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鄉夯實基礎工作助力脫貧攻堅?東北網綏化6月25日訊(莊義彬) “扶貧眼睛隻盯着資金,路就會越走越窄,到最後會走投無路隻有把眼睛放在開發資源上,發展自然生态上,走一條持續發展的路子,才能廣開富路”慶安縣同樂鎮鎮長劉俊傑深有體會地說,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大石鄉夯實基礎工作助力脫貧攻堅?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東北網綏化6月25日訊(莊義彬) “扶貧眼睛隻盯着資金,路就會越走越窄,到最後會走投無路。隻有把眼睛放在開發資源上,發展自然生态上,走一條持續發展的路子,才能廣開富路。”慶安縣同樂鎮鎮長劉俊傑深有體會地說。
同樂鎮有小水塘47個,大的水面三十四畝,小的也有幾畝。過去沿塘群衆不注意保護,垃圾往塘中倒,鴨鵝往池裡放,結果造成浮蓮滿塘水體變黃,人們走到塘邊臭味熏鼻。從2016年,鄉政府發動群衆,自己動手治理水塘,他們通過清淤、撈蓮、截污、引入等措施,讓水變清,使水融通,既實現與河水橫向聯通,又實現與地下水循環接通,構成了生态有機共同體。在這個基礎上他們對池塘管理使用,形成“塘池有人管,渠道有人看”的局面。同慶村的吳有志承包200畝水面養魚和河蟹,去年一年掙了5萬元。吳有志樂呵呵地說,“這些臭池塘,一經改造,便飛出白花花的鈔票,真是過瘾。”
同樂鎮的坡耕地多,水土流失嚴重,過去一直荒蕪着,沒有什麼産出,從2016年開始,他們找出生态治理辦法,對坡度大的地方栽柳,三年栽下3000多畝,每個村都被柳樹包圍,綠樹成蔭清新一片,平均每個村年收益19萬元;對坡度小的地方栽種果樹,同發村的果樹林子盛果期過後,他們又謀劃栽下李子、沙果、葡萄等,如今走到山上鳥鳴陣陣,鷹飛鳳翔,一片熱鬧景象,一些農戶說這種景象已經好多年不見了。
林業資源是同樂鎮的最具優勢的資源,依靠美麗告别貧困,實現生态保護與脫貧攻堅協同發展,這成為他們的現實選擇。同慶村臨近山區,樹木就長到家門口。新世紀初農民到山上亂砍濫伐,雖然作出禁伐、禁牧、禁砍等多種懲罰措施,并沒有取得多少成效,後來他們制定村規民約、建立秀美莊園、實行封山育林,還建立起一支6人組成的護林隊,生态林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終于使山林得到了休養生息。林子變密了,水變清了,山洪流石再也不見了,昔日難見的野雞、野兔又回來了,農民趙勝利很有感觸地說:“咱隻要抓好生态建設,林地就會變成‘聚寶盆’、‘搖錢樹’,就成為金山銀山。”
“我們也知道開發生态資源,但有些産品豐收了,卻賣不出去,這成為我們的一大苦惱。”同發村村民程發得說起這事時,一臉的愁容。去年程發得種植平貝、山芝麻20多畝,雖然效益不錯,但推銷不出去,把優質山貨砸在了手裡。今年鎮政府下決心改變這種狀況,把吉林的客商請來,由客商指導種植,回收産品,全部包銷。客商僅在同慶村王振合一個屯就種植人參300畝、平貝200畝,婆婆丁根50畝,使藥材資源在這裡得到了恢複和發展,有了良好開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