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時,開始采用由各地推薦人才的方法,但沒有形成固定的制度。
漢武帝在位時期,将這種新的選官方法定為制度,這就是“察舉制”。
察舉制是由各郡國每年向朝廷推薦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經過考察,授予官職。有時漢武帝還親自出題考察,如董仲舒就是通過對策而被任用的。
通過察舉制,選拔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不少出身低微的有才之士得以做官:
如前面講過的出使西域的張骞就是漢武帝首創察舉制之後,被推舉出來的孝廉,做了朝廷行政事務的見習官;
還有公孫弘、董仲舒、倪寬、韓安國、張湯、司馬遷、桑弘羊、蘇武……如群星璀璨。
在漢代,中國還沒有科舉考試,也沒有今天的高考,普通人要想改變命運就要靠察舉制了。
老百姓永遠是老百姓,翻身到上流社會是非常難的,而察舉制中的“孝廉”卻是非常好的途徑,所以說,要想鹹魚翻身,隻能靠攢人品,由鄉裡推薦成為孝廉,然後才能鹹魚翻身去做官。
而這個攢人品和推薦,看似科學,放到官僚制度中免不了會變成腐敗,就跟現在的淘寶刷信譽、朋友圈集贊投票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呢?
官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代表着政府行使權力,是統治階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夏商周時代是世卿世祿制,是“生出來的”,春秋戰國時是軍功等爵制,是“打出來的”,這些都不是完備的選官制度。
到了漢武帝時期,正式推出了完備的察舉制度。察舉即選舉,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内随時考察、選取人才并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
選的對象為沒有官職的讀書人,拔的對象是下級官吏。
察舉的科目有兩種:孝廉和茂才。
孝和廉是古人非常推崇的德行,尤其是孝,更是被作為天下之本。漢武帝在确立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進一步規定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舉,開創了以儒術取士的标準。
察舉推行之初,做得非常不錯!對察舉的人才會進行考試、皇帝策問、試用等方式來進行考核,不及格的就會被裁撤,舉薦者也一并受罰。這樣,确實選拔了真正的人才。
不過,因為沒有具體的量化标準,全靠人的主觀性評價,所以後期就出現了“我說你行你就行,我說你不行你就不行”的現象。
少數公卿大臣、名門望族開始控制選拔,考試漸漸淪為形式,幾乎成了官二代入仕的直通車,很多有才能的人等到老死都沒得到推舉的機會。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雞”。
這是流傳于東漢民間的童謠,辛辣地諷刺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制度腐化,選舉不公,門第觀念懸殊,中下層士子們隻能在仕途暗淡的現實環境中苦苦掙紮,而那些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卻在充當着國家棟梁。
正如童謠中所說,有的“秀才”(即“茂才”),連字都不識;有的“孝廉”,他老爸竟然是獨自一個人住的,是個得不到照顧的孤寡老人;還有所謂的“寒素清白”,其實貪污枉法,殘暴百姓,什麼都做得出;所謂的名将呢,幹脆連殺雞都害怕,哪有什麼膽子去迎敵打仗?
有的人出仕沽名釣譽,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古時候有父母去世孩子要守孝三年的說法,稱為“丁憂”,在這期間,要在墓地旁結廬而居,斷絕一切娛樂和交際活動,不近女色,不食葷腥,以表達自己的哀思。
而在漢代,這傳統見風而漲,你守孝三年,他就守孝六年,甚至還有人守孝二十年。
安樂郡曾經有一個人,父親去世,自己住在墓道中,服喪二十多年,名聲震動州郡。地方官準備把他推舉為孝廉,但是仔細調查,發現他的五個兒子都是在服喪期間在墓道裡出生的。這樣誇張的行為真的是因為孝順嗎?
當然不是。隻是因為有孝順的名聲就可以被舉薦當官啊。守孝時間長,是很多人成名當官的捷徑。
光自己會作秀還不夠,還要有人來幫你傳播名聲。
在三國題材電視劇《軍師聯盟》裡,第一集出現了“月旦評”三個字,年輕的司馬懿和楊修你來我往,辯論得好不熱鬧,頗有些“名士風流”的派頭。
雖然劇情完全是虛構,但編劇可以說是抓住了當時社會的潮流,即品評當代人物。
當時汝南的許劭和許靖都是當地名士,而且都喜歡評論人物,每月更換品題,汝南風俗稱做“月旦評”。
凡是被他們稱贊的人都會聲名遠播。
許劭,是這個名士圈裡的大boss,隻要他金口一開,給人一個好品題,那麼此人立刻名聲大噪,做官有望,而且仕途亨通。
據說曹操就曾經逼着許劭點評他,最後得了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語,因為這一點評,這個“奸雄”的名号曹操背負了一千多年。
察舉制前期給西漢帶來了大量精英,後期卻腐朽緻東漢走向滅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