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小别離分手心理

小别離分手心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4 02:10:34

很久沒追劇的小魚媽媽,趁着小魚在姥姥家的空隙,看了幾集号稱2016年最火的暑期檔電視劇《小别離》。劇情圍繞着三個家庭面對孩子升學考試、出國留學以及青春期教育的故事,為下一代的成長和發展真的是竭盡心力,也是酸甜苦辣鹹,其味自知。

朵朵的家庭

朵朵的父母是典型的中産階級代表,白領、骨幹、精英。爸爸是三甲醫院的眼科醫生,媽媽是帶着一整個團隊的主管,家裡買得起大房子和好車子。

小别離分手心理(小别離以分離)1

朵媽董文潔争強好勝,綽号“母變形金剛”,每天夢想孩子的未來能“更上一層樓”。

朵媽是一個非常嚴厲的母親,要求朵朵每天必須6點一刻起床,馬不停蹄地背單詞,晨跑,她自己隻要有時間,就對孩子車接車送, 布置卷子給孩子做,對0.5分的差距都非常緊張,不僅如此,還給朵朵請英語家教,經常給老師打電話問孩子的學習情況。其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考不了重點高中就不上了重點大學,上不了重點大學,那孩子這一輩子就完啦。而父親在家庭教育中負責唱紅臉當“好人”,當妻子訓斥孩子時在旁邊調停,緩解沖突。

琴琴家則是很常見的普通家庭,琴媽是社區醫院大夫,但對孩子有很高的期盼,希望下一代能過上自己沒達到的夢想生活,琴爸是出租車司機,對目前生活挺滿足,老婆孩子熱炕頭就好。

琴媽根據她的人生經驗,認為自己當初就是沒有好的學習機會,所以現在才過得那麼辛苦。

琴媽吳佳妮擁有對改變命運的強烈渴求。她對于眼下的普通生活非常不滿意,她從不放棄,總是想為人生努力奮鬥。當吳佳妮終于考取了醫師執照,一家三口慶祝時,她用自己的經曆告訴女兒,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不斷學習和進步。

琴媽受琴琴大姨和其他人的影響,總覺得出國留學=出人頭地。但家庭條件一般,使得琴琴爸媽在孩子教育上産生分歧:琴媽為了讓孩子出國留學,一門心思打算買房供琴琴讀書,而爸爸則認為國内教育一點不比國外差。

而琴琴自身,其實根本不想出國,不想離開父母,但她的性格軟懦,不敢跟媽媽說内心最真實的想法,以至于金家鬧出後來的一出出雞飛狗跳。

前兩天小魚媽媽寫的一篇《為什麼孩子越懂事,長大後越痛苦?》,說的就是琴琴這種太懂事,又太讓人心疼的孩子。 她們過分在意别人的感受,會在合适的時間,做合适的事,壓制自己的欲望,順應大人的想法。然而,内心中卻是深深的自卑,不敢對抗,小心翼翼。

小宇的家庭

小宇,富二代,成績倒數,典型學渣。

小别離分手心理(小别離以分離)2

從小在姥姥姥爺的溺愛中長大, 父母離婚,後來母親去世,爸爸張亮忠找了個比他大不了幾歲的繼母蒂娜,然後蒂娜又懷孕了。

張亮忠白手起家,他渴望跻身上流社會,于是做了一系列努力。而兒子張小宇雖然本性善良,但言行比較幼稚,成績在國内連一般的高中都很難考上,更别提考個好大學了。

處在青春期的小宇和繼母矛盾不斷,常常争吵,令張亮忠深受折磨。

一方面父親希望他繼承家業,與其讓他在國内上個三本或專科,還不如出國鍍金,混個大學文憑。另一方面,他難以和後媽相處,出國是無奈的選擇,也是父親對教育責任的逃避。

小别離分手心理(小别離以分離)3

其實,這三個家庭,站在自己的立場,都沒有錯,也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唯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精英家庭中的父母,往往擁有較好的教育背景,令人尊敬的職業,但無法成為真正的富豪和權貴。他們擁有體面而舒适的生活,且安于這種生活,但感受不到安全感,因為隻要一點點波動或者外部因素的影響,就有可能使他們或者他們的下一代失去中産階級的地位。

小别離分手心理(小别離以分離)4

因此,朵媽媽董文潔雖然知道孩子的教育不應該隻看成績,但她看到的現實就是如此:在嚴酷的教育制度下,分數競争異常殘酷,孩子的未來容不得有風險的嘗試,她不希望孩子從這場競争中滑落到社會的底層。

隻能說很真實,很無奈

琴琴的家庭也非常典型。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每天計較雞毛蒜皮的生活開銷,靠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所處的階層,正越來越變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而通過子女的教育來改變全家人的命運,似乎是最為有效,也是唯一可行的途徑,盡管這條路也正變得越來越嚴峻。送琴琴出國或許是一條通向光明的達到,但是這場關于琴琴前途選擇的較量,主角是琴琴,卻從來沒有被征求過意見......

小别離分手心理(小别離以分離)5

對張家來說,出國留學嘛,不是什麼大事兒,說走就走的旅行而已。對他們來說,錢,已經不再能夠滿足他們。如果要用一個詞語,簡單描繪他們最渴望的東西,那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面子”二字。他們追逐更“上流”的生活方式,也渴望輸出自己的價值觀。

小别離分手心理(小别離以分離)3

送孩子走,未必是因為對彼岸的認知,而是對此岸的不滿意。”作者魯引弓說。

中國人是精明的,中國家長決定送孩子出去,一定是算了又算之後的選擇。升學、求職、房價、環境、食品安全、醫療、養老……諸多方面的焦慮,讓中國父母做出骨肉分離的決定。

書中有一句“精辟”的話來形容孩子是否适合出國:“如果你的孩子從小就老實、本分、講規矩,那麼他适合出國;如果你的孩子機靈、會混,那麼他适合在國内發展。

不是每個孩子都适合出國留學,更不要把父母自己的願望強加到孩子稚嫩的肩膀上。

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如何愛,如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理解父母的愛,接受父母的愛,卻是一門學問。

天下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團聚,唯有父母之愛指向别離”。孩子始終是要别離的, 如何讓他們飛的更高,更遠,想必家長們心裡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最後奉上紀伯倫的《論孩子》,共勉。

論孩子

紀伯倫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于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無窮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們引滿,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遙遠地射了出去。

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樂吧;

因為他愛那飛出的箭,也愛了那靜止的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