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慶節是建國73周年。我國是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2022年的10月,正好是新中國成立73周年,而國慶節是伴随着國家的成立而出現的,并且變得尤為重要。
國家象征
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并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标志,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功能體現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号召力的具體體現。
基本特征
顯示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号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征。
1999年9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修訂發布《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春節、勞動節、國慶節和新年為“全體公民假日”,其中春節、勞動節和國慶節為三天,元旦為一天;還規定這四個屬于“全體公民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
1999年國慶放假開始,對國慶、春節和勞動節這三個節日的休假時間進行了統一調整,移動節日前後的二個周末四天和法定假期三天集中休假,這樣共計7天時間。自此實行這種休假制度以後,每逢這三個節日的休假稱為“長假”,通常前面冠以節日名稱。
2008年,新版《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開始施行,春節、國慶兩個黃金周保留,五一改為小長假,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小長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