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的味道是鹹的,但是海洋中的海魚味道卻并不鹹,鈉含量和淡水魚沒有高出很多,那麼,海魚為什麼不鹹?吃海魚要注意什麼事項?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雖然海水又苦又鹹,但海魚并不是“鹹魚”。比如人們常吃的淡鯉魚、草魚屬于淡水魚,鈉含量分别為54毫克/100克、46毫克/100克;而三文魚、鲅魚是典型的海魚,鈉含量分别為63毫克/100克、74毫克/100克,并沒有高出太多。為何我們吃的海魚卻沒有任何鹹味呢?這是因為海魚有專門排鹽的器官,此器官為腮片中的泌氯細胞,其具有很強的海水淡化能力,我們知道,海水是鹹的。海水的鹹味來源于氯和鈉,這兩種元素是組成鹽的主要成分,占了海水中礦物含量的80%。
從營養角度看,建議多吃清蒸魚或用錫紙裹起來的烤魚,這樣魚肉裡的維生素、礦物質、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都能得到較好保留。
實際上,海魚喝下去的海水已經接近淡水了。
此外,魚還可以通過腎排出一些鹽分,盡管海水中的鹽分不斷進入它們體内,但海魚巨強大的排鹽能力始終能讓它們體内的鹽濃度低于海水。
1、吃海魚要注意汞中毒
研究發現,各種海魚的汞成分都很高,尤其是食肉海魚,如藍鳍金槍魚、鲈魚、銀鳕魚、日負、旗幟、大白鲨、黑斑鳕魚等。經常吃海魚的人有很高的血汞指數值。研究發現,一些心肌梗死患者習慣于快樂地吃海魚,所以盡量避免吃這種含的海魚。
2、别吃魚膽、魚頭
海魚頭部重金屬汞的含量較高,所以最好少吃魚頭。魚膽不能食用,否則會導緻中毒,嚴重者會導緻肝腎衰竭。
3、少吃生魚片
随着日式食物的興起,生魚片也開始有了廣大的市場。其實很多的生魚片内都含有一種名叫肝血吸蟲的寄生蟲,如果食用了這種生魚片,會引起肝髒疾病。
4、空腹不吃海魚
海魚魚肉中含有許多的嘌呤物質,該物質需要米飯等碳水化合物來分解,假如空腹吃海魚會導緻體内嘌呤含量上升,酸堿不平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