可是對當事人來說,是輕描淡寫就讓事情“船過水無痕”呢?還是憋了一肚子氣呢?忍得多了,忍無可忍,這股氣最後也要找機會爆發!您以為呢?

人生多半不如意萬事隻求半稱心(萬事無如退步好)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