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十一周歲的小學生問老師:“何為人生第一等事?”老師驕傲的告訴他:“那當然是考清華北大,将來有份好工作啦”,小學生一本正經的回答:“不對,人生第一等事應該是讀書做聖賢”。
這個小學生就是王陽明——一個從小立志成聖的完人。
王陽明一生都在踐行着聖人之志,不斷的嘗試新鮮事物,棋藝、騎射、任俠、兵法、辭章、佛老。為了這聖人之志,格竹子格的暈倒重病,離開深愛的祖母與父親潛進深山修行佛老,在貴州龍場一次次的與死神鬥争,堅定的志向讓他在一次次失敗中毅然前行。
《傳習錄》中曾多次提到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向,就是一個人的人生方向、目标。很多人眼中的立志往往是要賺多少錢,公司要創造多少的營業額,明年要完成什麼樣的業績目标,要買個什麼樣的房什麼樣的車等等。然而王陽明對于立志的解釋——必為聖人之志。
也并非否定把名、利作為志向。如果志向是賺錢,那麼賺多少錢才算達成呢?不管這個數字是多少,都有兩種可能——做到或者做不到。往往做到的會追求更大的數字,做不到的又會自怨自艾,始終都在追逐外物的路上,到頭來内心一片空虛,陷入逐物的死循環中。好比我們喜歡一隻美麗的蝴蝶,如果蝴蝶飛走,大多數人會去追逐蝴蝶,很少有人會反身自省的去種花,當自我的花朵盛開時,終歸會有蝴蝶飛來,就算不是原來的那隻,那也會是更加适合自己的蝴蝶,就算沒有蝴蝶飛來,我們也擁有了一片美麗的花園。
儒學對于富貴名利的态度更多的是遵從道的法則去追求的——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相對于富貴,我們更應該注重的是修身,以至于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為本體,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發用,其為一也。
不僅僅是國學儒家把這種追求作為人生方向,作為推動美國發展的25雙手之一的史蒂芬
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把以終為始作為第二習慣——讓我們以原則為目标,這裡的原則也就是我們東方文明中所說的“道”。而第一個習慣——積極主動,多去做關注圈内的事,少去做影響圈的事,也就是修身之意。
古今中外,先哲們其實都在向我們宣導成聖成賢之志,隻是表達方式不同。王陽明是中國曆史上首位這般重視性地提出立志的哲學家,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寫明,聖賢之路,唯有四事相規,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曰改過,四曰責善。把立志作為學規首位,可見立志在陽明心學中的地位。
現今,東西方很多人對于陽明心學都有一定的接觸與研究,越來越多的學者也會閱讀與學習《傳習錄》,然而對于學習陽明心學的學者來說,有多少人立下了聖人之志呢?
有些人接觸到陽明心學時,初來覺得很有意思,啟發了自我的很有想法,開始了标新立異。王陽明在世時也遇到了此類情況,“門人有欲汲汲立言者,先生聞之,歎曰:“此弊溺人,其來非一日矣。不求自信,而急于人知,正所謂‘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也。恥其名之無聞于世,而不知知道者視之,反自贻笑耳”。
有些人學習《傳習錄》時,更注重記誦訓诂,停留在文字層面,畢竟在現代環境中能把古文翻譯成白話文也是一種有文化的表現。跟朋友交流中時不時的來上一段古文, 道出一句知行合一,緻良知顯得很有見解,通過訓诂後的文意還可以用來“教育”别人。
有些人學習陽明心學還會偏向于王陽明的用兵治理之術,用在現代化的管理中,有些人會研究王陽明的詩詞,有些人會收藏王陽明的字,有些人會遍遊陽明遺迹,有些人會為陽明心學被說成禅學而抱不平。
有些人,活着活着,就活得不是自己了。
陽明心學是一門自我體認的學問,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把所學的陽明心學,切實笃定地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時時刻刻,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格物,格此也。
以立志成聖修習聖學為始,以緻良知為功夫,以止于至善為終點。
從今天開始,立一個志吧,一個聖人之志,讓我們生活的世界越來越美好。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每個人本就擁有一顆完整而美好的心靈。
【王陽明先生的小弟子,願聖學昌明,人人都能擁有一顆幸福的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