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的“處”讀第三聲(chǔ)。明代《月令七十二集解》對“處暑”的解釋說:“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由此可見“處暑”之“處”是動詞,應讀上聲,也就是第三聲。
處暑是什麼意思
處暑在每年公曆8月23日前後,處暑節氣的含義是氣溫逐漸下降,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秋天。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将過去,暑氣将于這一天結束。全國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古代将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暑”在古漢語裡就是熱的意思,二十四節氣中根據一年中氣溫的不同,“暑”也分為三個級别,分别是:小暑、大暑、處暑。其中小暑是立夏過後,氣溫稍高有暑意但也不是很熱是為小暑。大暑比之小暑熱力要更甚,剛好處在中伏前後,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俗語說,小暑不算暑,大暑正伏天,就是這個意思。同時,大暑這一時期,也正是降雨旺盛時期。蒸發量大,空氣濕度大,就形成了即熱有悶的特點,也是人們最難受的“桑拿天”。最後的處暑,已經是立秋過後的節氣,雖有“暑”但處暑表示的是暑熱停止的意思。從處暑過後,暑熱結束,天氣轉涼就進入秋天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