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去婢 唐 崔郊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崔郊是唐元和年間的秀才,年輕的時候住在姑母家中,姑母家有一個婢女,長得姿容秀麗,又溫婉多情,崔郊就與這個婢女互生愛慕、私定終身。
可是命運常常捉弄人,姑母因家境日敗,将這個姿容秀麗、溫婉多情的婢女賣給了當時的連帥于頔。
于頔當時任襄州刺史,并任山南東道節度觀察使。其人能力非凡卻獨斷專行,性格專橫、恣意妄為。于頔用四十萬錢買下了這個美麗的婢女,一介書生崔郊面對這樣的現實也是徒喚奈何。但他不甘心命運的安排和捉弄,每日跑到于府附近,一片癡心的希望能再見到自己心愛的人。
皇天不負有心人,到了寒食節那一天,崔郊終于在于頔府外的一條小路上碰到了心愛的人。崔郊寫了這首詩贈于婢女,送别傷心人之後,踉跄而還。沒有想到的是這首詩卻不胫而走,一下子在當時流行起來。
後來有人拿這首詩給于頔看,誰知性格專橫的于頔看了這首詩之後竟被深深的打動了,感慨萬千。後來于頔就把崔郊召到府上,不僅盛情款待了崔郊,蕞終又将婢女賜還,讓有情人終成眷屬。據說,于頔後來還贈送了豐厚的妝奁,這一段佳話也為那個曾經的專橫的于頔赢得了非常好的名聲。
一首好詩不僅讓崔郊挽回了自己的愛情,更因此留名史冊,也因為這兩句詩凝練出了“侯門似海”“蕭郎陌路”兩個成語。
看完這首詩背後的故事,感動于崔郊念念不忘,雖然面對侯門的不公,世間的不公,命運的不公,如草芥的平民又能如何,不過一聲哀歎,可是他仍然盡自己了努力,做着自己能做的一切,誰知道結果會怎樣呢
所以對于很多事情,盡了自己蕞大努力,就無怨無悔了,剩下的就聽天命了,不到蕞後誰知道結果是好是壞呢!
摘自《是為彼此,來此人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