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秋分是9月23日9點3分31秒,星期五。農曆八月廿八。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季中的第四個節氣。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秋分後一段時間内,早晚溫差加大,一般都在10℃左右。為了應對早晚的不同溫差,穿衣也要有所區别哦!随着秋分節氣的到來,氣溫降低的速度将明顯加快,公衆要準備好換季的秋裝,預防感冒,同時注意胃腸道疾病的侵襲。特别是老年人,代謝功能下降,血液循環減慢,既怕冷、又怕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可适時加厚衣服。秋天早晚涼,千萬注意别讓“背”和“心”涼着,必要時,可先穿上毛背心或夾背心。
《夜喜賀蘭三見訪》
[唐]賈島
漏鐘仍夜淺,時節欲秋分。
泉聒栖松鶴,風除翳月雲。
踏苔行引興,枕石卧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隻是君。
快到秋分了,泉水聲入耳,風吹走了遮月的雲。踩着青苔,踱步走着,找尋着靈感,枕在石頭上想着文章。最喜歡這秋夜的清靜了。
《中秋對月》
[唐]李頻
秋分一夜停,陰魄最晶熒。
好是生滄海,徐看曆杳冥。
層空疑洗色,萬怪想潛形。
他夕無相類,晨雞不可聽。
秋天來了,月亮是最明亮晶瑩的。今天是個特别的日子,天空就像被洗了一樣,妖魔鬼怪都想隐藏蹤迹。明天沒有這些物類,連雞叫聲也聽不到了。
《詠廿四氣詩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彈南呂調,風色已高清。
雲散飄飖影,雷收振怒聲。
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
秋分時節,天高氣爽,天上的雲也散去,雷公也收了聲音。天地一片肅靜,今日寒暑均分,真是好時節。
《送僧歸金山寺》
[唐]馬戴
金陵山色裡,蟬急向秋分。
迥寺橫洲島,歸僧渡水雲。
夕陽依岸盡,清磬隔潮聞。
遙想禅林下,爐香帶月焚。
秋分時節,詩人送友人回金山寺。金陵的山色裡,蟬鳴不已,似是向往着秋分。友人寺廟在洲島上,于是坐船歸去。
夕陽随着水岸消失,寺廟裡的磬聲越過潮水傳到耳中。可以想見,那禅林下,映着月光,香爐正在焚燒。
《贈供奉僧次融》
[唐]姚合
會解如來意,僧家獨有君。
開經對天子,騎馬過聲聞。
本寺遠于日,新詩高似雲。
熱時吟一句,涼冷勝秋分。
天轉涼了,心也變得越來越靜,越來越清,人的情緒也總在這一段時日内放平。除了秋日的溫度,有時一句醍醐灌頂的話,也會讓人感到秋日帶給人的涼意與冷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